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實的底盤——湖北戰“疫”中的社區作為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防控,關(guan) 鍵在治,基礎在防。

  非常時刻,治是戰,守,也是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為(wei) 守好社區、守住城市、守護人民,湖北省下沉社區的廣大黨(dang) 員幹部,與(yu) 社區工作者、基層民警、誌願者,攜手並肩,匯聚起齊心戰“疫”的磅礴力量。

  在城市街巷、道路卡口,他們(men) 不分日夜、不懼風雨,辛勤值守;他們(men) 不懼感染風險,全力排查,送患者去隔離點;他們(men) 以最大勇氣,發揮最大智慧,挨家挨戶走訪,麵對質疑和誤解,一遍遍勸告安慰;他們(men) 甘當守門員、疏導員、跑腿員,用貼心、細心、暖心陪伴,構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實底盤。

  “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社區工作的重要講話,我深受感動。我們(men) 要繼續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千方百計保障好群眾(zhong) 基本生活,確保居民在家安心。”3月11日,武漢東(dong) 湖新城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陶久娣說。

  軍(jun) 令如山,58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幹部下沉防控一線

  時針回撥50多天。

  突如其來的疫情,來勢洶洶。傳(chuan) 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未有。

  防控,步步升級。1月23日,離漢通道關(guan) 閉,隨即,社區封閉管理不斷紮緊。

  菜籃子告急、米袋子告急、日用品告急,麵對海量需求信息,社區工作人員忙成了“三頭六臂”,仍應對不暇。

  疫情防控,一場短兵相接的遭遇戰,一場全民行動的總體(ti) 戰。

  “生命重於(yu) 泰山。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全麵動員,全麵部署,全麵加強工作,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wei) 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接連向全黨(dang) 發出號令。

  軍(jun) 令如山,責任如山。全省各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員幹部聞令而動。

  “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我參加過特大防洪救災、抗擊非典、汶川地震。”“危險的活,交給我。”這是留漢黨(dang) 員幹部主動請纓。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是剛離漢又轉身回漢黨(dang) 員幹部的回答。

  一名黨(dang) 員一麵旗,一個(ge) 支部一座堡壘。退役軍(jun) 人、退休老黨(dang) 員、誌願者等紛紛加入,全民戰“疫”的力量,在社區匯聚。

  強化社區防控力量,織密疫情“防控網”,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齊上陣,與(yu) 社區工作者並肩戰鬥,當好守門員、疏導員、跑腿員。

  省委編辦黨(dang) 員幹部吳鋼接到單位通知,當即到武昌秦園路社區報到,並迅速組織起20多名誌願者,每天負責武昌佳馨二期小區600多戶居民生活服務采購、分發。

  省委政研室(省改革辦)幹部餘(yu) 愛民,年滿58歲,先後下沉武昌姚家嶺、洪山東(dong) 湖社區,手握測溫槍在小區入口一守就是10個(ge) 小時;幫居民買(mai) 菜,既用情又用力。用情,像給自家買(mai) 菜一樣上心,除了照單子買(mai) ,還要用心挑選鮮嫩的蔬菜、質量好的米麵;用力,卸菜、拖菜、搬菜、背菜、購菜、送菜,一樣不落。

  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在前,巾幗不讓須眉。

  省國資委陸毓媛是兩(liang) 個(ge) 小孩的母親(qin) ,家務負擔重,但熱心快腸的她,積極響應號召,加入下沉社區戰時物資保障服務組。

  湖北日報傳(chuan) 媒集團黨(dang) 員幹部熊雯,堅守下沉的江岸區金橋社區,為(wei) 162戶居民每日健康監測、物資采購。

  湖北大學退休幹部黃桃翠,身材單薄,疫情來襲,義(yi) 無反顧站了出來,發動小區各門棟長,開展防疫知識宣傳(chuan) ,協助物業(ye) 做好門棟樓道、電梯間消毒;幫助疑似病例家屬做好隔離,聯係、接收、搬運、分發愛心菜。

