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特效藥、抗體、曙光……一線大夫的10個戰“疫”關鍵詞來了

微信掃一掃 ×

  “回顧在武漢整整四周的日子,目前的工作強度明顯下降了”“我們(men) 病床的病人在減少,希望整個(ge) 武漢地區的數量更快的下降”……這是援鄂醫生李海潮寫(xie) 在自己朋友圈裏的內(nei) 容。

△李海潮做客《戰“疫”公開課》直播間

  李海潮是北大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的隊長,此次他們(men) 醫院支援的是武漢同濟中法新城院區,也是一所危重症收治醫院,國內(nei) 多支頂尖醫療隊在這裏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近日,一則醫生因病人離世而痛哭的新聞讓人無比揪心——武漢漢口醫院,一位醫生喂病人喝水,病人說水太燙了,一會(hui) 再喝。話音剛落病人就去世了,醫生哽咽痛哭……

  為(wei) 什麽(me) 會(hui) 發生這樣的情況?患者的病情為(wei) 何會(hui) 急轉直下?

  依照視頻報道的情況描述,李海潮推測這名患者可能存在嚴(yan) 重的低氧血症。李大夫介紹,新冠肺炎起病相對隱匿,患者會(hui)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輕微症狀期,有些人甚至以為(wei) 就快康複了,最後病情卻突然加速……在臨(lin) 床救治中,除了要應對突變的病情,醫生還麵臨(lin) 著哪些考驗?重症患者如何有效救治?新冠肺炎與(yu) 非典又有何異同?李海潮醫生做客央視新聞《戰“疫”公開課》,10個(ge) 關(guan) 鍵詞解答你的疑問。

  關(guan) 鍵詞1 新冠肺炎與(yu) SARS

  SARS重症病區青壯年更多,新冠肺炎重症病區年紀偏大的較多。

  早在2003年,李海洋就曾在抗擊非典一線參與(yu) 救治,那麽(me) SARS與(yu) 當前的新冠肺炎有何異同呢?

  李海洋介紹,兩(liang) 者都是以肺為(wei) 主要的靶器官,都會(hui) 出現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年齡方麵,SARS重症病區青年人、壯年人更多一些;新冠重症病區年紀偏大的較多,有很多六七十歲的老人,在五十多歲的人比較少,五十歲以下的更少。

  症狀方麵,SARS患者很多都有發熱症狀;新冠肺炎有些人症狀並不明顯,部分人開始的時候可能症狀比較輕,有的輕度發燒、有的甚至沒有發燒,有點咳嗽,甚至沒有什麽(me) 憋氣。經過一周到十天左右的時間,突然就加速了。

  治療方麵,SARS用無創包括機械通氣時間相對來講短一些;新冠用的時間會(hui) 比較長。

   關(guan) 鍵詞2 潛伏期

  所有長潛伏期案例都是個(ge) 案,是極小概率事件。

  日前,一些“超長潛伏期患者”的見諸報端總會(hui) 引起大家的擔憂——病毒變狡猾了?對此,李海洋表示,目前看到的所有長潛伏期都是個(ge) 案,極小概率事件

  李海洋說,我曾經經曆過一例,媒體(ti) 報道說這個(ge) 病例潛伏期23天,後來經過進一步確認,這個(ge) 潛伏期計算其實是有問題的。現在還是公認的潛伏期為(wei) 1到14天,有沒有在14天以上的當然不能夠排除,但是是一個(ge) 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關(guan) 鍵詞3 慢、重、慢

  肺髒受損程度越重,恢複時間越長。

  李海洋介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有“慢、重、慢”的特點,即起病慢、病情重、惡化快、恢複慢

  危重症恢複期之所以慢,因為(wei) 它是一個(ge) 嚴(yan) 重的肺部的損傷(shang) 。肺髒受到嚴(yan) 重的攻擊發生很嚴(yan) 重的炎症,炎症過後需要修複,這個(ge) 修複就像建築被破壞後,要在原址上麵重新搭建起來。所以受損的程度越重,恢複的時間就會(hui) 越長。

