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武漢一名社區書記的一天:“忙得沒有時間概念”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趙媛(右)為(wei) 社區獨居老人送早餐。

  與(yu) 武漢市江漢區民意街天後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趙媛說話不到15分鍾,她已經接了3名社區居民的需求電話。這是個(ge) 混合型社區,包括一個(ge) 基礎條件較差的老片區和兩(liang) 處有物業(ye) 管理的新片區,是武漢最尋常不過的一種社區類型。目前,社區的39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全部送醫,居民生活秩序一天天恢複。

  “老片區巷道狹窄,麵臨(lin) 防疫防火雙重壓力,每天要巡查兩(liang) 次。”3月12日上午10點,記者跟著趙媛進入老片區。樓道裏張貼著紅色的抗疫宣傳(chuan) 標語,穿著防護服的保潔員在做消毒。

  一路上,好幾家住戶詢問趙媛,有問關(guan) 於(yu) 發放愛心蔬菜的,還有打聽補助金的,一段不到20米的路,走了近20分鍾。“3個(ge) 片區加起來近2000戶人,當然想照顧到全部居民。”趙媛講話語速很快。

  站在蜿蜒曲折的巷子裏,趙媛告訴記者:“你們(men) 看,一家數口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裏,隔離40多天多不容易,這是在極限中的堅持,他們(men) 有情緒該被理解。”

  與(yu) 記者見麵前,趙媛一早已去過社區所轄的尊榮國際片區,為(wei) 下沉幹部值守點安排桌椅,叮囑物業(ye) 加強對高層頂樓平台的值守。一回到社區服務站,趙媛又忙著對照居民需求表檢查網格員買(mai) 回的藥品,督促工作人員把送給居民的物件提前擦幹淨……社區網格員小趙說,“1月19日社區啟動防疫工作後,趙書(shu) 記就這樣沒休息過一天。”

  這一路,趙媛的確很忙。給肖婆婆送牛奶,聯係醫護人員上門量血壓;應一名患有失憶症老人要求送第二次午飯,對老人記錯不作爭(zheng) 辯;為(wei) 一名要去醫院做腎透析的居民安排車輛……到中午1點,她還沒吃上飯。

  “謝謝你們(men) 接我回家。”下午3點,社區一名康複者彭先生從(cong) 隔離點解除觀察。趙媛和江漢分局民意派出所朱警官幫忙辦好相關(guan) 手續,遞過去兩(liang) 瓶酒精消毒液。一路上,趙媛叮囑彭先生要休息好。

  這不是當天趙媛接回社區的唯一居民。晚上8點,她和同事剛剛把一批愛心牛肉分發到位,又接到電話通知,社區一名在外地確診、隔離期已滿的居民即將到達武昌火車站。放下電話,趙媛馬上與(yu) 相關(guan) 部門反複溝通,協調到了接送車輛。晚10點半,趙媛把居民帶回社區安頓。一天的工作,剛剛結束。

  趙媛今年40歲,2003年起先後在民意街4個(ge) 社區工作過,這是她到天後社區工作的第五個(ge) 年頭。“疫情防控期間工作繁重,每天忙得沒有時間概念,這是對我職業(ye) 生涯的一次考驗。”她笑著說。

  近段時間,她每天都是從(cong) 早忙到晚。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麽(me) ?“對居民負起責任,小事不小!”趙媛如此感慨。

  她是這麽(me) 說的,也是這麽(me) 做的。“一名確診患者家中有高考生,很著急。”趙媛告訴記者,他們(men) 一邊聯係床位一邊安撫患者,協助她安頓下來。留下的孩子,社區安排人每天送飯、送物資,還向家屬報平安。這家人聽說後才放下心來,也特別感激。

  現在,社區海山友誼城片區已經插上武漢市“無疫情小區”的旗幟,越來越多的居民陸續回家,趙媛說:“相信社區很快就會(hui) 像以前一樣熱鬧。”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0日 07:4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