  母女同上陣、父子兵並肩防“疫”,夫妻接力上戰場。

  武漢商學院教師薑明和女兒(er) 孫品一,同是黨(dang) 員的母女倆(lia) ,下沉至武漢市江漢區常遠裏社區萬(wan) 科城小區。

  大學生黨(dang) 員張浩主動隨黨(dang) 員幹部的父親(qin) ,下沉武穴市龍潭五金小區的主門崗。

  社區事務千頭萬(wan) 緒,防控、保供是重中之重。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

  春節前已回陝西老家的枝江市百裏洲鎮黨(dang) 政辦主任周治斌,三天三夜跨越三省1800多公裏返崗。僅(jin) 休整一夜,就風風火火趕赴封控卡點。

  義(yi) 無反顧,舍我其誰。全省近12萬(wan) 名公安民警、輔警,走上戰場。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軍(jun) 山街派出所副所長李剛,部隊轉業(ye) ,參加過“98抗洪”、抗擊非典。武漢“封城”第一天,李剛就接指令到京珠高速軍(jun) 山收費站卡口駐守至今。

  24歲的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民警易鑫,硬是將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從(cong) 六樓背到一樓。途中,患者突然大口嘔吐,嘔吐物就吐在他的後背上。他沒有遲疑,堅持開車將患者送到醫院。

  “你們(men) 都不用去,我去!”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區發現第一例密切接觸人員時,誰配合醫生、民警上門?33歲的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彭婧對社區工作人員大聲喊:“我也怕感染,但再怕也不能退縮。如果必須要有一個(ge) 人倒下,那隻能是我。”

  農(nong) 村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全省2萬(wan) 多個(ge) 行政村積極響應,鄉(xiang) 鎮一線的黨(dang) 員幹部,帶領群眾(zhong) ,共同守護家園。

  隔離病毒,不隔鄉(xiang) 情。今年春節,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街道文仙洞村有20名武漢返鄉(xiang) 人員,村兩(liang) 委班子分網格對回鄉(xiang) 人員摸排登記,動員他們(men) 自行在家隔離,逐戶送去生活物資,並代辦各項事務。

  90後基層一線幹部譚輝,是孝感市孝昌縣王店鎮組織委員、統戰委員。自2月6日駐守鎮西山大酒店留觀點,既當送餐、量體(ti) 溫的“服務員”,又當留觀人員的心理疏解員,每天開展防控消毒、健康監測、代購服務、心理疏導及相關(guan) 政策解讀。

  “不是社區工作者沒有家,是職責讓他們(men) 舍小家顧大家……”近日,一首《致敬社區英雄》的小詩讓不少人感動。

  全省至今已累計有58萬(wan) 多名黨(dang) 員幹部下沉社區防控一線。僅(jin) 在武漢,來自省、市、區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等下沉黨(dang) 員幹部,達5萬(wan) 多名。

  責任如山,7000多個(ge) 居民小區大排查全覆蓋

  “排查”是疫情阻隔的基礎性工作,隻有排查到位,才能隔離到位、收治到位。

  2月13日,省委書(shu) 記應勇要求,堅決(jue) 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製住,切斷疫情擴散蔓延,必須摸清社區“四類人員”,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應治盡治。

  2月15日,省委常委會(hui) (擴大)會(hui) 議要求,要牢牢抓住救治、阻隔兩(liang) 大關(guan) 鍵環節,實行篩查甄別、小區(村)封閉式管理、公共區域管控三個(ge) “全覆蓋”。

  2月16日,全省作出部署,要求對所有居民開展拉網式動態滾動篩查,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斷一天”,確保全覆蓋、無盲區。

  當日,武漢市宣布,啟動為(wei) 期3天的集中拉網式大排查。

  3天時間,72個(ge) 小時,排查3000多個(ge) 社區、7000多個(ge) 居民小區、近1000萬(wan) 人口,曆史上未有。

  摸清底數,堅決(jue) 防止走過場。武漢市要求,各區“一把手”親(qin) 自上陣,帶頭衝(chong) 鋒。

  大排查,各地想盡了辦法。

  武漢開發區發動所有黨(dang) 員幹部、網格員、群眾(zhong) 、誌願者,采取分棟包幹、掃樓檢查、挨戶數燈、查看電表等辦法。

  江漢區萬(wan) 鬆街道妙墩社區將排查分為(wei) 6個(ge) 網格,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微信群、電話排查,線下“敲門行動”,工作人員平均每天步行3萬(wan) 步以上。

  江岸區台北街道桃源社區網格員挨家挨戶數樓棟住戶亮燈情況,對比前期排查數據,查漏補缺,“有些居民家裏亮著燈,但不在名單裏,我們(men) 再列進來納入排查名單。”