  恢複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關(guan) 注患者活動以後氧飽和度會(hui) 不會(hui) 下降。有些病人對活動耐受性比較差,可能隻是吃飯或者上趟廁所氧飽和度就會(hui) 有比較明顯的下降,這時候一定要限製他的運動量。

  因為(wei) 重症病人有不少是年紀比較大的,所以本身的修複過程也是相對緩慢的。

   關(guan) 鍵詞4 特效藥

  一些有效的藥物正在做臨(lin) 床觀察。

  新冠肺炎有特效藥嗎?李海洋介紹,現在醫學界相對統一的看法是——沒有特效藥。不過,目前有一些有效的藥物,正在做臨(lin) 床觀察,因為(wei) 結果沒出來的,還不好去評價(jia) 。

   關(guan) 鍵詞5 血氧飽和度

  所有病人的監護儀(yi) 裏都包含了氧飽和度指標。

  為(wei) 什麽(me) 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經常用到血氧飽和度的概念?

  重症患者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嚴(yan) 重的低氧血症,在不吸氧的時血液含氧量非常低。正常人的動脈血氧分壓為(wei) 90個(ge) 毫米汞柱,當這個(ge) 指數低於(yu) 60個(ge) 毫米汞柱時,血氧飽和度會(hui) 迅速下降,意味著血紅蛋白攜帶氧的速度下降,呼吸就會(hui) 衰竭。

  李海洋介紹,正常的血紅蛋白是結合氧的,結合90%就說明血紅蛋白結合了90%的氧,60毫米汞柱相當於(yu) 結合了90%的氧。正常人的氧飽和度是97%,對應的氧分壓為(wei) 90毫米汞柱。

  血氧飽和監測是無創的監測。當前,在所有的病人監護儀(yi) 裏都包含了氧飽和度指標,這樣可以隨時看到氧飽和度有沒有出現變化,如果氧飽和度出現問題醫生可以及時采取措施。

   關(guan) 鍵詞6 高流量吸氧

  高流量吸氧隻是適用肺功能較差的重症病人。拔除氣管插管就算取得階段性勝利。

  為(wei) 什麽(me) 重症患者需要高流量吸氧,普通的吸氧是不夠嗎?

  李海洋介紹,高流量吸氧是一種技術,可以通過非常高的氧的流量讓病人吸入氧氣。會(hui) 對整個(ge) 病人氣道造成正壓,使氧更容易彌散到血裏比一般的麵罩吸氧給的流量更高,普通吸氧過程不會(hui) 對病患的氣道產(chan) 生壓力。

  李海洋說,高流量吸氧隻是適用一些肺功能比較差的重症病人。如果不能夠改善的話,醫生會(hui) 采用機械通氣

  李海洋介紹,氧療是新冠肺炎治療裏很重要的環節。輕症患者經過良好的治療,身體(ti) 是可以自己慢慢好過來的,在這個(ge) 時候最重要就是防止出現嚴(yan) 重的低氧。根據患者低氧程度的不同,可以選擇鼻導管或者麵罩供氧。隻要維持良好的氧飽和度,病人就可以度過危險期。用上述措施不行的話你就需要用(無創或有創的)呼吸機了。

  李海洋說,拔除氣管插管就算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但同時提醒,這時還需要密切觀察,每個(ge) 人恢複時間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所以需要仔細觀察,評價(jia) 患者活動耐力怎麽(me) 樣,如果上廁所、吃飯氧飽和度都沒有一個(ge) 明顯的下降,這時候就更放心一些了,否則要嚴(yan) 格地控製患者的運動。

   關(guan) 鍵詞7 複陽

  不能把檢測的陽性跟疾病的複發等同起來。

  日前有一些報道會(hui) 有一些複陽的案例,病毒出現陽性的情況,說明患者又複發了嗎?會(hui) 不會(hui) 傳(chuan) 染給其他的人?

