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guan) 工作,代表黨(dang) 中央向奮鬥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guan) 一線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他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guan) 作為(wei) 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綜合多學科力量,統一領導、協同推進,在堅持科學性、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加快研發進度,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wei) 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2日下午,習(xi) 近平首先來到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聽取研究院關(guan) 於(yu)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guan) 的總體(ti) 情況匯報,結合展板和實物了解疫苗和抗體(ti) 研製、藥物篩選、病毒致病機理研究、快速檢測試劑研究和應用等進展情況。在儀(yi) 器測試樓,習(xi) 近平察看了重大疫情應急防控藥物研究室,向堅守崗位、奮力攻關(guan) 的一線專(zhuan) 家和科研人員表示親(qin) 切慰問。他強調,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guan) 鍵要靠科技。習(xi) 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和中央軍(jun) 委決(jue) 策指示,聞令即動、爭(zheng) 分奪秒,集中力量展開應急科研攻關(guan) ,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充分展現了人民軍(jun) 隊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人民的政治本色和敢打硬仗、善打勝仗的優(you) 良作風。習(xi) 近平希望他們(men) 再接再厲,充分發揮突擊隊和主力軍(jun) 作用,盡快研製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藥物、檢測試劑,全力滿足抗擊疫情需要。要堅持在疫情可溯、可診、可防、可治、可控方麵合力攻關(guan) ,通過打這場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產(chan) 品,為(wei) 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維護國家戰略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離開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習(xi) 近平來到清華大學醫學院考察調研。他先後走進全球健康與(yu) 傳(chuan) 染病研究中心、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yi) 器北京實驗室,向專(zhuan) 家詳細了解創新藥物研發進展情況和新型檢測試劑、檢測設備研發應用等情況,並觀看了正在進行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習(xi) 近平指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鬥爭(zheng) 有兩(liang) 條戰線,一條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科研和物資生產(chan) ,兩(liang) 條戰線要相互配合、並肩作戰。習(xi) 近平希望他們(men) 加強同前方的配合,組織精幹力量、急事急辦,加速推進新型檢測試劑、抗體(ti) 藥物、疫苗和診療方案等攻關(guan) 。習(xi) 近平強調,我國是一個(ge) 有著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始終是我們(men) 須臾不可放鬆的大事。要健全國家重大疫情監控網絡,完善法律法規體(ti) 係,加大前沿技術攻關(guan) 和尖端人才培養(yang) 力度,盡快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隨後,習(xi) 近平在清華大學醫學院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聽取科技部關(guan) 於(yu) 全國藥品和疫苗研發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關(guan) 於(yu) 有效臨(lin) 床應用經驗和有效診療方案總結推廣工作的情況匯報。
聽取匯報後,習(xi) 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科技戰線積極響應黨(dang) 中央號召,有關(guan) 部門組成科研攻關(guan) 組,確定臨(lin) 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chan) 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組織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團隊,科研、臨(lin) 床、防控一線相互協同,產(chan) 學研各方緊密配合,短短一個(ge) 多月時間內(nei) 就取得了積極進展,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在這場重大鬥爭(zheng) 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拚搏奉獻的優(you) 良作風、嚴(yan) 謹求實的專(zhuan) 業(ye) 精神。當前,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越是麵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習(xi) 近平強調,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要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lin) 床救治相結合,切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強化科研攻關(guan) 支撐和服務前方一線救治的部署,堅持臨(lin) 床研究和臨(lin) 床救治協同,讓科研成果更多向臨(lin) 床一線傾(qing) 斜。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加快推廣應用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同時根據一線救治需要再篩選一批有效治療藥物,探索新的治療手段,盡最大可能阻止輕症患者向重症轉化。要采取恢複期血漿、幹細胞、單克隆抗體(ti) 等先進治療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
習(xi) 近平指出,疫苗作為(wei) 用於(yu) 健康人的特殊產(chan) 品,對疫情防控至關(guan) 重要,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加快推進已有的多種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同時密切跟蹤國外研發進展,加強合作,爭(zheng) 取早日推動疫苗的臨(lin) 床試驗和上市使用。要推進疫苗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鏈條有機銜接,加快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疫苗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體(ti) 係,建立國家疫苗儲(chu) 備製度,為(wei) 有可能出現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準備。
習(xi) 近平強調,要統籌病毒溯源及其傳(chuan) 播途徑研究,利用病毒蛋白和不同受體(ti) 的結合特征,評估可疑動物作為(wei) 中間宿主的可能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搞清楚病源從(cong) 哪裏來、向哪裏去,提高精準度和篩查效率。
習(xi) 近平指出,病人心理康複需要一個(ge) 過程,很多隔離在家的群眾(zhong) 時間長了會(hui) 產(chan) 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病亡者家屬也需要心理疏導。要高度重視他們(men) 的心理健康,動員各方麵力量全麵加強心理疏導工作。
習(xi) 近平強調,重大傳(chuan) 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guan) 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guan) 社會(hui) 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要把生物安全作為(wei) 國家總體(ti) 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平時和戰時結合、預防和應急結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結合,加強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guan) 體(ti) 係和能力建設。要統籌各方麵科研力量,提高體(ti) 係化對抗能力和水平。要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預警預測機製,及時有效捕獲信息,及時采取應對舉(ju) 措。要研究建立疫情蔓延進入緊急狀態後的科研攻關(guan) 等方麵指揮、行動、保障體(ti) 係,平時準備好應急行動指南,緊急情況下迅速啟動。
習(xi) 近平指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國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體(ti) 係是國家戰略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完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加快推進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領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國家重點科研體(ti) 係,布局一批國家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加強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儲(chu) 備能力。要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習(xi) 近平強調,要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從(cong) 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xi) 慣、社會(hui) 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ge) 方麵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堅決(jue) 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xi) ,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習(xi) 近平指出,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個(ge) 國家出現,要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同有關(guan) 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麵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智慧和力量。
丁薛祥、劉鶴、許其亮、張又俠(xia) 、蔡奇、肖捷和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同誌出席有關(guan) 活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