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武漢已經封城一周有餘(yu) 。19:53,從(cong) 北京開往長沙的G503次列車準時駛入武漢高鐵站,站台上焦急等待著的是武漢站“頭雁黨(dang) 團員突擊隊”的隊員們(men) 。原來,在這趟列車上,有即將運往武漢各大醫院用於(yu)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572箱藥品,需要他們(men) 在幾分鍾內(nei) 快速完成卸貨。對於(yu) 隊員來說,這是封城後的工作常態。
武漢站黨(dang) 委組建“頭雁黨(dang) 團員突擊隊”,組織幹部職工骨幹積極投身防疫物資運輸一線達40多天。圖為(wei) 突擊隊員正在快速接力搬運支援武漢醫療物資。
1月23日10:00起,武漢高鐵站因離漢通道暫時關(guan) 閉而不再有旅客進站乘車,但42天來,從(cong) 全國各地、各軍(jun) 區馳援武漢的1/3以上的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都經由高鐵抵達武漢,再中轉至各醫院。武漢高鐵站於(yu) 1月25日組建起的“頭雁黨(dang) 團員突擊隊”主動扛起了為(wei) 生命接力的大旗,負責人員的引導和物資的接卸工作。
日均到發旅客20餘(yu) 萬(wan) 人次的客運站,一夜之間轉變成醫療人員和防疫物資到達最集中的客貨雙運站;曾經的客運工作者,搖身一變,迅速成為(wei) 協調員和搬運工。
專(zhuan) 業(ye) :“這是救命的物資,一件都不能錯、漏、損”
2月1日17:30,載有某軍(jun) 區174名醫護人員及大量醫療物資的G4633次專(zhuan) 列駛入武漢站。車門一開,突擊隊就立即行動,利用手遞手的“人力傳(chuan) 輸帶”將總體(ti) 積達70餘(yu) 立方米的700多箱醫療物資全部有序卸下,這個(ge) 過程,僅(jin) 僅(jin) 花費了16分鍾。
“雖然時間緊迫,但我們(men) 在保證快而有序的基礎上還要做到輕拿輕放、文明裝卸。這都是救命的物資,不能在我們(men) 手裏造成一丁點兒(er) 損壞。”突擊隊隊員賈青青說。18:10,6輛裝滿物資的軍(jun) 方貨車及5輛滿載軍(jun) 醫的大巴駛離武漢站,奔向火神山醫院。看著遠去的車隊,賈青青的內(nei) 心無比激動。
像G4633次這樣以專(zhuan) 列形式抵達江城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情況下,醫療隊和防疫物資都是通過在武漢站短暫停留的過路車抵達的,停留時間隻有3~10分鍾。所以,即使每一單的任務本應花一到兩(liang) 個(ge) 小時,從(cong) 車上將物資搬下來的時間卻必須控製在短暫的既定停靠時間內(nei) 。
作為(wei) 武漢高鐵站的值班站長,賈青青每晚還要幹一件事——接單。各級防疫指揮部會(hui) 將第二天的任務單發送給賈青青,醫療隊有多少人、攜帶了多少物資、從(cong) 何地出發、通過哪趟車次、何時到達、人和物資分別在幾號車廂、武漢方麵派來接人接物的是哪家醫院或哪級防疫指揮部等,一切相關(guan) 信息,賈青青都要提前了然於(yu) 心並作出規劃。而這樣的任務單,每天都有10~20個(ge) 。
武漢站隻有1站台和20站台可以通行機動車。每天,當載著武漢人民希望的列車還未駛入武漢站時,賈青青和她的夥(huo) 伴們(men) 就要提前做好優(you) 化,以保證無論人和物從(cong) 哪個(ge) 車廂下車,都能從(cong) 最便捷的通道出站,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到達接站車輛處。
2月17日是突擊隊最忙碌的一天。當天,突擊隊完成了22單任務,共接了605名醫護人員,徒手搬運2600餘(yu) 件物資。其中有一單任務,竟然是4個(ge) 醫療隊在同一趟列車上,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突擊隊分成4個(ge) 小隊分別去接送,各個(ge) 醫療隊分別在哪個(ge) 車廂不能錯,他們(men) 攜帶的物資有哪些不能錯,接走他們(men) 的是哪個(ge) 醫院或哪級防疫指揮部更不能錯。突擊隊靠著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和責任感,圓滿完成了任務。
感恩:“他們(men) 拿命來救武漢,我們(men) 真心感激他們(men) ”
2月6日,G503次列車運來了330箱共計16000件防護服。每個(ge) 箱子都很重、很大。突擊隊奮力搬起這些龐大紙箱,內(nei) 心卻無比激動,因為(wei) 他們(men) 知道,箱子裏裝著的是為(wei) 武漢一線醫護人員送去的“盔甲”,這些防護服早一分鍾送到醫院,就能讓一線的英雄們(men) 多一分安心。
2月27日,一台即將運送至武漢同濟醫院的ECMO(人工肺)被分裝成了4個(ge) 部件,“乘坐”高鐵抵達了武漢站。其中3個(ge) 部件約40公斤重,還有1個(ge) 部件約100公斤重。突擊隊隊員們(men) 合力將ECMO的“分身”們(men) 抬下列車。放手之後,賈青青累得身體(ti) 一下子就軟掉了,但她顧不得那麽(me) 多:“ECMO真的太稀有、太珍貴了,即使很重,我們(men) 也希望多一些ECMO能運過來。這是救命的東(dong) 西!”
