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唐珊——“把自己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是護士長,是黨(dang) 員,還是湖北人,於(yu) 情於(yu) 理,都該我去。”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唐珊說。

  唐珊是湖北天門人,大學畢業(ye) 後在山西工作定居。這位37歲的女護士長,在看到醫療隊招募信息後毅然報名,“這些年,兩(liang) 年能回一趟家。到武漢,就當是回家了。”

  2月28日,是唐珊來到武漢抗疫一線的第二十六天。“時間過得很快,每天像打仗一樣。”唐珊清楚地記得,到武漢是大年初三晚上7點,培訓會(hui) 一直持續到夜裏1點多,第二天一早7點多就到崗。唐珊和隊員們(men) 同中日友好醫院的戰友一起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這裏有50名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

  這是一位對工作嚴(yan) 格到近乎苛刻的護士長。唐珊所在的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nei) 科,是山西省級重點科室,護士有90多名。同事郝彬笑稱,提起唐珊,年輕一點的護士都說“可怕她了”,因為(wei) 出了錯會(hui) 被她毫不留情地訓斥。她把這種工作作風帶去了武漢,在她看來,救治一線“本來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工作絕不能出錯。”

  這是一位處事周到、愛摳細節的護士長。作為(wei) 護士長,唐珊要對這支護理隊伍成員的年齡和工作年限摸底,“每個(ge) 班盡量做到新老成員搭配,保證護理質量。”她還會(hui) 根據自己的了解,考慮醫務人員的性格,“活潑的與(yu) 相對沉穩的搭配,這樣配合能夠優(you) 勢互補。”護理時,她會(hui) 說一口帶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話,讓病人們(men) 聽著鄉(xiang) 音,知道“湖北伢子”回來了。

  她同時又很“仗義(yi) ”和大氣。護理工作本來就極耗體(ti) 力,唐珊還主動把接物資、分物資的後勤活攬了過來。

  “來了就是一顆‘螺絲(si) 釘’,把自己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剛到武漢那幾天,她的手對防護手套過敏,起了紅疹,她咬牙克服;忙起來午飯也顧不上吃,她笑笑說“也不覺得餓”。但她又能跳出眼前,不斷沉澱和思考。她向組織提出建議:“除了應收盡收,我們(men) 也要關(guan) 注出院的病人,要考慮如何延伸護理工作。病人出院前,得通過規範化操作,讓他們(men) 學會(hui) 自我管理,並帶動家人和周邊人做好防護。”

  唐珊說,她會(hui) 戰鬥到獲得全勝的那天。衣服上的“天門姑娘,山西唐珊”,是她的力量源泉。她也深信,愛與(yu) 無畏,無遠弗屆。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06日 08:4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