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點對點”專列或包車返崗的農民工要隔離嗎?隔離費用誰出?關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權威發布會問答!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

  01

  目前全國有多少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

  農(nong) 民工是我國產(chan) 業(ye) 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我國農(nong) 民工總量達到2.9億(yi) ,其中外出農(nong) 民工為(wei) 1.7億(yi) 人,跨省流動農(nong) 民工約7500萬(wan) 。從(cong) 往年情況來看,春節期間大部分外出打工的農(nong) 民工都會(hui) 返鄉(xiang) 過節,春節後的兩(liang) 周是返崗複工高峰。今年受疫情影響,農(nong) 民工外出務工時間較往年有所推遲。隨著目前複工複產(chan) 政策的出台,目前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在有序推進。從(cong) 各地監測的情況看,目前返崗複工的農(nong) 民工達到7800萬(wan) ,占今年春節返鄉(xiang) 的60%。從(cong) 目前返崗複工的流向看,主要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廣東(dong) 、浙江外省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率達到70%,江蘇外省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率約60%。目前農(nong) 民工返程複工正有序進行。

  02

  如何保障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求職就業(ye) ?

  每年春節之後是農(nong) 民工外出求職就業(ye) 的高峰期。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許多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延後,也有大量農(nong) 民工外出求職就業(ye) 推遲,勞動力市場需要在更大範圍內(nei) 進行重新匹配。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大力推進返崗複工的信息對接服務。具體(ti) 做法:

  一是促進返崗。輸入地廣泛收集企業(ye) 用工信息,輸出地全麵摸排農(nong) 民工外出意願和健康狀況,雙方同向發力,促進有效對接。

  二是協助招聘。重點是啟動線上招聘。疫情防控期間,各級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已累計發布了各類就業(ye) 崗位信息近千萬(wan) 個(ge) ,新招員工已成為(wei) 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的生力軍(jun) 。

  三是搭建平台。目前我們(men) 已經開通了兩(liang) 大求助平台,分別是麵向企業(ye) 的用工對接服務平台和麵向勞動者的出行服務小程序。企業(ye) 可以登陸填報返崗遇阻人員信息,勞動者也可以掃碼填報返崗需求。目前企業(ye) 平台上線了5天,已經有7383家企業(ye) 填報了信息,涉及用工需求近6萬(wan) ,同步幫助輸出了近9000人。兩(liang) 個(ge) 平台都剛剛上線不久,歡迎企業(ye) 和勞動者積極使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門將及時聯係對接,為(wei) 大家返崗複工排憂解難。

  同時,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也將積極推動低風險地區勞動力市場盡快恢複有序運轉,為(wei) 企業(ye) 招聘用工、為(wei) 勞動者求職就業(ye) 提供更多便利。

  03

  “點對點”運輸服務主要針對哪部分農(nong) 民工?

  “點對點”服務方式是我們(men) 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為(wei) 適應複工複產(chan) 的需要,五部門一起製定的措施,同時建立了協調機製,對這項工作做了具體(ti) 部署。“點對點”服務主要針對已有工作崗位和新確定工作崗位的擬進城務工的農(nong) 民工。同時針對用工地比較集中、用工企業(ye) 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點對點”輸送服務。目前多數省份建立了相應的協調機製,製定專(zhuan) 門運輸方案,采取包客車、火車、專(zhuan) 列、車廂以及包機等多種方式開展“點對點”運輸服務。組織方式有輸入地和輸出地政府部門組織的,也有企業(ye) 集中組織包車的。截至3月6日,各地合計“點對點”運送農(nong) 民工263萬(wan) 人,通過“輸出有組織、健康有檢測、承運有防護、到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的方式保證了農(nong) 民工“從(cong) 家門到車門,從(cong) 車門到廠門”。

  目前,四川、廣東(dong) 、浙江、安徽等省份通過簽署備忘錄、協議的方式實現健康碼的互認,解決(jue) 了健康互認的問題。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要進一步完善“點對點”服務協調機製,全麵摸排有意願外出農(nong) 民工信息,有針對性地製定運輸方案,有序推進農(nong) 民工健康信息互認,切實落實好各項疫情防護措施,保證農(nong) 民工安全有序返崗複工。同時我們(men) 將會(hui) 同扶貧部門把“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以及掛牌督戰的52個(ge) 貧困縣作為(wei) 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務輸出,通過東(dong) 西部協作“點對點”服務,幫助貧困勞動力盡快返崗複工,助力脫貧攻堅戰。

  04

  參加“點對點”返崗複工的農(nong) 民工用開健康證明、做核酸檢測嗎?

