【一線抗疫群英譜】“患者就是我們的親人”——記火神山醫院護士陳紅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46床氣道痰液過多,嚴(yan) 重影響呼吸,血氧飽和度掉得厲害,急需插管吸痰!”

  “他鼻中隔彎曲嚴(yan) 重,插管非常困難。我來處置!”聽到呼叫,陳紅一路小跑著趕了過去。這位有著39年軍(jun) 齡、35年護齡的護士長,是火神山醫院護理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隊員。在火神山醫院七科一病區病房裏,她是步履最匆忙的一個(ge) 。

  46床住著鄧大爺,是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氣管內(nei) 痰液較多,嚴(yan) 重影響呼吸。3天前,她剛給他做了鼻腔插管吸痰。過了3天,鄧大爺又被痰液阻礙了呼吸,情況比上次還危急,陳紅再次“出手”,經過短時快速吸痰,患者的呼吸音變得清晰起來,血氧飽和度也升至98%。

  在新冠肺炎治療中,氣管插管和吸痰操作的風險性較高,如果此時患者咳嗽噴出飛沫,極易令醫務人員受到感染。但危急時刻,陳紅每次都選擇衝(chong) 鋒在前。

  “我是軍(jun) 人,我請戰馳援武漢!我是黨(dang) 員,我請戰馳援武漢!我有經驗,我請戰出征武漢!”得知單位抽組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陳紅寫(xie) 下這3句擲地有聲的請戰書(shu) 。

  這一幕,與(yu) 她2003年請戰趕赴小湯山抗擊非典、2008年請戰奔赴汶川抗震救災、2014年遠赴非洲利比裏亞(ya) 抗擊埃博拉時的情景,驚人相似。

  緊急準備出征的物資,翻看“抗非”“抗埃”日記,整理出個(ge) 人防護裝備穿脫細節及患者救治流程。同時,她還擔起醫療隊總護士長的重任,嚴(yan) 格要求和規範戰友們(men) 的防護和操作,組織護理防護訓練考核。

  “陳紅參加過‘抗非’和‘抗埃’實戰,有她把關(guan) 心裏踏實!”隊伍裏的護士們(men) 常說,在護理隊伍中,她是“定心丸”。

  “傳(chuan) 染病房的患者,沒有親(qin) 人陪護,最需要的就是親(qin) 情嗬護。”陳紅是這麽(me) 說的,也一直在這麽(me) 做。她要求所有護士都把患者當親(qin) 人一樣對待,精心護理費心照料,安慰鼓勵他們(men) 增強信心,配合醫生治療。

  2月14日,病區收治了一位84歲高齡、全身癱瘓不能說話的老婆婆,當時患者身體(ti) 極度衰弱,眼皮都抬不起,體(ti) 溫38.6℃。查體(ti) 發現老人無法進食、無法排泄,她馬上為(wei) 老人導尿、下胃管。為(wei) 了及時保證老人營養(yang) 補給,她又立即與(yu) 後方醫院營養(yang) 科聯係,請營養(yang) 科專(zhuan) 家針對老人的病情製定了多個(ge) 營養(yang) 配方,保證了老人的飲食,為(wei) 患者救治和康複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在這種特殊的病房裏,患者就是我們(men) 的親(qin) 人!”陳紅說。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8日 09:4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