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旁邊,有一座和它同時投入使用的消防救援站——火神山消防救援站。這支由7名黨(dang) 員和1名預備黨(dang) 員組成的隊伍,全力以赴地守護著醫院的安全。
請戰: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消防隊伍作為(wei) 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係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在人民群眾(zhong) 最需要的地方。”麵對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zheng) ,政治指導員周晉傑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shu) ,“作為(wei) 消防員,大疫麵前,我們(men) 沒有理由退縮,打仗就要衝(chong) 到最前線。”
研究醫院滅火預案
“對於(yu) 這一次全新的挑戰,我們(men) 都是初學者。黨(dang) 員要帶頭幹,所以我來了。”今年41歲的李長春是站裏年齡最大的。這位有著21年黨(dang) 齡的“老兵”,已經在消防救援一線摸爬滾打了24個(ge) 年頭,不服輸的他,再次以一名普通黨(dang) 員的身份站了出來。“我這個(ge) 人,在滅火救援一線幹習(xi) 慣了,如果不到最前線,總感覺不自在。”
測繪醫院三維立體(ti) 圖
“老李是我的老班長,我要努力跟上他的腳步。”消防員梅磊和李長春同在江漢路消防救援站,“老李在生活上是關(guan) 心我們(men) 的兄長,工作上是我們(men) 學習(xi) 的榜樣。”梅磊說。
“火神山醫院就建在我家的旁邊,我有責任、有義(yi) 務守護好它的安全。”回想起當初請戰加入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的初衷,來自新農(nong) 消防救援站的陳昆一直激動不已。
執勤待命
“這次能來火神山讓我感到很光榮,作為(wei) 一名政府專(zhuan) 職消防員我有責任、有義(yi) 務,也願意衝(chong) 在最前麵。”32歲的戰鬥員張雲(yun) 曾經是武漢消防的一名消防員,退伍4年後,重新回到難以割舍的消防隊伍,成為(wei) 了一名政府專(zhuan) 職消防員。“我和其他消防員其實一樣,都在保衛著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
大疫來臨(lin) ,武漢市3600多名消防指戰員、政府專(zhuan) 職消防員聽從(cong) 黨(dang) 和人民召喚,他們(men) 發揚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鬥作風,第一時間主動請戰、擔當作為(wei) 。周晉傑、李長春等8名指戰員經過層層選拔、科學調配,成為(wei) 保衛火神山醫院的“守夜人”。
衝(chong) 鋒:選擇了就要把工作做到最好
“在火神山,我們(men) 深知肩上的責任有多重,這是一場與(yu) 病毒的殊死搏鬥,既然選擇來到這裏,就要把工作做到最好。”政治指導員周晉傑在隊伍前做了簡單的動員,“如果說醫護人員是戰疫‘急先鋒’,我們(men) 則是戰疫的守護接應部隊。守護有力,戰鬥才有必勝的把握,我們(men) 必須說到做到。”
為(wei) 醫院安裝火災報警器
“想趕在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之前,我們(men) 消防站要同步投入使用。”周晉傑帶領大家馬不停蹄地工作,將一個(ge) 舊超市打造成一座像模像樣的消防站,並完成了所有消防器械的調試,第一時間投入使用、形成戰鬥力。
火神山醫院投用前需要協助轉運、擺放1000具滅火器,安裝1167個(ge) 煙感探頭。“我們(men) 與(yu) 時間賽跑,連續作戰48小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組織交給的第一個(ge) 任務。這也算通過進駐後的第一次測試,我們(men) 經受住了考驗。”李長春自豪地說。
協助醫院搭建帳篷
火神山醫院和普通醫院在占地布局、建築結構、內(nei) 部設施上差別很大,隊員們(men) 先後8次深入醫院內(nei) 部,對每一個(ge) 房間、每一個(ge) 角落、每一個(ge) 消防設施都開展了熟悉和測試。“我們(men) 清楚地知道每一個(ge) 病區、每一個(ge) 病房如何進出,如果發生意外,我們(men) 能第一時間趕到,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數,要打有準備之仗。”駕駛員梅磊說。
來自布依族的消防員何金雄,是8個(ge) 人中名副其實的“技術男”,他利用無人機完成了醫院三維立體(ti) 圖像采集,製作出火神山醫院首個(ge) 三維電子沙盤。“我們(men) 可通過醫院實景三維圖,對醫院內(nei) 部道路、水源及建築結構進行熟悉與(yu) 推演。”
對醫務人員開展消防培訓
“醫院屋麵需要改造施工,作業(ye) 麵大,施工焊點近1800個(ge) 。”為(wei) 防止高溫焊渣引燃物品發生火災,8人連續4天在院內(nei) 值守、巡查。一位施工工友感慨地說:“沒有想到,消防員陪我們(men) 堅守了這麽(me) 多天,他們(men) 真的很認真、很敬業(ye) 。”
為(wei) 了檢驗協調作戰效果,2月22日,由消防指戰員、院方工作人員、武警官兵、指揮部成員參與(yu) 的聯合消防實戰演練如期舉(ju) 行。消防救援站進駐火神山之初,就建立24小時直報直連秒級響應機製。“我們(men) 要把內(nei) 部的醫護人員、安保人員等力量動員起來,能夠保證在我們(men) 到場的時候,初期火災能夠得到控製。”站長周晉傑說。
進駐以來,指戰員們(men) 共采集醫院有關(guan) 數據5700個(ge) ,製定應急預案30餘(yu) 份,開展消防巡查50餘(yu) 次,對輪休的醫護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15次,張貼消防宣傳(chuan) 海報600餘(yu) 份,初步建立起火災預防、滅火救援、應急處置、緊急救助群防群控體(ti) 係,保障了火神山醫院的安全運行。
堅守:期待最後一名病人康複出院
“怎樣把兄弟們(men) 帶過來就要怎樣帶回去,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政治指導員周晉傑時刻不忘隊員們(men) 的安全。
戰鬥員解方方擔任起了洗消員的角色,他每天對人員、器材、車輛、場地開展嚴(yan) 格的洗消。“我們(men) 必須要守護好陣地,保持隊伍的戰鬥力,一起攜手打贏這場攻堅戰,確保全員平安健康地歸隊。”
黨(dang) 員突擊隊合影
“這時候我們(men) 多做一點,人民群眾(zhong) 就會(hui) 少一分風險,前線的醫生就會(hui) 少一分辛苦!雖然是一名團員,但我也想用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標準要求自己。”1997年出生的李晨陽是站裏最小的一個(ge) ,什麽(me) 任務他總是搶著幹,衝(chong) 在最前麵,始終做到哪裏任務最危險艱巨,他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裏。
由於(yu) 完成各項疫情防控保衛任務出色,2月13日成為(wei) 李晨陽終生難忘的日子,經組織研究批準,火神山消防站臨(lin) 時支部黨(dang) 員大會(hui) ,一致表決(jue) 接收他為(wei) 中共預備黨(dang) 員。
任務前宣誓
“媽媽從(cong) 火神山醫院動工那天起,就和幾名同事負責這裏的環衛工作。”陳昆的媽媽是一名環衛工人,為(wei) 了同一目標,母子倆(lia) 共護火神山。“媽媽是我的榜樣,我們(men) 約定一起戰鬥到疫情結束,那時再團聚。”
“在這裏,我們(men) 實行24小時全天候執勤,我們(men) 和每一名患者、醫護人員站在一起,疫情不退,我們(men) 不退,不獲全勝,絕不收兵。”這是戰鬥在這裏每一名指戰員的共同心聲。
醫護人員守護病人、抗擊疫魔;消防指戰員守護醫院、保大家平安。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