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黨(dang) 支部堅決(jue)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醫院黨(dang) 委的部署,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帶領2000多名護士與(yu) 病毒短兵相接,為(wei) 患者提燈照亮。
逆行:速度是關(guan) 鍵
患者人數快速增長,改造和搬遷病區就是開辟戰場。接到發熱門診改造和搬遷通知後,護理部主任汪暉第一時間組織護理部、門診、急診科、感染科、院內(nei) 感染管理科等部門的黨(dang) 員幹部20餘(yu) 人,緊鑼密鼓討論、製定對策,按照“三區兩(liang) 通道”原則對護士站、物資庫、更衣室、清潔區、汙染通道等科學布局。感染科總護士長章曉雲(yun) 帶領護理團隊,僅(jin) 用8小時就安全順利轉移了病區所有患者(其中危重34例)。第二天她和團隊繼續奮戰,24小時將感染科病區改造成隔離病區,正式收治第一批疑似患者。
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和光穀院區成為(wei) 危重症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後,護理部組織人員緊急清理、改造。副主任胡露紅、徐蓉、黃麗(li) 紅、王穎和總護士長尹世玉等同誌全部下沉院區,2-3天內(nei) 完成改造驗收。當護理部先後組織主院區16批次共800餘(yu) 護士緊急支援兩(liang) 個(ge) 院區時,在交通不便、人員緊張情況下,護士們(men) 2小時集結、3小時到位。
一個(ge) 支部是一座堡壘,一個(ge) 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戰場開辟出來了,戰鬥的速度決(jue) 定著戰鬥的走向。“最危險的,我們(men) 上。”這是第一批衝(chong) 上戰場的護理部黨(dang) 員、護士長們(men) 的標準動作。
汪暉指導年輕護士采咽拭子
咽拭子采樣直接麵對患者的咽喉,是診斷中最危險的環節。在病情傳(chuan) 播途徑、主要症狀、防治措施都不明確的情況下,作為(wei) 同濟護士們(men) 的領頭人,汪暉有著25年黨(dang) 齡、38年護理經驗,她身先士卒衝(chong) 上火線,創新設計了發熱門診咽拭子采集平台,給年輕護士們(men) 做采樣示範,並指導耳鼻咽喉科護士長張丹重構咽拭子采樣工作流程,成立了咽拭子采樣突擊隊。
2003年,胡娜走上抗擊“非典”戰場,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2020年,已擔任神經外科病區護士長的她第一批報名進入發熱門診,既戰非典又抗新冠肺炎,17年初心不改。商薇薇同樣有17年黨(dang) 齡,當她走上抗擊新冠肺炎前線時,孩子懂事地對她說:“媽媽,我知道您是去治病救人的!我隻要您注意安全!”李淼一直奮戰在發熱門診最前線,她說:“我會(hui) 盡力讓每一位前來救治的患者安全出院。”她把七歲半的孩子送到了外婆家,幾乎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
據統計,同濟醫院直接參戰護士達2050人,其中護士長156人,黨(dang) 員520多人。
抗疫:科學為(wei) 根本
戰勝病毒,需要冷靜專(zhuan) 業(ye) 應對,科學備戰才能保持戰鬥力。早在1月17日,護理部就以最快的速度,查閱相關(guan) 資料,並組織相關(guan) 護士長製定了“不明原因肺炎院內(nei) 防控指引”,在一周之內(nei) 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相關(guan) 知識、職業(ye) 防護技術、專(zhuan) 業(ye) 技術操作、儀(yi) 器使用規範、重症護理要點以及預防性心理輔導等培訓10餘(yu) 場次,258名護理管理者和800餘(yu) 名護士參加培訓;製作學習(xi) 視頻12項,在線培訓1400人次。此後又結合疫情特點持續開展線上培訓和操作演示。
為(wei) 了打好持久戰,護理部先後建立了6批後備護理人力資源梯隊,根據實戰情況科學排班,保證一線護士的休息與(yu) 調整時間,縮短直接暴露時間,減少穿防護服的不適或不便,保持持久戰鬥力。
一線護理人員往往承受著極大的生理及心理壓力。護理部黨(dang) 支部發放問卷調查5次,及時了解護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有針對性地提供有效、持續關(guan) 懷,為(wei) 被感染的護理人員家屬提供救治;成立“護理宣傳(chuan) 報道組”和“心理谘詢專(zhuan) 家組”,曾鐵英副主任帶領30餘(yu) 名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誌願者,每天通過官方公眾(zhong) 號、手機短信等方式推送防護知識與(yu) 慰問短信,宣傳(chuan) 先進、樹立榜樣,對心理壓力大的護士24小時提供心理援助;12名經驗豐(feng) 富的黨(dang) 員專(zhuan) 職承擔宿管員任務,與(yu) 一線人員一起入住隔離酒店提供生活物資保障,成為(wei) 強大的支撐力量。
同濟醫院郭巧珍護士長和中山三院醫療隊聯合查房
抗擊疫情,更需要團隊協作、專(zhuan) 業(ye) 救治,科學應戰才是致勝法寶。在中法新城院區和光穀院區,同濟護士與(yu) 援鄂醫隊的3500名護士混編作戰,同濟醫院組建戰時護理部和護理專(zhuan) 家會(hui) 診團隊,製訂各類製度和流程20餘(yu) 種,統一工作流程和規範。由中華護理學會(hui) 牽頭,同濟醫院護理部、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中華護理學會(hui) 重症護理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組織援漢的全國20所醫院多專(zhuan) 科的22名護理專(zhuan) 家、1名醫學專(zhuan) 家和1名院感專(zhuan) 家共同製定《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整體(ti) 護理專(zhuan) 家共識》,成為(wei) 抗疫戰場護理工作指引。
