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早上10點,剛到武漢市洪山區關(guan) 山街的周朝輝和周海文,給理發工具和座椅噴了一遍消毒液,為(wei) 當天的誌願理發做準備。
“你有什麽(me) 需求,是要剪短一些還是留長一些?”每次理發前,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hui) 這樣問。周朝輝說:“雖然是在疫情期間,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men) 會(hui) 盡量滿足不同人對發型的需求。”
周朝輝今年41歲,周海文今年33歲,兩(liang) 人來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漢渼樹理發店的理發師。2月14日,周朝輝看到同濟醫院招募誌願理發師的公告後,馬上報了名。“我想為(wei) 武漢疫情防控盡自己一份力。”周朝輝說,他隨後在理發師的工作群裏發起號召,周海文看到信息後也報了名。
周朝輝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門當理發誌願者就是服務同濟醫院的醫護人員,由於(yu) 要近距離接觸,他們(men) 坦言當時有些緊張。但隨著防護認知提高,兩(liang) 人的心態也平穩起來。“我們(men) 每次出門都會(hui) 戴手套、口罩,穿防護服,不僅(jin) 是為(wei) 了保護自己,也是為(wei) 了保護我們(men) 的服務對象。”周朝輝說,如果去醫院,他們(men) 還要戴好護目鏡。
隻要抗擊疫情前線的人需要理發,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hui) 開車前往,提前一天預約好之後,他們(men) 會(hui) 在早上7時50分左右出門。每次給一個(ge) 人理發大概要10到15分鍾,為(wei) 女性理發需要更長時間。一天下來,周朝輝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務60個(ge) 人,回到住處往往已經晚上八九點。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後,他們(men) 的臉上都會(hui) 留下深深的勒痕。
2月29日,許久沒回家的周朝輝收到了9歲兒(er) 子的一封信:“我們(men) 能保護好自己,你隻用保護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多少天,我們(men) 在家都會(hui) 很開心……”看完信,周朝輝哭了:“我們(men) 每天接觸的都是抗擊疫情一線的人群,為(wei) 了家人的安全,我們(men) 一直在外麵住。”
“疫情隻要不結束,我們(men) 就不收費。”周朝輝說,抗擊疫情一線的人更辛苦,能為(wei) 抗擊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覺得很有意義(yi) 。周海文說:“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好好去吃一頓火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