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貝暖醫”江學慶:用細節傳遞醫學的溫度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人物名片:

  江學慶,男,漢族,湖北洪湖人,1964年3月出生,200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86年7月參加工作,生前為(wei) 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主任醫師。1986年7月從(cong) 同濟醫科大學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進入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從(cong) 醫30餘(yu) 年,他始終不忘從(cong) 醫初心,牢記醫者使命,注重每個(ge) 細節,60分貝的溫言暖語讓患者暖到心裏,精湛的醫術讓眾(zhong) 多患者重獲新生。既治病又療心,是患者對江學慶的評價(jia) ,他靠細節收獲了大批“粉絲(si) ”,被患者親(qin) 切地稱為(wei) “暖男醫生”。

  江學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2020年1月17日住院治療,經全力救治無效,於(yu) 3月1日淩晨5點32分在武漢市肺科醫院去世,享年55歲。

  “不用怕,我幫你”成為(wei) 行醫口頭禪

  幾年前,武漢30歲的張女士在洗澡時,無意摸到左胸有一個(ge) 小包塊,到附近醫院檢查,被確診為(wei) 乳腺癌。這無疑是晴天霹靂。

  “我反正不想切除乳房,沒了尊嚴(yan) ,活著也是受罪。”她找到江學慶,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江學慶仔細地聽她訴說完,又看完片子後,這才開口:“不用怕,我幫你!”一句話,讓張柳的眼裏燃起了希望。

  江學慶提供了一個(ge) 兩(liang) 全的辦法:乳房重建,在聽了半個(ge) 小時的講解後,張女士止住了眼淚,默默點頭接受這套方案。如今,術後的張女士並沒有因失乳而鬱鬱寡歡,因為(wei) 重建的乳房讓她漸漸找回生活中的自信。

  “不用怕,我幫你”這句話,已成為(wei) 江學慶的口頭禪。江學慶曾說過,對女性來說,沒有什麽(me) 病比乳癌更可怕。“我首先會(hui) 認真傾(qing) 聽,然後經綜合評估,再告訴她們(men) ,我能幫助她們(men) 。隻要她們(men) 積極配合醫生,按現代醫療手段采取積極措施,就能減少痛苦,延續生命,改善生活質量,甚至達到臨(lin) 床治愈乳腺癌。”

  家長裏短中捕捉患者病情

  “江主任問診,不是一開始就談病情,而是笑嗬嗬地跟我們(men) 拉家常,從(cong) 能爬幾層樓,到每頓吃幾碗飯,從(cong) 平時走路喘不喘,到心慌不慌、愛不愛出汗,常常一聊就是十幾分鍾,不時還開個(ge) 小玩笑。”談到自己的就診經曆時,41歲的許女士感慨道。

  2012年,她查出患甲狀腺乳頭狀癌,江學慶認為(wei) 其病情較重,建議馬上住院手術。當時,許女士感到很恐懼,怕手術效果不好,影響以後的生活。江學慶幾次到病房找她談心,安慰她不要害怕,還跟她開玩笑說:“跟你打包票,如果手術失敗,我就不做醫生了,給你當保姆啊!”風趣的話語衝(chong) 散了許女士心中的陰霾。

  在江學慶看來,問診時一開始先與(yu) 患者拉家常,能夠迅速拉近與(yu) 患者的距離,從(cong) 這些日常生活瑣事中,捕捉跟病情有關(guan) 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有助於(yu) 更加全麵地了解、評估患者身體(ti) 情況、有無基礎疾病,更好地製定治療或手術方案。

  注重溝通細節,不僅(jin) 體(ti) 現在溝通方式,還在於(yu) 江學慶說話的語音語調。“江主任的聲音很柔和,很能溫暖患者,再大脾氣的人跟江主任交流一會(hui) 後,也能變得心平氣和。”曾接受左乳切除術的陳女士說,曾經有人專(zhuan) 門用聲音軟件測量過,江學慶每次與(yu) 患者溝通時,始終能將自己音量控製在60分貝左右,這很難得。