在突擊隊為(wei) 生命接力的日子裏,曾有兩(liang) 名醫療隊隊員不小心將自己的隨身背包落在了車上。列車已經開走了,突擊隊隊員聞訊馬上聯係列車長,待東(dong) 西找到後,再通過第二天的過路火車帶回武漢,並轉送到醫療人員的手裏。賈青青說:“我們(men) 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為(wei) 武漢加速。他們(men) 為(wei) 患者服務,我們(men) 就為(wei) 他們(men) 服務。”
突擊隊的真心也打動了馳援武漢的醫療人員。2月上旬,一位山西的醫生瞞著妻兒(er) 老小隨醫療援助隊抵達武漢,麵對武漢嚴(yan) 峻的疫情,感到有些壓力。武漢站到了,賈青青第一時間主動走上前為(wei) 他送水、提行李,囑咐他要保護好自己,並真誠地向他表達感謝與(yu) 敬佩之情。看到在武漢的人們(men) 是如此堅強而溫暖,並沒有被疫情打垮,這位醫生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愛,還是比病毒傳(chuan) 播得更快!
目送著向醫院進發的大巴遠去,賈青青對記者說:“我們(men) 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接送他們(men) 的。他們(men) 拿命來救武漢,我們(men) 真心感激他們(men) 。”
擔當:“我們(men) 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肯定要衝(chong) 鋒在前”
在防疫指揮部決(jue) 定組建“頭雁黨(dang) 團員突擊隊”的當天,賈青青第一個(ge) 遞交了請戰書(shu)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報名了,其中黨(dang) 員、團員就有百餘(yu) 人。由於(yu) 要保證每個(ge) 隊員在車站裏都有獨立的宿舍可以分開住,1月25日,在綜合考慮了報名者的思想、體(ti) 力、年齡、家庭狀況等情況後,一支33人的最給力的“頭雁黨(dang) 團員突擊隊”成立了。
直到3月6日,42個(ge) 日日夜夜過去了,賈青青一次也沒見過自己的丈夫和4歲的女兒(er) ,24小時堅守在武漢站,從(cong) 清晨忙到深夜。賈青青說:“我們(men) 要響應國家的號召,減少人員的流動。我們(men) 的隊伍越穩定,越有利於(yu) 集中管理、減輕風險,就越能保障自己和援鄂人員的安全。關(guan) 鍵時刻,我們(men) 不能讓自己和別人生病,不能給國家‘找麻煩’。”
這些天裏,突擊隊已順利完成364單任務,轉運6000餘(yu) 名醫務人員和28000餘(yu) 件防疫物資,他們(men) 沒有送錯一個(ge) 人,也沒有漏、損一件物資。在源源不斷運來的物資中,裝著口罩和護目鏡的紙箱稍微輕一點,但裝著防護服、消毒液、醫療器械的箱子就特別重。其中有一天,突擊隊徒手搬運了11噸的防疫物資。
除了醫護人員,突擊隊也經常接到攜帶著沉重拍攝器材的記者和一心撲在疫情分析上的專(zhuan) 家。封城後的武漢讓許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但逆行者們(men) 卻每天都在準時抵達武漢站。這讓賈青青和她的戰友們(men) 無暇去考慮自己的辛苦,他們(men) 唯一的想法就是,多做一點,再快一點。“我們(men) 要鉚起勁來搞事!我們(men) 越快完成物資的裝卸和搬運,這些救命的東(dong) 西就能越早送到患者麵前。”雖然因為(wei) 疫情突擊隊隻能由她一個(ge) 人來向記者介紹情況,但她告訴記者,這是所有隊員的想法。
防疫的部署一直在朝前推進,從(cong) 火神山到雷神山再到方艙,從(cong) 克力芝到ECMO,武漢需要什麽(me) ,從(cong) 全國四麵八方就運來了什麽(me) ,這讓突擊隊感到振奮。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人民一向如此英勇而團結。這一次,為(wei) 了守護住在病毒肆虐下飽受折磨的荊楚大地,全國各地的能量源源不斷匯集到了武漢。
“眼看著武漢最需要的人和物資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匯集到我們(men) 這裏。我們(men) 感到高興(xing) ,更有非常強烈的使命感。”賈青青深情地說,“我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任何困難來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肯定要衝(chong) 鋒在前。隨時準備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犧牲一切,入黨(dang) 誓詞中的這一句我一直記得蠻清楚。”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