  按照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委文件精神要求,著重做好三個(ge) 方麵的工作:

  一是加強健康宣傳(chuan) 教育,特別是針對農(nong) 村地區農(nong) 民工要加強宣傳(chuan) 教育,提高他們(men) 的防疫意識和防疫能力。二是要做好行前體(ti) 溫檢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置。三是充分利用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的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數據服務接口,新冠肺炎可能密切接觸者數據服務接口,加強風險人員排查,阻斷新冠肺炎確診、疑似、密接人員以及發熱人員的外出,從(cong) 目前情況看總體(ti) 形勢平穩有序。國家層麵沒有要求參加返崗複工“點對點”的農(nong) 民工開具健康證明、做核酸檢測,也不需要支付體(ti) 溫檢測等費用。例如,四川省規定在省內(nei) 居住14天以上,且接受當地村、社區管理的人員,如有跨市州以上外出務工的需要,均可到當地鄉(xiang) 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新冠肺炎健康檢查服務,並出具省內(nei) 互認的健康證明,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

  這裏要特別強調一下,疫情防控仍然處於(yu) 關(guan) 鍵時期,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chuan) 播風險在加大。加強疫情防控必須慎終如始,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必須抓緊抓實抓細抓落地。各地針對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點對點”防疫的各項管理服務措施,要及時進行總結評估,不斷優(you) 化完善。不同風險地區農(nong) 民工出行,要按照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精準施策、科學防控,不能簡單化、一刀切,也不能提脫離實際的過高要求,不能額外增加農(nong) 民工和基層工作人員的負擔。

  05

  乘坐“點對點”專(zhuan) 列或包車返崗的農(nong) 民工要隔離嗎?隔離費用誰出?

  按照五部委通知要求,乘坐“點對點”專(zhuan) 列或包車返崗的農(nong) 民工,隻要行前14天內(nei) 和在途沒有相關(guan) 症狀的要盡快複工不需要再進行隔離。對於(yu) 出現發熱、乏力、咳嗽等症狀的應立即及時隔離觀察,及時送檢排查。對於(yu) 確診和疑似病例應當按照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原則及時處置,由此產(chan) 生的診療費用全部由國家負擔,不需要個(ge) 人承擔。參加“點對點”返崗複工的農(nong) 民工,由用人單位提供隔離觀察場所。此外,也建議自行外出的農(nong) 民工要增強法治意識和防護意識,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風險等級以及應急響應級別。要了解當地社區以及有關(guan) 企業(ye) 的防疫要求,不要冒然行動。到達後,要嚴(yan) 格執行當地的有關(guan) 規定,凡是有過高危地區旅行史、確診疑似病例接觸史以及本人有發熱症狀的要主動及時報告,自覺履行隔離檢查義(yi) 務。

  06

  如何保障用工專(zhuan) 列疫情防控?

  售票是嚴(yan) 格按照分散就坐安排的。專(zhuan) 列務工團體(ti) 乘車,旅客乘車前都由各地人社部門統一安排和進行健康檢查。鐵路部門積極配合做好承運和服務工作,全力以赴保障這些旅客平安抵達目的地。國鐵集團組織務工旅客在車廂進行分散就坐,途中不再辦理其他旅客上下。按照規定預留了應急的隔離席位,能夠滿足車上防控工作需要。

  對於(yu) 有的列車,地方政府安排了醫務人員,鐵路部門積極提供便利條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列車運行途中如果出現旅客發熱的情況,列車工作人員會(hui) 立即按照處置程序對其進行隔離,及時將旅客下交到前方有留驗站的車站,交給地方政府防疫部門進行處理。同時對發熱旅客活動過的區域進行應急性消毒,列車到達終點站以後進行終末消毒。國鐵集團也會(hui) 按規定將相關(guan) 信息做好記錄,並通報給地方政府防疫部門。

  07

  為(wei) 何各地健康碼暫不通用?

  產(chan) 生問題的原因也是多方麵的。首先,目前不同省份的風險等級、響應級別和防控要求不同。其次,各地“健康碼”生成的標準不一,有的對接國家平台的查詢接口,有的依據當事人的出行軌跡,有的依據體(ti) 溫自報。再次,健康碼隻能證明受檢者當時的狀況,之後的健康狀況不能簡單地據此做出判斷。與(yu) 以前相比,這次新冠病毒更加特殊,防控難度更大。關(guan) 鍵還在於(yu) 農(nong) 民工輸入地和輸出地密切配合,把經常性的防疫工作做紮實、做到位。因此,一方麵“碼上加碼”肯定不對,另一方麵“一碼通行”的環境和條件也尚不成熟。目前,國家層麵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風險數據服務,各省各部門可以調用查詢全國統一的確診、疑似病例數據庫、密切接觸者數據庫、縣域風險等級數據庫,基本實現了基礎數據的共享互認。在此基礎上,各地結合居民在線提交的自我健康評估及區域性補充數據,對不同風險評分結果的人群進行精準管理,為(wei) 人員有序流動提供支撐。目前,實現省內(nei) 共享已經沒有問題。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也支持推進省際風險評估互認機製,例如廣東(dong) 、浙江與(yu) 四川、湖南等勞務輸出大省,都陸續簽訂了省際的勞務合作備忘錄,建立了健康監測互認機製,這種做法都值得肯定和借鑒。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08日 11:11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