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後口罩、手套不夠,這些防疫“神器”管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返工後,口罩、手套不夠?含氯‘消毒卡’,抵禦身邊活病毒!”“三價(jia) 銀離子,病毒天敵,長久抑菌抗病毒!”“精油小分子穿透病毒包膜殺死病毒”……

  隨著各地複工複產(chan) 有序推進,一批號稱可以抵禦病毒、預防新冠肺炎的商品在網絡和實體(ti) 店熱賣,有的打著“高科技”旗號,有的則是人們(men) 熟悉的“老麵孔”。這些防疫“神器”靠譜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1

是“黑科技”還是忽悠人?

  最近,一種聲稱佩戴在身上就可殺菌防病毒的“消毒卡”成了“網紅”。記者在一家淘寶店看到,一款“消毒卡”月銷量達到3368件。“剛拆封的時候沒什麽(me) 感覺,稍微過一會(hui) 兒(er) 就感覺吸入的空氣明顯清新了。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每次出門必帶。”一位消費者這樣評價(jia) 。

  記者了解到,這種“消毒卡”又叫“殺菌卡”“防護卡”,有多種牌子,價(jia) 格在100元左右,大多是卡片狀,號稱佩戴在胸前或裝在口袋內(nei) ,可持續散發二氧化氯,隨時隨地淨化使用者周圍半徑50厘米內(nei) 的空氣,隔離細菌、病毒、霧霾、煙味、花粉等,一張卡片有效期30天。

  這種“消毒卡”真的有用嗎?山西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董川說,二氧化氯是一種氧化消毒成分,可以殺菌消毒,但前提是要達到一定濃度。在脖子上掛個(ge) 消毒卡,生成一點低濃度二氧化氯隨風飄散,作用非常有限。如果濃度達到能把病毒殺死的程度,則消毒卡需要很大,並且那時高濃度的二氧化氯對環境,特別是人體(ti) 的上呼吸道、眼結膜等都是不利的。

  一種名為(wei) “三價(jia) 銀離子消毒噴霧”的產(chan) 品也受到追捧。這種產(chan) 品聲稱,三價(jia) 銀離子殺菌效率是酒精的60000倍,同時具備長久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一噴即成膜,和口罩搭配使用,噴於(yu) 口罩內(nei) 外側(ce) ,緊急情況下可直接噴口鼻。

  “目前市麵上還沒有見到真正與(yu) 三價(jia) 銀離子相關(guan) 的產(chan) 品。”相關(guan) 專(zhuan) 家告訴記者,銀離子確實有一定的抑菌、殺菌效果,但病毒與(yu) 細菌不同,殺菌並不等同於(yu) 能夠殺滅病毒。目前,尚無權威機構證實銀離子對新冠病毒的作用。

  石墨烯口罩、隨身空氣淨化器……眾(zhong) 多“高科技”產(chan) 品令人“大開眼界”。對此,專(zhuan) 家表示,這些產(chan) 品打著“高科技”的旗號,有的是純忽悠,有的具有一定科學性,但實際效果非常有限,有的甚至會(hui) 對人體(ti) 產(chan) 生不良影響。

2

“老麵孔”卷土重來

  真假“高科技”應接不暇之時,一些“老麵孔”也借著疫情卷土重來:乳鐵蛋白、益生菌、精油……這些打著“提高免疫力”“預防新冠”旗號的商品到底作用幾何?

  “抗冠狀病毒”“戰疫抗疫防病毒”“防範病毒除菌殺菌”……在網上搜索關(guan) 鍵詞“精油 病毒”,會(hui) 跳出眾(zhong) 多打著“抗病毒”廣告語的產(chan) 品。

  對精油抗病毒功效,不少網友表示質疑。一位網友說,身邊一群人天天在家裏熏精油,口罩上抹精油,說是精油小分子能穿透病毒包膜殺死病毒,總覺得是在收“智商稅”。

  科研人員告訴記者,有一些精油確實有殺菌抑菌的作用,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其對病毒有效。

  益生菌也成為(wei) 不少人追捧的“防疫靈藥”。記者在山西省太原市一家藥店看到,一位戴口罩的顧客正在谘詢益生菌產(chan) 品。這位顧客表示,益生菌可提高免疫力,吃了也沒有副作用,趕上疫情期間,多備一些,全家人都吃上。

  對此,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常務理事、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邱服斌表示,人體(ti) 胃腸道也是免疫器官,如果胃腸道菌群失調,會(hui) 引起免疫力下降,服用益生菌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人體(ti) 沒問題,也沒有服用的必要,益生菌並不是什麽(me) 防疫神藥。

  此外,乳鐵蛋白提高免疫力也是一大防疫熱門。乳鐵蛋白是母乳的核心免疫蛋白,確實能提高寶寶免疫力,但這和額外補充的乳鐵蛋白不是一回事,後者進入人體(ti) 後會(hui) 水解成蛋白和鐵,可對人體(ti) 起到補鐵的作用,對於(yu) 缺鐵人群有好處。對於(yu) 成人來說,不要把乳鐵蛋白作用神化。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近日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提到,某母嬰用品商店在其店鋪微信朋友圈中銷售乳鐵蛋白粉,宣傳(chuan) “乳鐵蛋白、益生菌、VC可以有效抑製SARS冠狀病毒感染”等內(nei) 容,涉嫌違反廣告法相關(guan) 規定,被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

3

破“神器”需監管和科普雙管齊下

  專(zhuan) 家表示,一些商家搭上預防新冠肺炎的順風車,誇大產(chan) 品功效,誤導消費者購買(mai) 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會(hui) 對消費者的身體(ti) 健康產(chan) 生威脅。

  對此,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疫情防控期間廣告發布加強了監管。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違法廣告危害更甚,一方麵要加大廣告監測監管力度,對醫療單位、藥店、戶外廣告、網頁廣告等重點區域加派人員、加密頻次,專(zhuan) 項監測;另一方麵,對違法廣告的處罰,應在法律法規範圍內(nei) 就高不就低,頂格處罰,形成震懾。

  記者了解到,一些產(chan) 品明顯違背專(zhuan) 業(ye) 知識、生活常識,但往往有人“病急亂(luan) 投醫”,有的隻求心理安慰,還有的信以為(wei) 真。

  對此,長期致力於(yu) 科普工作的專(zhuan) 家表示,現在科普有時不及謠言跑得快,公眾(zhong) 的科學素養(yang) 還有待提高,科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此,相關(guan) 政府部門可加強與(yu) 科普人的聯動,一方麵加大權威信息發布力度,提高公眾(zhong) 辨別力;另一方麵,可發揮各自優(you) 勢,合作建立快速有效的監管機製。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13日 15:46 來源:新華視點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