  洪山區萬(wan) 科金色城市社區通過樓棟電表箱來核對入住登記名單。

  新洲區陳呂村320戶1200餘(yu) 人中的哥的姐有近百名,又稱“的士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四清組織村內(nei) 退役軍(jun) 人、返鄉(xiang) 的哥的姐和大學生等18名年輕黨(dang) 員誌願者,值守全村18個(ge) 出入口外,每天拿著測溫槍逐一檢測村民體(ti) 溫,確保一人不漏。

  大排查中,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一項項“無接觸”人工智能技術,被應用於(yu) 疫情防控工作。

  一組組數據摸上來,一名名“四類人員”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隔盡隔。

  眾(zhong) 誌成城,構築群防群控人民防線

  “經過艱苦努力,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越是在這個(ge) 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wei) 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jue) 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的囑托,為(wei) 湖北和武漢下一步社區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不麻痹、不厭戰、不鬆勁——

  近日,湖北和武漢啟動“進社區、聽民聲、解民憂”與(yu) “無疫情社區”創建活動,繼續下沉幹部,加強社區嚴(yan) 防死守;進一步發動群眾(zhong) ,在落實落細上下功夫。

  2月27日,省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通知,要求下沉到社區(村)的黨(dang) 員幹部,必須堅決(jue) 服從(cong) 社區(村)黨(dang) 組織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全崗全責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要求,除直接承擔疫情防控工作的單位除外,各級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在確保日常運轉的前提下,安排不少於(yu) 三分之二的黨(dang) 員幹部下沉到社區(村)參與(yu) 疫情防控工作。

  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省直單位又增派100個(ge) 左右工作組、1000名左右黨(dang) 員幹部,下沉到武漢市參與(yu) 社區疫情防控。

  武漢市各機關(guan) 、區、部門積極響應。江岸區在全區各社區、村組建154支群眾(zhong) 工作隊,全體(ti) 下沉黨(dang) 員幹部全員加入,同時吸納社區自管黨(dang) 員、居民誌願者、下沉非黨(dang) 員幹部等參加。

  進社區、聽民聲、解民憂——

  “塗奶奶今天怎麽(me) 樣,吃的還夠嗎?”3月10日上午,在洪山區和平街東(dong) 方紅社區村灣第5組,下沉社區黨(dang) 員幹部陳剛關(guan) 心地詢問獨居老人塗文英。老人的女兒(er) 年前因回老家安陸辦事無法返漢,陳剛了解情況後,定期探訪保障老人生活所需。

  東(dong) 方紅社區村灣第5組,是一個(ge) 未完成城中村改造的自然村灣。生活在村灣裏的居民既有村民,也有外來租戶,低收入家庭較多,部分居民生活存在困難。為(wei) 詳細掌握困難家庭信息,收集困難群眾(zhong) 需求,從(cong) 3月6日起,下沉社區的長江新城管委會(hui) 發展二處三處黨(dang) 支部,帶著小喇叭,每天在村灣一一登記居民需求,幫助居民解決(jue) 實際生活困難。

  東(dong) 方紅社區,隻是當下各級黨(dang) 員幹部工作的一個(ge) 縮影。

  抓緊、抓實、抓細——

  長時間社區封控,居民需求呈現多樣化。

  3月10日中午,下沉武漢南巷社區的地鐵運營公司幹部楊啟峰,自帶理發工具,為(wei) 社區居民義(yi) 務理發。

  同樣有理發技術的李然,也積極響應,為(wei) 洪山區東(dong) 湖城社區居民,提供理發服務。

  困難解決(jue) 得多了,心就近了,群眾(zhong) 也就發動起來——

  3月初,湖北大學學生公寓被通知改造成“康複驛站”時,該校全體(ti) 教職工積極響應,參加清理等誌願服務。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大學每個(ge) 門棟下沉一名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設立一名戰時黨(dang) 小組組長,黨(dang) 小組組長與(yu) 樓棟長、物業(ye) 、業(ye) 委會(hui) 和黨(dang) 員教職工,共同組成誌願服務團隊。琴園小區6棟黨(dang) 小組組長呂露超,40多天來,每天起早貪黑為(wei) 本門棟200多名居民團購、接收、分發、配送物資。

  “米袋子”“菜籃子”穩,人心就穩,社會(hui) 就穩。

  我們(men) 堅信,在抗擊疫情中穩住社區底盤,繼續頑強堅守的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一定能早日迎來疫去花開。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12日 17:41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