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黨員蔣明權的最後一班崗:疫情不結束,我不退休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59歲的老黨(dang) 員蔣明權已在村裏堅守了37天了。從(cong) 農(nong) 曆正月初一進村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除了一次送病人到集鎮就醫、兩(liang) 次開車到集鎮加油以外,他的雙腳就沒有離開過何家村。

  何家村是湖北鶴峰縣中營鎮的一個(ge) 小村子,共有村民482人。除夕,在中營集鎮家中過年的蔣明權,接到上級通知,要求正月初一緊急駐村開展疫情防控。正月初一上午9點,他開車趕到了何家村。

  兩(liang) 年前,蔣明權被國網鶴峰縣供電公司派到何家村開展駐村扶貧。當時已經57歲的他,清楚地知道這是自己的最後一班崗。

  3月1日上午8點,蔣明權從(cong) 村委會(hui) 旁邊租住的村民家,準時趕到了何家村肖家埡組級疫情防控卡點,開始一天的值守。

  何家村原本隻設兩(liang) 個(ge) 村級卡點,10人分兩(liang) 班輪流值守。為(wei) 了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村裏增設了3個(ge) 組級卡點,蔣明權主動“認領”了最偏遠、最艱苦的肖家埡卡點。

  海拔1500米的肖家埡卡點,正處在風口上。村裏送來的簡易遮陽棚,兩(liang) 次被吹翻。

  蔣明權索性就著路邊的一片小樹林,拿兩(liang) 塊油布繞過幾棵樹,圍出一個(ge) 閉合空間。不足兩(liang) 平方米的麵積,裏麵擺一個(ge) 小火爐、一個(ge) 馬紮,就成了他的“據點”。2月12日至今,他每天都到此駐守。

  “純天然純綠色,負氧離子充足,不錯!”以苦為(wei) 樂(le) 的蔣明權,拒絕向鎮裏申請一頂救災帳篷。他想把物資留給更需要的人。

  流動意味著風險。勸返,成了蔣明權的“必修課”。他深知,守好卡點就是守護村民們(men) 的平安。

  “哎!哎!別過來啊!我每天接觸的人多,我天天給他們(men) 量體(ti) 溫,我身上帶不帶病毒我自己都不曉得……”發現意圖闖過卡點的村民,蔣明權隔著十多米就開始喊。

  也許是害怕,也許是理解與(yu) 體(ti) 諒,闖卡村民聽到這話,都老老實實回去了。

  2月19日晚,蔣明權開車送村裏一個(ge) 病人到集鎮就醫。帶病人做完治療,拿了藥,送病人回村路過自家樓下時,他停下了車。不到九點,客廳還亮著燈,82歲的老母親(qin) 、相濡以沫的老伴、10歲的外孫女,她們(men) 都還好嗎?蔣明權撥通了電話。很快,他牽掛的三個(ge) 人出現在陽台上。

  “外公外公,快回來!”小外孫女邊蹦邊喊。

  “要聽話,外公還有很重要的事,回來了給你買(mai) 玩具。”蔣明權十分內(nei) 疚。

  老伴隔著夜色凝望著蔣明權,仿佛想看清楚他是不是又累瘦了。

  “自己保重!”82歲的母親(qin) 有道不盡的心疼。

  這場樓上俯瞰、樓下仰望的“會(hui) 麵”,持續了不到兩(liang) 分鍾,蔣明權就揮手告別。

  吃再多的苦、為(wei) 再多的難,蔣明權都不怕。他最揪心的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女兒(er) 。他的女兒(er) 是鶴峰縣中心醫院兒(er) 科副護士長,從(cong) 正月初一就開始護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他每天都給家裏報平安,卻從(cong) 來不敢給女兒(er) 打電話。他怕影響女兒(er) 救人。

  “看到醫護人員殉職的消息我最受不了……”蔣明權忍不住落淚。

  4月15日即將年滿60歲,蔣明權離退休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疫情不結束,我不退休。我要等女兒(er) 一起回家。”這位23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說。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04日 16:21 來源:新華網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