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讓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幹部群眾備受鼓舞,他們一致表示——越到關鍵時候 越是不能鬆勁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在路上就一直在想,武漢市是多麽(me) 好的一座城市!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裏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3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武漢市東(dong) 湖新城社區考察。在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習(xi) 近平同社區工作者、基層民警、衛生服務站醫生、下沉幹部、誌願者等親(qin) 切交流,為(wei) 英雄的武漢人民深情點讚。

  “總書(shu) 記的話振奮人心,也堅定了我們(men) 早日戰勝疫情的信心!現在到了關(guan) 鍵時候,我們(men) 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攜手同心,共同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東(dong) 湖新城社區幹部群眾(zhong) 一致表示。

  “現在心裏更有底了,我們(men) 一定能扛過去!”

  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hui) 就穩。

  3月11日中午,來自湖北省林業(ye) 局的下沉幹部孔祥鋒正在和其他誌願者一起分發“愛心包”。“這個(ge) 愛心包,每家每戶都有,由東(dong) 湖風景區管委會(hui) 統一分配,包括消毒液、洗手液和10個(ge) 口罩。”孔祥鋒說。

  “這已經是第二次送了,社區做得蠻好!”72歲的安阿姨說,3月5日那天,社區為(wei) 她送了裝有米、麵、油和紅棗的“愛心包”。“我們(men) 上了年紀,不會(hui) 用手機團購,社區還給我們(men) 發放了平價(jia) 蔬菜,現在家裏不愁吃喝。”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武漢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我激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們(men) 深切感受到總書(shu) 記對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的深情牽掛,我們(men) 這麽(me) 多天的堅守和付出是值得的!”62歲的居民張伏秋說,總書(shu) 記非常關(guan) 心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現在一切都井井有條,買(mai) 菜、買(mai) 藥都有人幫忙。現在心裏更有底了,我們(men) 一定能扛過去!”

  在社區生活物資集中配送點,幾位誌願者正在分揀蔬菜。“愛心菜發放點”“平價(jia) 菜供應點”,每一頂帳篷上,物資分類都標注得明明白白。

  “503室,您家團購的蔬菜放在了門口,記得來拿一下,順便拿走捐贈的‘愛心包’。”發完最後一個(ge) 通知,已近下午兩(liang) 點,吳文博還沒來得及吃午飯。他是東(dong) 湖新城社區8位專(zhuan) 職網格員之一,負責30、31棟共400餘(yu) 戶居民。

  這個(ge) 90後,從(cong) 武漢封城那天開始,每一天都在為(wei) 社區居民奔波。“現在,每家每戶的情況,都裝在我的手機裏,也裝在我的腦子裏。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men) 不是嬌滴滴的一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我們(men) 年輕人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jun) 。我很振奮,也更堅定了堅持到底的決(jue) 心!”曾與(yu) 總書(shu) 記麵對麵交流的“00後”姑娘謝小玉,是中國礦業(ye) 大學(北京)大二學生。

  受疫情影響,開學時間推遲,滯留在家的她報名成為(wei) 誌願者。如今,謝小玉已經值守了25天,每天為(wei) 居民送菜、買(mai) 藥,有時還會(hui) 代繳水費、電費、燃氣費。“忙的時候,一天要為(wei) 五六十戶居民送東(dong) 西,腳不沾地。”

  “聽到一些居民的抱怨,我曾打過退堂鼓。但慢慢地,大家就能互相理解了。婦女節那天,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給我打電話祝我節日快樂(le) ,我都感動哭了。”這位老奶奶沒了常年服用的降壓藥,謝小玉連跑了3家藥店才買(mai) 到。“疫情結束後,我回到學校也會(hui) 繼續發揚誌願精神,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力量。”

  “沒有一個(ge) 人叫苦,更沒有一個(ge) 人撂挑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社區作為(wei) 防控的最前線,肩負的任務十分繁重,參與(yu) 社區防控工作的同誌們(men) 工作十分辛苦。我聽了備受鼓舞!”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陶久娣說,社區現在已經連續19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是無疫情小區,這些天的辛苦和付出沒有白費。

  疫情發生以來,陶久娣每天“泡”在社區裏,平均每天睡不到5個(ge) 小時。這次疫情,讓她深刻理解了“小巷總理”的艱難,但也收獲了很多感動。2月11日,東(dong) 湖新城社區開始封鎖大門,嚴(yan) 格控製人員進出。她在社區“微鄰裏”平台上發布招募誌願者的信息,第二天就有48名誌願者報到。

  “大家共同努力、團結一心,才會(hui) 把工作幹好。”陶久娣說,讓她非常感動的是,每次有任務的時候,總有誌願者搶著幹。“給居民配送生活物資,有時要搬著很重的貨,來回跑上百趟,沒有一個(ge) 人叫苦,更沒有一個(ge) 人撂挑子。”

