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民族曆史上經曆過很多磨難,但從(cong) 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cong) 磨難中奮起。同舟共濟的前行道路中,總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身影。國際婦女節來臨(lin) 之際,讓我們(men) 走近這些“巾幗英雄”,感受她們(men) 的酸甜苦辣。
如果不是因為(wei) 這場疫情,即將到來的這個(ge) 屬於(yu) 她們(men) 的節日,也許會(hui) 是另一番溫馨的模樣。但麵對洶湧而來的病魔,她們(men) 無畏地剪去秀發、卸下紅妝,勇敢向險而行。
料峭的春風裏,這張照片感動了無數人。自2月2日淩晨率醫療隊馳援武漢,73歲的李蘭(lan) 娟院士已經在一線連續工作了30餘(yu) 天。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dong) 院區,是收治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為(wei) 了更好地對症施治,李蘭(lan) 娟堅持每天查房。她說,即便隻是麵對麵交流一下,也是增加病人信心的一種方式。
在這個(ge) 病區,每當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前,李蘭(lan) 娟都要為(wei) 他們(men) 挨個(ge) 頒發“戰勝者”證書(shu) 。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援助湖北的數萬(wan) 名醫務人員中,超過7成是女性,她們(men) 中很多都是90後。摘下口罩,她們(men) 的麵孔可能還略顯稚嫩,但直麵病毒的時候,溫婉柔弱的她們(men) 瞬間化身為(wei) 意誌如鋼的戰士,將無悔的青春烙印在這個(ge) 初春的戰場上。
今年24歲的佘沙,是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中最年輕的護士。此外,她還有一個(ge) 特殊的身份——汶川女孩。武漢疫情暴發後,她兩(liang) 次向所在單位黨(dang) 組織請戰。她總說,我應該去前線,因為(wei) 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
12年前,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佘沙正在讀小學五年級。她親(qin) 眼目睹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大愛,讓自己的家鄉(xiang) 涅槃重生。12年後,當又一場災難襲來時,心懷感恩的佘沙挺身而出。
她說:“地震那年有很多誌願者和醫務工作者來幫助我們(men) ,所以我現在自己有能力去幫助人家,我一定會(hui) 去的。”
守望相助的愛心在匯聚,戰勝病魔的力量在凝聚。無數個(ge) 白衣天使用自己的醫術與(yu) 大愛為(wei) 病痛中的人們(men) 帶來生的希望,隻有在脫下防護服的短暫瞬間,他們(men) 才有機會(hui) 思念一下遠方的那個(ge) 小家。
“媽媽,您放心,我是您堅強的後盾。我覺得,英雄真的不一定要做什麽(me) 驚天動地的大事,像您這樣,完成自己的工作,盡自己的義(yi) 務,遇到危險能夠有勇氣,不退縮、不逃避,這樣的人就是英雄。”這封信是正在上六年級的北京女孩宣宣寫(xie) 給媽媽的。接到女兒(er) 的信,在湖北一線奮戰了十幾天的賈麗(li) 媛感慨萬(wan) 千,她在日記裏寫(xie) 道:女兒(er) 懂事得讓我心疼!宣宣,媽媽看到了你的成長、你的堅強。媽媽為(wei) 你驕傲!
相隔千裏,簡練的文字見證了母女間無盡的思念。就在此刻,還有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媽媽堅守在一線與(yu) 病魔戰鬥,還有萬(wan) 萬(wan) 千千個(ge) 孩子在祈盼著媽媽平安歸來。
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周國紅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xie) 下了這樣一段話:合肥四十五中陳彥然,在家好好寫(xie) 作業(ye) 哦!加油加油!
3歲的女兒(er) 來到隔離點對媽媽說:“親(qin) 愛的‘萬(wan) 能媽媽’,我想您了,好想好想的那種……”
4歲的兒(er) 子想媽媽大哭,6歲的哥哥霸氣開導:“你哭沒用,媽媽也不能因為(wei) 你哭就回來啊!世界上不是媽媽最辛苦,所有的人都辛苦。”
當13歲的雙胞胎姐妹,隔著手機屏幕為(wei) 遠行的媽媽唱起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此時,穿著防護服的媽媽就是孩子們(men) 心中那顆最美、最亮的星。
隔著屏幕,雙胞胎女兒(er) 對千裏之外的媽媽說:“媽媽,我們(men) 是你最堅強的後盾,盼著您早日平安回家。媽媽,加油!”
麵對兒(er) 女溫柔如水,直麵病魔堅強似鐵。生活中,她們(men) 是女兒(er) 、妻子、母親(qin) ,而在戰“疫”前線,她們(men) 隻有一個(ge) 共同的身份——巾幗戰士,以生命護佑生命,用離別守護團圓,在生與(yu) 死之間,為(wei) 人民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星火微芒,匯聚成光。從(cong) 戰“疫”前線到生產(chan) 一線,無數“巾幗戰士”正用奉獻與(yu) 奮鬥,浸染著家國情懷的厚重底色,在抗擊疫情的洪流中閃耀著別樣的風采。
祝“巾幗英雄”們(men) 節日快樂(le) !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