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dong) 省濟南市各級組織部門充分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激勵廣大農(nong) 村黨(dang) 員幹部保持昂揚鬥誌,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兩(liang) 副擔子一肩挑”,衝(chong) 鋒在前、連續作戰,匯聚形成了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的強大合力。
關(guan) 鍵詞一:“激勵”——引領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在前
推動各級把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作為(wei)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激勵村黨(dang) 組織奮勇當先、持續加力,切實承擔起“兩(liang) 手抓”的重任。
提出“看執行力、看戰鬥力、看組織力、看動員力、看凝聚力”的“五看”要求,各區縣立即響應、迅速行動,多管齊下築牢堅強戰鬥堡壘。槐蔭區提前將第一季度近1500萬(wan) 元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撥付到位,進一步加大幹部待遇激勵力度,確保村居幹部全身心投入戰鬥。長清區開展“黨(dang) 旗飄揚、黨(dang) 徽閃耀”活動,組織8000餘(yu) 名農(nong) 村黨(dang) 員和入黨(dang) 積極分子成立629支戰“疫”突擊隊。章丘區實施“樹標、吹號、助才”三項行動,成立1203支黨(dang) 員先鋒隊,2.7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結合防控工作認領先鋒崗。商河縣建立“543”工作機製,在戰鬥一線打造過硬支部、培養(yang) 骨幹力量、強化典型培樹,1164名優(you) 秀分子遞交入黨(dang) 申請書(shu) 。
為(wei) 激勵村黨(dang) 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濟南各級組織部門把疫情防控期間工作表現作為(wei) 村黨(dang) 組織評星定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履職評估的重要依據,做到“三個(ge) 一線”:一線考察,對表現優(you) 秀的及時通報表揚,放大示範效應;一線督促,對畏懼退縮的,從(cong) 嚴(yan) 從(cong) 快問責,強化教育引導;一線獎勵,嚴(yan) 格落實村幹部報酬,實行專(zhuan) 項獎勵、業(ye) 績獎勵“雙獎”機製,加大激勵關(guan) 懷力度,有的區縣還把過去每季度或半年發放一次的績效獎調整為(wei) 當月發放。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各級先後表揚村居幹部2000餘(yu) 人,問責處理67人。
關(guan) 鍵詞二:“保障”——引領疫情防控不鬆勁
農(nong) 村是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第一線,也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及時出台《村居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農(nong) 村疫情防控工作指導方案》等指導性文件,細化明確16個(ge) 方麵、50條工作措施,推動基層黨(dang) 組織切實把疫情防控作為(wei) 最重要的事來抓,始終保持戰時狀態不鬆勁。
天橋區發揮村幹部、黨(dang) 員骨幹、黨(dang) 建指導員、第一書(shu) 記四支隊伍作用,實行包片到人、包戶到人、包路到人,確保防控措施落實落地。平陰縣不到一天就建起覆蓋全縣的346個(ge) 防控網絡,設置近2000個(ge) 監測點,鎮村幹部24小時不間斷值守。市中區建立“一張地圖、一套網格、一支隊伍、一張表格、一個(ge) 辦法”的“五個(ge) 一”網格化機製,實現全域覆蓋。濟南高新區實行區域聯動、多村聯合,通過設立聯合檢測點,提高了防控效率質量,減輕了基層負擔。
為(wei) 保障農(nong) 村防控措施精準落實,濟南各級組織部門立足職責,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努力當好基層黨(dang) 組織的堅強後盾。經費迅速到位,市縣拿出近3000萬(wan) 元黨(dang) 費,專(zhuan) 項支持基層開展疫情防控、購買(mai) 藥品物資、慰問黨(dang) 員群眾(zhong) ,還要求每年每村1萬(wan) 元的村黨(dang) 組織服務群眾(zhong) 經費,重點用於(yu) 疫情防控;資源迅速下沉,動員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組織加大對幫扶村的支持力度,積極協調籌集各類防控物資,市縣人社部門還開發了一批階段性基層疫情防控公益崗,幫助基層解決(jue) 各類難題;人員迅速集結,1200餘(yu) 名第一書(shu) 記、960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專(zhuan) 員、1090名幹部組成的218個(ge) “四進”工作組第一時間奔赴鄉(xiang) 村一線,投入到疫情防控各個(ge) 環節,拉起了一支支戰“疫”先鋒隊。
