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火神山醫院依然燈火通明,這裏是與(yu) 病毒決(jue) 戰、與(yu) 時間賽跑的戰疫前沿陣地。除夕出征的白衣戰士已經連續奮戰一個(ge) 多月,仍然奮勇向前。
他們(men) 之中,“專(zhuan) 家黨(dang) 員突擊隊”格外引人注目。他們(men) 是來自陸軍(jun) 軍(jun) 醫大學的毛青、李琦、楊仕明、曹國強、任小寶、陳萍。他們(men) 平均年齡超過54歲,黨(dang) 齡最短的也有28年,都是各自領域的權威專(zhuan) 家,都是自戰疫發起之時就衝(chong) 在最前線的無畏戰士。
衝(chong) 鋒——
背著呼吸機上“戰場”
午夜,火神山醫院一科一病區主任李琦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到“紅區”查房、開科室例會(hui) 、參加重症患者會(hui) 診……一整天下來,已經55歲、患有嚴(yan) 重呼吸睡眠障礙的李琦有些吃不消,血壓飆升到180。出征之時,他在行囊裏裝上了便攜式呼吸機。“放心吧,我已經回到賓館,睡一覺就好了。”妻子打來電話叮囑他注意休息,他迫不得已撒了個(ge) “善意的謊”。
與(yu) 李琦一樣拚命的,還有大他1歲的傳(chuan) 染病專(zhuan) 家毛青。醫院要擴大收容量,成立新的綜合科,身兼醫院專(zhuan) 家組、感控組副組長的他主動請纓去當科主任;接診的病人下肢癱瘓下不了救護車,他不顧髖關(guan) 節的病痛第一個(ge) 衝(chong) 上去把病人抱下來……
“黨(dang) 員、軍(jun) 人、醫生,任何一個(ge) 身份都決(jue) 定了我必須毫不遲疑地往前衝(chong) !”毛青的話,道出了“專(zhuan) 家黨(dang) 員突擊隊”每個(ge) 人的心聲。
專(zhuan) 家楊仕明,還有一個(ge) 特殊的身份。
“等東(dong) 湖的櫻花開了,我們(men) 約起過早哈!”不論是金銀潭還是火神山,隻要操著一口地道武漢話的楊仕明教授出現在病房裏,患者們(men) 就會(hui) 倍感親(qin) 切,充滿信心。
一個(ge) 多月來,這位軍(jun) 醫中的武漢人,每天都會(hui) 出現在“紅區”查房、問診。楊教授的母親(qin) 就在武漢,老人家甚至到現在仍不知道兒(er) 子就在戰疫前線。
金銀潭沒有潭,魚水之情深於(yu) 潭;火神山不是山,生命之托重於(yu) 山。從(cong) 金銀潭到火神山,“專(zhuan) 家黨(dang) 員突擊隊”時時當先鋒,處處打頭陣,他們(men) 像高揚的戰旗,引領醫療隊員們(men) 勇往直前、連續奮戰,決(jue) 戰“疫”魔。
權威——
高水平診治疑難病症
金銀潭醫院,一位重症患者的病情牽動著醫療隊員們(men) 的心。
一次,火神山醫院專(zhuan) 家組組長徐迪雄組織專(zhuan) 家會(hui) 診,一位患者的CT影像顯示,肺部幾乎全白。主治醫生焦急萬(wan) 分,建議立即增加抗病毒藥物,進行輸液治療。
“且慢!”參加會(hui) 診的曹國強教授盯著CT影像,語氣堅定地說,“這影像與(yu) 新冠肺炎的典型表現有著細微差別,我認為(wei) ,很可能是胸腔積液造成的。患者患有嚴(yan) 重的心衰,大量輸液可能有風險……”
毛青、任小寶、楊仕明等幾位專(zhuan) 家經過認真的討論研究,都對曹國強的看法表示支持。按照專(zhuan) 家們(men) 的意見,主治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從(cong) 糾治心功能不全入手展開救治。3天之後,CT影像顯示,患者肺部病灶大部分消失了,由重症轉為(wei) 輕症。
“複盤”救治過程,主治醫生恍然大悟:這位患者雖然感染了新冠肺炎,但症狀較輕,心衰才是主要病因。如果按錯的治療方案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要是沒有專(zhuan) 家把住這一關(guan) ,就會(hui) 帶來非常大的隱患。”有醫療隊員感慨地說。
58歲的陳萍,是醫療隊年齡最大的隊員,從(cong) 事感控工作已30餘(yu) 年。17年前,陳萍就已脫下軍(jun) 裝,但她時刻以軍(jun) 人標準要求自己,“祖國有需要,軍(jun) 隊有命令,我義(yi) 不容辭。”疫情發生後,她一直關(guan) 注著疫情動態,為(wei) 疫情防控建言獻策。為(wei) 了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陳萍加班加點準備資料,為(wei) 全體(ti) 隊員進行防護培訓,“我要做確保醫護人員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出征當天,陳萍帶著“醫院感染監測係統”上了飛機。在火神山醫院,患有高血壓且離開夜班崗位多年的她,主動加入夜班值守。她在病區建起安全防護監測的“天眼”,全程觀察醫護人員進出病區流程是否規範。
信任——
放心把生命托付給他們(men)
與(yu) 病毒直接交鋒的戰場上,你最放心把生命托付給誰?對於(yu) 這個(ge) 問題,醫療隊員們(men) 的回答出奇一致:“專(zhuan) 家黨(dang) 員突擊隊”。
1月28日,護士譚瓊下夜班回到營地後,身體(ti) 突然出現不適並伴有劇烈咳嗽。“是不是被感染了?”譚瓊慌了,情緒很低落。曹國強得知後,第一時間趕來診斷。沒有聽診器,他就直接用裸耳貼在譚瓊背上聽肺音。最終,曹國強憑借豐(feng) 富的臨(lin) 床經驗判定,譚瓊隻是普通的感冒。
“如果譚瓊感染了病毒,你那麽(me) 做不是非常危險嗎?”有人問曹國強,可他卻說,為(wei) 了戰友,顧不上那麽(me) 多。
提起任小寶,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二病區的醫護人員幾乎異口同聲,“既體(ti) 貼隊員又愛護病患,因為(wei) 有他,這個(ge) 隊伍才這麽(me) 有活力與(yu) 朝氣。”在隊員們(men) 的眼中,任小寶既是可親(qin) 可敬的“寶哥”,亦是攻堅克難的專(zhuan) 家。
“專(zhuan) 家黨(dang) 員突擊隊”的每一個(ge) 人都和任小寶一樣,看到他們(men) 的身影,就會(hui) 讓人安心,給人力量。
取咽拭子對操作者來說風險較大,他們(men) 就陪在年輕醫生身邊一起操作;高齡患者聽力不好,他們(men) 就俯身貼著老人耳朵講話;患者長期住院情緒不佳,他們(men) 就拉著患者打太極……在他們(men) 的影響帶動下,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醫療隊員也學會(hui) 了如何與(yu) 不同的病人溝通交流、如何處理棘手問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