  對於(yu) “60分貝”的傳(chuan) 說,江學慶曾笑著說,自己從(cong) 沒有測過音量,平時溝通怎麽(me) 讓患者聽了舒服、容易接受,就怎麽(me) 說。因為(wei) 自己接診的不少是腫瘤患者,負麵情緒比較重,耐心平和的交流,有助於(yu) 緩解他們(men) 的心理壓力,有利於(yu) 他們(men) 積極地配合治療。

  既治病又療心,是患者對江學慶的評價(jia) ,不少患者成為(wei) 他的忠實“粉絲(si) ”。江學慶帶領團隊與(yu) 國際接軌,引入精準醫療理念,讓每位患者獲得精確個(ge) 性化的治療。據不完全統計,從(cong) 2007年至2019年,12年裏,有5000多名乳腺癌患者在江學慶手上重獲健康,而經他成功治療的甲狀腺癌手術患者,更是多達1.2萬(wan) 多名。

  “做為(wei) 一名醫者,首先是要有技術,這是患者重獲健康的關(guan) 鍵,然後就是有一顆仁心,以高尚之心,行仁愛之術,才無愧於(yu) 這個(ge) 職業(ye) 。”這是江學慶經常在開會(hui) 的時候對他的團隊說的話,工作幾十載,他也一直在職業(ye) 生涯中踐行這份醫者對於(yu) 職業(ye) 的堅守。

  要求科室醫生不能大嗓門

  不光自己非常注意說話的措詞與(yu) 語氣,努力將音量控製在60分貝以內(nei) ,江學慶還規定:科室所有醫護人員,一律不能對患者大嗓門。最近一次“吼人”,是批評科室一名年輕醫生,起因就是他說話“聲音有點大”。

  幾年前,當時江學慶經過一間病房門口時,聽到一名年輕醫生與(yu) 一名女病人交談時聲音比較大,表情有些著急,他立刻進去詢問情況。

  原來,這名患者患有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左乳異常紅腫,高熱,血象極高,疼痛不已,但因恐懼排斥一直不願手術,但如果再耽擱下去很容易引發感染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管床醫生十分著急,擔心患者身體(ti) ,跟她溝通時語氣有些急躁,患者不理解情緒也有些激動。在安撫好患者後,江學慶主任不厭其煩耐心勸慰,對她的病情與(yu) 治療方案作了詳細的講解,很快患者欣然同意手術,術後病情得到控製,好轉,很快康複出院了。

  “被患者誤解甚至怒吼時,醫生難免會(hui) 覺得委屈。”江學慶曾常跟身邊同事說,這個(ge) 時候確實需要醫生設身處地多為(wei) 患者想一點,他們(men) 把健康托付給醫生,完全是出於(yu) 對醫生的信任,所以醫生應該盡可能細心一些,這樣就能避免很多誤會(hui) 。

  無論是自己的言談舉(ju) 止,還是科室醫務人員對患者的服務,江學慶都嚴(yan) 抓“細節”二字,創科以來,在科室內(nei) 形成了許多必須嚴(yan) 格執行的規範,例如醫生上班必須穿襯衫、皮鞋,打領帶;不許邊走路邊端著碗吃早點;醫護人員不準在科室任何地方抽煙;中午在值班室休息後起床要疊被子等。

  在日常診療行為(wei) 中,江學慶也十分注意細節。尤其注重保護女性患者的隱私,規定男醫生為(wei) 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做身體(ti) 觸診時,必須要有女醫生或女護士在場,且一定要注意遮擋以保護患者隱私。另外,在許多小細節上,江主任也為(wei) 科室年輕醫生做出了榜樣,比如,冬天給患者觸診前,他一定會(hui) 先把手搓熱了再做檢查。

  在江學慶看來,一方麵,對細節的觀察與(yu) 把握,對於(yu) 醫生判斷疾病並進行治療非常重要,必須把每一個(ge) 細節都做好,最終的效果才會(hui) 更好,所以日常管理會(hui) 從(cong) 各個(ge) 方麵來強化醫生的細節意識。另一方麵,重視細節是對患者的負責與(yu) 尊重,這也是醫生職業(ye) 禮儀(yi) 的一種體(ti) 現。