關(guan) 鍵詞三:“支持”——引領跑出春耕加速度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nong) 時不等人。在疫情防控積極向好、春耕生產(chan) 迫在眉睫的形勢下,推動村黨(dang) 組織咬定青山不放鬆,與(yu) 時間賽跑、向產(chan) 業(ye) 發力,搶抓農(nong) 時抓春耕生產(chan) ,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時間損失、工作損失、發展損失奪回來。
2月17日,濟陽區委組織部主動對接,協調農(nong) 行濟南分行成功投放45萬(wan) 元全市第一筆村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強村貸”,拉開了春耕複產(chan) 的序幕;商河縣迅速跟進,全市第二筆100萬(wan) 元的“強村貸”及時到位,解決(jue) 了懷仁鎮東(dong) 信村資金難題。長清區馬套村自2月13日起就有序組織村民進行菜地整理、澆水除草等工作,不到10天占地6.3畝(mu) 的高標準蔬菜大棚成功落地。鋼城區北王家村黨(dang) 支部2月12日召開黨(dang) 員和村民代表會(hui) 議,及時研究製定產(chan) 業(ye) 發展方案,發動群眾(zhong) 搶農(nong) 時翻耕土地,近日將種植2萬(wan) 棵樹莓。平陰縣孝直鎮指導村黨(dang) 組織發動村民成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互助組”,還實行合作社點對點銷售等辦法,解決(jue) 了勞動力短缺、產(chan) 品滯銷等多重難題。
為(wei) 支持村黨(dang) 組織全力組織好春耕生產(chan) ,濟南各級組織部門以推進村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為(wei) 突破口,加強統籌協調和指導督促,整合組織資源、激發組織活力。項目上支持,會(hui) 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財政等部門,部署實施扶持集體(ti) 經濟發展工作,選取125個(ge) 重點村,列支6250萬(wan) 元扶持資金,支持培育集體(ti) 經濟增長點;政策上傾(qing) 斜,會(hui) 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金融機構,開發推廣“強村貸”業(ye) 務,不到一個(ge) 月,已對部分符合條件的村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落實低息貸款6筆、近500萬(wan) 元;人才上推動,研究完善農(nong) 村人才回鄉(xiang) 創業(ye) 、任職政策,市縣人社部門出台返鄉(xiang) 創業(ye) 服務補助辦法,對區縣設立的服務站,每年給予5萬(wan) 元補助,每引進1人給予1萬(wan) 元獎補……一連串措施,激活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池春水。
關(guan) 鍵詞四:“服務”——引領防控複工齊步走
把農(nong) 村黨(dang) 建與(yu) “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同步提升,推動防控、複工齊步走,統籌做好駐村企業(ye) 、“兩(liang) 新”組織的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工作。
長清區開展黨(dang) 建引領複工複產(chan) “343”行動,濟南高新區建立“1+9+N”黨(dang) 建體(ti) 係,把村居、企業(ye) 發動起來,把黨(dang) 員、職工組織起來,協調有序推進複工複產(chan) 。曆城區嚴(yan) 格落實村黨(dang) 組織的兜底防控和服務複工“雙重責任”,引導村幹部黨(dang) 員及時解決(jue) 駐村企業(ye) 防疫、用工、物流等難題。曆下區姚家街道發揮村居黨(dang) 組織作用,協助複工企業(ye) 做好人員排查登記、環境消毒消殺等工作,保證複工複產(chan) 有序推進。萊蕪區牛泉鎮加快推進“黨(dang) 建聯合體(ti) ”建設,實施村企聯建、防疫合作、發展對接,實現村居防控和企業(ye) 複工的“雙贏”。
為(wei) 服務農(nong) 村“兩(liang) 新”組織等有序複工複產(chan) ,濟南各級組織部門以區域化黨(dang) 建行動為(wei) 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引領帶動作用,送複工之所需、解複產(chan) 之所急。組織聯建,有的村把村裏和“兩(liang) 新”組織的黨(dang) 員整合起來,成立村企一體(ti) 的防疫先鋒隊、複產(chan) 突擊隊,還有的采取黨(dang) 員“雙重管理、共同考察”的辦法,推動發揮模範作用。防疫聯管,一些村黨(dang) 組織及時把防控經驗分享給企業(ye) ,協助製定複工方案、整治廠房環境,有的還利用已有渠道網絡,幫助企業(ye) 協調落實防控物資,確保複工萬(wan) 無一失。發展聯手,村黨(dang) 組織主動當企業(ye) 發展的“店小二”,有的實行服務代辦,及時協調爭(zheng) 取各項惠企政策,有的組織村民成立服務隊,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短期用工難題,還有的開通物流運輸綠色通道,確保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零障礙”。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