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雷神山醫院物業(ye) 團隊垃圾轉運組成員合影留念。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因為(wei) 有了他們(men) ,日常的保潔消毒、治安巡邏、配送分發盒飯等工作才得以有序運轉。他們(men) ,便是共有400餘(yu) 人的雷神山醫院物業(ye) 團隊。
2月16日,作為(wei) 有著11年臨(lin) 床護理經驗的武漢地產(chan) 集團物業(ye) 公司業(ye) 務骨幹楊玲得知雷神山醫院ICU病房正式啟用後,主動請纓:“我有經驗,ICU病房我不進誰進!”
在她的帶領下,物業(ye) 團隊4名成員承擔起2間ICU病房和護士站等區域的保潔工作,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除了正常保潔,楊玲還要負責1間ICU病房裏儀(yi) 器設備、病床的消毒殺菌工作。“每個(ge) 患者病床旁都有一個(ge) 1.2米高的大號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運30多袋醫療垃圾。”楊玲說。
疫情發生前, 陳偉(wei) 偉(wei) 是一名專(zhuan) 職網約車司機。1月27日晚上11點,看到朋友圈裏招募雷神山醫院物業(ye) 人員的消息,他打了一個(ge) 谘詢電話,兩(liang) 天之後就報上了名。“就如當初選擇當兵一樣,我想做點有意義(yi) 的事情。”自2月2日進駐雷神山醫院,陳偉(wei) 偉(wei) 和30名組員便負責32個(ge) 病區的醫療垃圾轉運工作。
剛到雷神山醫院,陳偉(wei) 偉(wei) 和同伴每天要負責100袋垃圾的清運。隨著收治患者人數增加,這個(ge) 數字不斷攀升,600袋、1000袋……任務最重的一天,陳偉(wei) 偉(wei) 淩晨3點半才下班,回宿舍隻睡了3個(ge) 多小時又繼續工作。
“陳偉(wei) 偉(wei) 快來收垃圾,A16病區垃圾堆滿了。”微信工作群裏的消息幾乎沒斷過。作為(wei) 組長,不管誰呼叫,陳偉(wei) 偉(wei) 都第一時間回複並趕到。“誰都怕病毒,但不能因為(wei) 怕就不處理,我願意為(wei) 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醫院的物業(ye) 管家、黨(dang) 員李炫汐已經堅守崗位一個(ge) 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負責雷神山醫院的設備維修、生活物資采購等工作。剛開始,醫院2天之內(nei) 有12個(ge) 病區開放,各病區護士長對物業(ye) 工作的要求不盡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區的要求協調跟進,每天都要接120多個(ge) 電話。
為(wei) 了製定精準的物業(ye) 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進入隔離區病房和垃圾轉運隊,測算每個(ge) 人的任務量。李炫汐說,“危險的確是有的,可武漢養(yang) 育了我,這個(ge) 時候我要回報這個(ge) 英雄的城市。”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