  患者話再多也不會(hui) 嫌煩

  江學慶對患者的生活也十分體(ti) 貼入微,關(guan) 心備至。68歲的乳腺癌患者宋婆婆是江學慶的老病人,她2015年做了左側(ce) 乳腺癌手術,之後又接受了8個(ge) 療程化療,前後住院近半年。

  “江主任和護士們(men) 稱呼患者從(cong) 不叫床號,而是‘這個(ge) 姐姐,那個(ge) 姐姐,叫得親(qin) 切的不得了’。”宋婆婆說,手術後因為(wei) 不好抬手,江主任還安排護士們(men) 給她洗頭洗澡,讓她心裏格外溫暖,“一個(ge) 真正關(guan) 心患者的科室主任,才能夠帶出真正關(guan) 心患者的醫護隊伍。”

  “江主任沒有一點大專(zhuan) 家的架子,百問不厭,平易近人。”65歲的樂(le) 婆婆幾年前在醫院做過甲狀腺包塊手術,江學慶每次查房時,她拉著他問了半天,盡管一些問題已回答過多次,但江學慶依舊耐心地解答。

  每次遇到專(zhuan) 家門診,江學慶都把查房時間提前,往往7點剛過就到病房,因為(wei) 他知道,患者們(men) 很“熱情”,喜歡拉他聊病情,甚至聊家常,即便比平時早到病房半小時,他仍感覺時間不夠用。往往快到門診時間,他都是一路快跑到門診。他的門診經常“拖堂”,從(cong) 早上八點看到下午三四點,最晚一次到了六點鍾。為(wei) 了保證每個(ge) 患者的就診時間,江學慶經常忙得顧不得吃午飯。

  “每次回答完患者問題後,他都有一句‘好不好’的口頭禪,以確認患者是否全聽懂他所說的,如果不懂就解釋到患者懂為(wei) 止。”乳腺癌患者張女士說。

  為(wei) 了方便與(yu) 出院患者交流,指導她們(men) 盡快康複,江學慶將自己的電話和微信留給有需要的患者,有問題隨時可以給他短信或微信留言谘詢,待他空閑下來會(hui) 一一回複,緊急情況時還可以直接電話交談。

  除了自己指導、鼓勵患者,江學慶還特別注意組織患者“互助”。因為(wei) 乳腺癌患者非常特殊,她們(men) 除了麵對疾病外,還常常要麵對護理、生活、情感、夫妻關(guan) 係等問題,生理和心理壓力都比較大。為(wei) 此,七年前,江學慶在該院成立了乳腺癌術後康愛聯誼會(hui) ,並建立了“康愛聯誼會(hui) ”微信群,由醫護人員輪流值班為(wei) 患者答疑解惑,而患者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xi) ,相互扶持,不少病友因此成為(wei) 朋友、姐妹,並一起去幫助其他病友。

  因為(wei) 他的專(zhuan) 業(ye) 和耐心,還有一股子樂(le) 於(yu) 助人的勁兒(er) ,不少患者給他起了外號,比如“婦女之友”、“話療醫生”。一位40多歲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叫他“妙手醫俠(xia) ”,幾年前,在江學慶生日當天,她專(zhuan) 程送來一個(ge) 照江學慶模樣製作的軟陶醫生人偶,這讓他格外感動。如今,這個(ge) 人偶仍就放在他的桌上,“激勵我除了想著治好病,還得為(wei) 患者多想一步,多做一些,讓病人不僅(jin) 活著,還得自信美麗(li) 地活著。”江學慶曾說。

  成功打造全市示範基層黨(dang) 組織

  2019年12月,市委黨(dang) 建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通知,命名武漢市中心醫院甲乳外科黨(dang) 支部為(wei) 全市“示範基層黨(dang) 組織”。

