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dong) 城區東(dong) 華門街道地處核心區域,故宮、王府井等地標建築都坐落於(yu) 此。然而,987個(ge) 樓門院、1.7萬(wan) 戶居民、3000個(ge) 法人單位的疫情防控任務,僅(jin) 僅(jin) 依靠社區工作人員顯然不夠。
“區裏派來96名幹部,與(yu) 街道幹部一起全部下沉到社區,加上12個(ge) 社區的193名社工,3支力量混編後成立12個(g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也就形成了12個(ge) 黨(dang) 員突擊隊,解了燃眉之急!”東(dong) 華門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趙宏鬆說。
北京作為(wei) 首都,地位特殊、責任重大,必須嚴(yan) 防死守,決(jue) 不能有任何閃失。然而,返京人員迎來高峰、人口流動量大、城鄉(xiang) 交織、境外輸入風險……這些都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從(cong)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打響那一刻起,北京快速響應,依托黨(dang) 建引領“街鄉(xiang) 吹哨、部門報到”機製,社區(村)黨(dang) 組織牽頭,通過黨(dang) 建工作協調委員會(hui) ,把駐區單位充分發動起來,市區兩(liang) 級機關(guan) 幹部下沉到基層,全市在職黨(dang) 員回社區(村)報到……吹響了抗擊疫情的“衝(chong) 鋒號”,“哨”響人到。
提前半小時到崗,檢查進入小區人員出入證、測量體(ti) 溫、登記外地返京人員信息……這是北京豐(feng) 台區園林局幹部、西羅園街道洋橋北裏社區下沉幹部李文海的疫情防控工作日常。值守兩(liang) 小時一班,可李文海一站就是4個(ge) 小時。“我當過兵,站4小時對我來說不算什麽(me) ,這樣社區幹部可以多休息一會(hui) 。”他直率地說。像李文海這樣的下沉幹部,是北京充實基層防控的常駐力量。截至目前,市區兩(liang) 級共選派7.4萬(wan) 名幹部到基層,實現了每個(ge) 社區(村)至少一名區直機關(guan) 幹部、一名街鄉(xiang) 幹部、一名社區衛生服務專(zhuan) 業(ye) 人員派駐包聯全覆蓋。
充分發動駐區單位,共防共治。西城區德勝街道發揮黨(dang) 建工作協調委員會(hui) 作用,向地區57個(ge) 中央、市屬單位發出核查通知,協同開展疫情摸排工作,同時,以“兩(liang) 新”黨(dang) 支部和商務樓宇工作站為(wei) 抓手,輻射地區2716家“兩(liang) 新”組織,督促企業(ye) 開展自查摸排;東(dong) 城區草廠社區黨(dang) 建工作協調委員會(hui) 成員單位中國記協主動承擔宣傳(chuan) 單印製工作,交由疫情防控居民排查組逐院張貼,確保宣傳(chuan) 全覆蓋;通州區梨園鎮黨(dang) 建工作協調委員會(hui) 成員單位北京聯通通州區分公司研發“視頻雲(yun) 會(hui) 議”係統,解決(jue) 疫情防控期間政令暢通、上傳(chuan) 下達的燃眉之急;位於(yu) 順義(yi) 區勝利街道的北京順鑫農(nong)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給街道捐款、捐物,並向一線派駐了70餘(yu) 名誌願者;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將行業(ye) 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把樓宇、工地、商超等納入協調機製,切實解決(jue) “管不到、管不了”問題。
防控任務雖然繁重,但懷柔區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每周日卻都能休息一天,這得益於(yu) 懷柔區開展的“您歇一天,我來頂崗——在職黨(dang) 員紅馬甲”誌願服務行動。通過“社區下單、單位接單”“社區派單、個(ge) 人接單”方式,結合社區提出頂崗需求,懷柔區組織廣大在職黨(dang) 員到社區頂崗,讓社區工作者能休息一天。
不僅(jin) 是懷柔區,在北京各地,在職黨(dang) 員已成為(wei) 社區防控的有效補充,既充實了一線防控力量,又紓解了社區工作者的壓力。昌平區依托黨(dang) 建工作協調委員會(hui) ,組織16397名在職黨(dang) 員到527個(ge) 村(社區)報到,黨(dang) 員全麵參與(yu) 疫情防控的排查登記、政策宣傳(chuan) 、消毒管理、巡邏值守等工作;朝陽區酒仙橋街道3449名在職黨(dang) 員積極參與(yu) 社區“周末大掃除”、防控疫情宣傳(chuan) 等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全市18.9萬(wan) 名在職黨(dang) 員主動到社區報到。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同樣是疫情防控的堅強後盾。北京各級黨(dang) 組織廣泛動員群眾(zhong) 參與(yu) 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海澱區學院路街道健翔園社區黨(dang) 總支整合社區黨(dang) 員幹部、民警、物業(ye) 工作人員和居民“四種力量”,共同守好社區、小區、樓門“三道防線”……據統計,全市共有數十萬(wan) 名樓門長、誌願者、熱心群眾(zhong) 主動參與(yu) 進來,“朝陽群眾(zhong) ”“西城大媽”“石景山老街坊”等戴袖標的誌願者紛紛活躍在社區街麵。
黨(dang) 建引領,群防群控。以“街鄉(xiang) 吹哨、部門報到”機製為(wei) 依托,北京全市目前共有社區(村)工作者、下沉幹部、在職黨(dang) 員、物業(ye) 工作人員、保安、樓門長、誌願者、熱心群眾(zhong) 等近百萬(wan) 人參與(yu) 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共鑄首都嚴(yan) 防嚴(yan) 控的銅牆鐵壁。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