奮戰:不止在院內(nei)
作為(wei) 危重患者救治定點醫院,同濟醫院肩上的任務重如泰山。在舉(ju) 全院之力完成醫院抗疫任務同時,護理部仍組織精幹力量四處支援。當金銀潭醫院告急時,同濟醫院護理部就火速組織來自呼吸、感染、重症的14名專(zhuan) 業(ye) 護士前去支援,至今仍有三人奮戰在金銀潭醫院。
通宵達旦建設火神山醫院
疫情暴發之際,武漢火速籌建“火神山”醫院。1月24日,護理部接到承擔火神山護理籌建任務。汪暉帶著副主任劉於(yu) 、內(nei) 科總護士長何細飛、腫瘤科護士長劉美、口腔科護士長田思維、心內(nei) 科護士長張麗(li) 萍等11名黨(dang) 員幹部除夕夜挑燈夜戰,製定出護理人力資源需求計劃,所需8大類200餘(yu) 種物資清單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護理工作手冊(ce) 》。1月25日,所有組員進駐火神山醫院籌備組,協同醫療組和院感組參與(yu) 整體(ti) 布局設計、人員進出流向、病區功能定位、醫用織物洗消、複用器械滅菌、各類標識製作、急救流程製定、護理信息係統建設、標本采集與(yu) 送檢、物資測算與(yu) 分配。
1月28日,劉於(yu) 同誌帶隊進駐施工現場,此後三批68人奔赴火神山工地,爭(zheng) 分奪秒開始籌建:勘察流程走向、測量預留尺寸、檢查預留位置……沒有工人,沒有保潔,沒有休息;裝氧氣筒,搬物資,做清潔,貼標識,擺家具……何細飛總護士長被誤認為(wei) 是保潔領班,王霞和田思維不知疲倦地統一流程與(yu) 標識要求,劉美、張麗(li) 萍、陳紅這些“女漢子”和何國龍、杜曉亮、席新學、吳波這些男護士長都日均3萬(wan) 餘(yu) 步,走酸了腿腳,磨破了鞋子,喊嘶了喉嚨,壓痛了肩膀,為(wei) 十天內(nei) 建成火神山醫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光穀方艙醫院籌建與(yu) 運行中,護理部組織25名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全程參與(yu) ,何細飛總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配合光穀方艙醫院院長唐洲平僅(jin) 用10個(ge) 小時就完成開艙收治患者,並組織編寫(xie) 《光穀方艙醫務人員工作手冊(ce) 》、《方艙患者手冊(ce) 》及《患者出院須知》,使得每項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開展,從(cong) 2月17日開艙到3月5日關(guan) 艙,875名患者痊愈。
同濟護理人,不僅(jin) 是護士,還是設計師、建設者、技術員、清潔工......他們(men) 是飛速前行的護理騎兵。
溫暖:點亮那束光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話鐫刻在每一位同濟護士的心中,他們(men) 用暖心的言行,打造有溫度的愛心病房,溫暖著新冠肺炎患者。
多巡視、細觀察、快處理,及時給予康複指導,隔著厚厚的防護服往往聽不清病人的話,同濟醫院的護士們(men) 便湊近患者,握患者的手,耐心傾(qing) 聽他們(men) 訴說心中的害怕,訴說心中的希望。他們(men) 為(wei) 患者過生日、送連心卡;設立“能量加油站”、無償(chang) 提供“能量補給”及生活用品“急救包”;自製《“點餐式”護理手冊(ce) 》,幫助溝通障礙患者表達內(nei) 心想法,滿足生活需求;打造心願牆、發起“愛心寄語”,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病友們(men) 紛紛響應寫(xie) 下自己的心願,一筆一畫蘊含著對親(qin) 人的思戀、傳(chuan) 遞著對醫護人員的關(guan) 心與(yu) 感激、承載著信心與(yu) 希望,用特殊的關(guan) 愛溫暖特殊的患者,慰藉的是心靈、點亮的是信心。楊先生與(yu) 父親(qin) 都感染了新冠病毒,曾凡護士長特意將父子倆(lia) 安置在同一間病房。後因父親(qin) 病情變化,父子倆(lia) 被迫分開。護士為(wei) 解楊先生的思念之情,跟同事要了幾張老人家的照片。當把照片放在楊先生麵前時,他不停地說:“活著就好、活著就好。”眼睛裏噙滿了淚花。
對於(yu) 特殊的患者,同濟護理團隊則更加重視人文關(guan) 懷,一位62歲的聾啞患者無法與(yu) 人溝通,又擔心病情而焦慮不安,談晶和諶寧兩(liang) 位護士長號召大家自學手語,由簡入繁慢慢了解患者的需求,告知護理進程,幫助老人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
同濟醫院醫護人員還設計了別樣的“新冠畢業(ye) 證書(shu) ”,一段簡短的“畢業(ye) ”寄語,成為(wei) 每一位住院患者的期望,對“畢業(ye) ”後的病友,護士們(men) 還繼續提供線上呼吸功能訓練和隔離指導。
患者邀請護士龔三成一起看日出
護士們(men) 的付出溫暖著患者,他們(men) 以各種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一位患者的兒(er) 子,專(zhuan) 門創作歌曲《雪白的愛》獻給醫護人員。一位患者覺得無法表達感激之情,就帶著責任護士去欣賞自己發現的美景:“最美的日出”。
“黑暗有多讓人咬牙切齒,光明就會(hui) 有多讓人熱淚盈眶。”提燈照亮的同濟護理人,還在繼續奮戰,將患者一個(ge) 一個(ge) 渡過河,送上岸。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