  作為(we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江學慶同誌始終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把握黨(dang) 建工作重點,緊扣醫療行業(ye) 、科室實際及黨(dang) 員隊伍特點,注重發揮黨(dang) 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四個(ge) 結合”,與(yu) 醫療服務相結合,提升學科水平;與(yu) 健康教育相結合,推進健康中國;與(yu) 關(guan) 愛患者相結合,彰顯人文情懷;與(yu) 社會(hui) 公益相結合,體(ti) 現責任擔當,實現黨(dang) 建與(yu) 業(ye) 務工作互融互促,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和保障科室高質量發展。

  麵對臨(lin) 床新技術的運用,黨(dang) 支部堅持將黨(dang) 建與(yu) 業(ye) 務相融合,發揮黨(dang) 員骨幹作用,近三年每年組織開展了國家級繼續教育學術會(hui) 議,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義(yi) 診活動,科室多次組織到武漢卷煙廠、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等單位開展知識講座,僅(jin) 在2019年,由武漢醫師協會(hui) 甲狀腺乳腺外科醫師分會(hui) 發起8次大小型會(hui) 議,其中包括巡回演講2次、義(yi) 診1次、網絡健康講座1次、MDT討論交流會(hui) 3次、舉(ju) 辦年會(hui) 1場,共涉及武漢市、荊州洪湖市、黃石市等城市,共有近20所醫院參與(yu) ,大約500人參與(yu) 這些大小會(hui) 議,為(wei) 社會(hui) 健康工作者宣傳(chuan) 醫學科普知識,全力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科室醫護人員多次在廣播電台參加科普專(zhuan) 欄宣傳(chuan) ,參加院內(nei) “醫學之美·由你掌鏡”科普類短視頻大賽並獲得三等獎。

  依托武漢市乳腺癌患者聯誼會(hui) 在該院甲乳外科聯合舉(ju) 辦“關(guan) 愛乳腺健康”的健康大講堂,醫護人員現場宣教女性乳腺預防保健知識,發放健康宣傳(chuan) 資料數千份,並現場耐心解答疑問。黨(dang) 支部多次在婦女節、母親(qin) 節舉(ju) 辦乳腺保健、母乳喂養(yang) 等義(yi) 診活動以提高廣大女性朋友對乳腺知識和母嬰保健的正確認識。黨(dang) 支部牽頭成立“康愛俱樂(le) 部”,提供康複器械,指導會(hui) 員進行康複訓練。並向乳腺癌患者開展乳腺癌相關(guan) 知識科普講座和各類遊園、春節聯歡會(hui) 等節目。從(cong) 專(zhuan) 業(ye) 的角度,以“關(guan) 愛、支持、互助、促進康複”為(wei) 宗旨,給予患者支持、指導和幫助,從(cong) 而積極的促進患者健康,鼓勵會(hui) 員重建自信,重返社會(hui) 。

  麵對醫改新形勢,黨(dang) 支部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及時對中央和各級政策、醫院科室發展目標、發展戰略進行宣傳(chuan) 貫徹。積極響應醫院“下基層、轉作風、送健康、促發展”為(wei) 主題的“千名黨(dang) 員下基層”的活動,協助患者申請醫院“仁濟之愛”貧困補助活動。將醫院的重要決(jue) 策貫徹到一線臨(lin) 床工作中,使每一名職工對醫院和自身的前途有著明確認識和良好的預期,達到振奮精神、凝聚人心、思想統一的目的,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武漢市中心醫院甲乳外科對新洲區人民醫院及武漢市長江醫院進行甲乳外科專(zhuan) 業(ye) 的對口幫扶,為(wei) 武漢地區甲乳專(zhuan) 科疾病發展提供專(zhuan) 業(ye) 支持。

  在黨(dang) 支部的堅強有力帶領下,實現了業(ye) 務與(yu) 黨(dang) 建互融互促,近年來科室業(ye) 務連續50%增長率,年手術量突破5000台,年收治病人數突破11000人,年門診量突破110000人次,在全市、全院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三十多年來,江學慶始終如一用心對待患者,用細節贏得患者的信任,讓他們(men) 感受到醫者的溫度和醫學的溫暖。在江學慶看來,作為(wei) 醫生,對待每一位患者要做到尊重、平等、互信,這正是醫者的初心。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19日 17:28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