  李海洋表示,複檢的陽性是指病人在病後一段時間後可能已經幾次測試轉陰了,而再過一段時間測試又變成陽性的了。兩(liang) 次鼻咽拭子的陰性,還不能作為(wei) 獨立的出院標準。必須是影像學有明顯的吸收,肺部的影像表示病情已經很穩定了,另外症狀已經明顯改善了,這個(ge) 出院標準才說明患者已經進入恢複期。這種情況下,沒有見到有病人有複發的,所以不能把檢測的陽性跟疾病的複發等同起來

  他介紹,鼻咽拭子篩查比較敏感,複陽有可能是取材問題造成假陰性變成陽性,另外也有可能是簡短排毒。對於(yu) 康複期的病人來講,即使檢測是陽性,他也是在康複期,一定會(hui) 好起來的。

   關(guan) 鍵詞8 抗體(ti)

  沒有康複後短時間內(nei) 重新感染複發的病例。

  康複者抗體(ti) 是暫時的還是會(hui) 持續一段時間?康複後會(hui) 再次感染嗎?

  李海洋介紹,有些抗體(ti) 是有保護作用的,而有些抗體(ti) 沒有。冠狀病毒抗體(ti) 一般意義(yi) 上講是一個(ge) 保護性的抗體(ti) ,所以我們(men) 才會(hui) 征集新冠肺炎康複病人的恢複期的血漿。保護性抗體(ti) 、綜合抗體(ti) 可以控製病毒,對機體(ti) 有保護作用。

  在這個(ge) 流行周期裏,雖然病毒本身可能有些變異,但是變異的幅度很小,結構沒有明顯的改變,因此抗體(ti) 仍然是有效的。到現在為(wei) 止,沒有康複後短時間內(nei) 重新感染複發的病例

   關(guan) 鍵詞9 曙光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增長幅度越來越小。

  關(guan) 於(yu) 武漢疫情防控下一步的發展,李海洋大夫會(hui) 有怎樣的判斷呢?

  在李大夫看來,每天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增長的幅度都是越來越小的。另外,出院病例數每天至少都是1500例左右。按照這個(ge) 速度,如果疫情在十幾天或者再長一點的時間內(nei) 沒有反複的話,再出現波動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他推斷:“再過一段時間,已經接近完成抗疫的任務了!

  李海洋說,在自己負責的病區,現在危重症已經非常少了,絕大部分都是處於(yu) 恢複期的病人。“所以我們(men) 已經看到曙光了”,因為(wei) 這樣病人能夠明確的知道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出院,在家裏邊康複,所以整個(ge) 情況感覺好轉還是非常明顯的。

   關(guan) 鍵詞10 思考

  應該回顧一下從(cong) 疫情開始暴發到後期的應對環節裏,我們(men) 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有什麽(me) 思考?

  李海潮說,現在工作強度下來後,會(hui) 思考我們(men) 哪個(ge) 環節需要複盤,當時處理到什麽(me) 程度我們(men) 可以做到更好。這樣思考對我們(men) 進一步做好工作會(hui) 發揮作用。

  現在還有一些病人在住院,把關(guan) 鍵點找出來了,把一些細節做到位了,對整個(ge) 治療包括愈後的好轉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關(guan) 於(yu) 新冠肺炎的認識,我們(men) 還想做一個(ge) 更好的梳理。希望能夠回顧一下從(cong) 疫情開始暴發到後期的應對環節裏,我們(men) 怎麽(me) 樣才能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一些。我們(men) 在未來怎樣通過建立更好的體(ti) 係,有更好的設計,包括我們(men) 怎麽(me) 樣教育我們(men) 的學生,不是單純治對病救人的思考,而是一個(ge) 大的體(ti) 係,真的很值得去思考。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12日 08:09      來源:央視新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