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動黨組織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黨員戰一線 帶動一大片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重點國家入境人員接收匯總表”“接收工作流程”“每日值班聯係表”……在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花木街道東(dong) 城社區,入境人員接收工作各類數據一目了然,並且及時更新。“針對轄區內(nei) 境外回滬居民較多的實際,東(dong) 城社區黨(dang) 委專(zhuan) 門設立‘重點國家入境接收工作指揮中心’,統籌各方力量成立應急小分隊,開展轄區9個(ge) 居委34個(ge) 小區境外人員接收、疫情防控、誌願服務工作。”東(dong) 城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培君說。

  東(dong) 城社區有針對性的防控舉(ju) 措,是上海市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黨(dang) 建引領精細化治理的一個(ge) 縮影。

  麵對疫情,上海市委提出“各家各法,沒有定法,貴在得法”,著力推動黨(dang) 組織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權力下放,通過黨(dang) 建引領,不斷提升防控精準度、服務精細化。

  “您好,請問是小區業(ye) 主嗎?”“您是從(cong) 外地回來的嗎?”……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入口處,誌願者們(men) 正在詢問一輛輛經過門崗的車輛。擁有4萬(wan) 多居民的康城社區,下設4個(ge) 居委會(hui) ,僅(jin) 有社區幹部30多名,但要服務4萬(wan) 多居民,怎麽(me) 忙得過來?“社區幹部背後,還有近400個(ge) 樓組長,再加上黨(dang) 小組長、社區誌願者等,大約有600人,他們(men) 在‘網格’中幫助排摸更新成千上萬(wan) 戶的居民情況,還為(wei) 隔離在家的居民提供照顧和服務。”康城社區黨(dang) 委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張軍(jun) 萍說。

  疫情防控中,上海依托基層黨(dang) 組織,在“網格”中引領社會(hui) 協同,下足繡花功夫。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本市居民區(村)疫情防控管理操作導則》,明確建立以居村黨(dang) 組織為(wei) 核心,居(村)委會(hui) 為(wei) 主導,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公司、社區民警、誌願者等共同參與(yu) 的網絡體(ti) 係。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黨(dang) 工委將黨(dang) 建網格與(yu) 城區管理網格合一,組建由居民區黨(dang) 組織、網格中心、物業(ye) 等參與(yu) 的黨(dang) 員聯勤突擊隊,守牢街麵、小區、樓棟三道防線,推動66個(ge) 小區、2.3萬(wan) 戶家庭將防疫措施落到實處;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黨(dang) 工委依托4個(ge) 黨(dang) 建網格,對轄區內(nei) 37棟商務樓宇實施動態化管理,建立“一樓一案、劃片包幹”工作機製;崇明區新村鄉(xiang) 黨(dang) 委把全鄉(xiang) 6個(ge) 村22個(ge) 黨(dang) 建“微網格”作為(wei) 疫情防控堡壘;金山區亭林鎮金門村黨(dang) 總支建立覆蓋753戶家庭的“一戶一檔”工作機製……全市215個(ge) 街道、鄉(xiang) 鎮區域內(nei) 6077個(ge) 居村委、5.15萬(wan) 名社區幹部以及數以百萬(wan) 計的誌願者,在居村黨(dang) 組織的領導下,紮實推進全覆蓋精準化分片包幹、全流程動態化排查登記、全方位精細化服務引領。

  疫情防控精準化,有賴於(yu) 大數據提供支撐。點開徐匯區“匯治理”疫情防控信息係統,疫情實時查詢、居家觀察服務、企業(ye) 人員登記、企業(ye) 複工備案等功能一應俱全,運行以來,累計注冊(ce) 42萬(wan) 餘(yu) 人,訪問數已達6053萬(wan) 餘(yu) 次。

  上海依托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移動端“隨申辦”推出“隨申碼”服務,幫助基層黨(dang) 組織快速識別重點地區來滬人員,第一時間落實隔離措施;寶山區信息化平台“社區通”上線“疫情防控”板塊,建立“個(ge) 人行程上報”“疫情線索上報”“尋求幫助”三個(ge) 通道;楊浦區各街道上線“房東(dong) 微信群”,實時掌握日租房和短租房動態信息,確保不漏一房、一人;靜安區臨(lin) 汾路街道黨(dang) 工委上線“智慧臨(lin) 小二”服務係統,返滬登記、小區訪客登記等原先需要觸摸紙筆的事項都變為(wei) “全程非接觸”。

  上海各級黨(dang) 組織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精細化服務。拿著“綠色通行證”,送餐騎手們(men) 可以進入普陀區長風街道為(wei) 轄區內(nei) 各小區及樓宇(園區)送餐。針對商務樓宇不能集中用餐的問題,長風街道黨(dang) 工委主動與(yu) 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溝通,通過為(wei) 送餐人員發放“綠色通行證”,解決(jue) 轄區內(nei) 員工用餐問題;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新區榮華居民區黨(dang) 總支主動幫助隔離中的外籍居民解決(jue) 做飯難題;虹口區35家市民驛站通過開設“線上書(shu) 畫班”等形式,豐(feng) 富居民在疫情期間的文化生活。“這讓我們(men) 感到,隔離了病毒,卻不隔離愛。”不少小區居民說。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6日 07:27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