  “堅持就是勝利。請大家再堅持一下!”網格員楊銘新說,總書(shu) 記的話讓社區居民更有信心,大家表示一定配合好社區防控工作,直到抗疫鬥爭(zheng) 的全麵勝利。

  “我們(men) 的老百姓是很可愛的,他們(men) 展現出的不怕犧牲、勇於(yu) 擔當、顧全大局、甘於(yu) 奉獻的精神,反過來也激勵著我們(men) 黨(dang) 員幹部更好地做好服務。”陶久娣說,48名誌願者、42名下沉幹部以及社區下轄公司的33名黨(dang) 員和社區工作者一起組成了東(dong) 湖新城社區堅實的防控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區下沉。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下沉幹部,我將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幫助居民群眾(zhong) 解決(jue) 現實困難。”孔祥鋒說。2月14日以來,他就在社區上崗。把守大門、搬運蔬菜、代領快遞……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他的身影。

  “在我們(men) 社區,消毒、保供、摸排等工作的主力軍(jun) 都是黨(dang) 員先鋒隊。”陶久娣說,要繼續發動黨(dang) 員群眾(zhong) 好好幹、加油幹,把社區打造成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我們(men) 將慎終如始、再接再厲,絕不麻痹、鬆勁,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wei) 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

  “為(wei) 大家做好服務就是最好的防控”

  “我最期盼的,還是早日複工。在家裏悶了這麽(me) 長時間,沒有收入,心裏有點慌。”隔著鐵柵欄,30棟1單元的居民廖兆歐跟記者拉起了家常。

  47歲的廖兆歐在鄂州的建築工地上當鋼筋工,剛剛大學畢業(ye) 的女兒(er) 在一家培訓機構當美術老師。疫情讓父女倆(lia) 都停了工,家裏經濟狀況逐漸吃緊。“雖然我們(men) 複工心切,但正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的那樣,還沒有到可以鬆口氣的時候。請總書(shu) 記放心,我們(men) 能堅持!”

  “我們(men) 這個(ge) 社區,留守居民有2000多戶、6000多人,其中有一些是租戶、困難群體(ti) 和流動人口,但我們(men) 從(cong) 來都是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社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喻芳說,她們(men) 正在通過網格員收集居民訴求信息,做好“下情上達”,及時傳(chuan) 遞百姓呼聲。

  在14棟居民樓門口,“95後”理發師誌願者劉想正在為(wei) 居民理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非常關(guan) 心我們(men) 在疫情期間的生活,我們(men) 自己也要行動起來,互相幫助,同舟共濟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劉想說,他每天為(wei) 十幾位居民理發,免費為(wei) 高齡或者困難群眾(zhong) 理發。

  排查體(ti) 溫、轉運病人、配發物資……除了保障居民的生活物資供應,吳文博經常深夜還在接打電話,擔當居民的“心理輔導員”。“前段時間,一位獨居老人夜裏11點給我打電話,能聽出來他情緒很低落。我跟他在電話中聊了半個(ge) 多小時,他的心情慢慢‘由陰轉晴’。”

  吳文博說,一些居民悶在家裏久了,很容易出現情緒波動。“我們(men) 要像總書(shu) 記要求的那樣,多理解、多寬容、多包容,以更細致的工作幫大家解決(jue) 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我們(men) 的服務到位了,大夥(huo) 兒(er) 的情緒就會(hui) 好得多。”

  老家青島的麗(li) 麗(li) (化名)是社區一名租戶。因為(wei) 疫情無法回家後,原本性格有些孤僻的她,好幾天沒和家人聯係。獲悉此事後,擁有心理谘詢師資格證的東(dong) 湖風景區公安分局下沉民警肖俠(xia) 主動與(yu) 網格員一起上門開導,終於(yu) 讓她打開了心結。現在,肖俠(xia) 與(yu) 社區幹部、附近醫院醫生一起成立了“陽光小屋”,紓解居民的情緒。

  家住13棟的萬(wan) 小強,也是一名黨(dang) 員誌願者。在他火紅色的馬甲上,寫(xie) 著“是黨(dang) 派我來,為(wei) 您服務的”。在他的筆記本上,詳細地記錄著每一戶居民的需求:哪一家有慢性病病人需要買(mai) 藥,哪一家孩子上網課需要學習(xi) 資料,哪一家團購的菜還沒有到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給人民群眾(zhong) 當服務員,不能幹巴巴、硬邦邦的,要讓群眾(zhong) 如沐春風。這一點我感觸很深。我覺得,為(wei) 大家做好服務就是最好的防控。我們(men) 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為(wei) 居民排憂解難,真正做到讓群眾(zhong) 如沐春風。”萬(wan) 小強說。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12日 07:3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