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上工業(ye) 和重大項目全麵複工複產(chan) 、近九成省級以上龍頭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春耕備耕有序推進。連日來,貴州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加強要素保障,優(you) 化企業(ye) 服務,引導激勵廣大黨(dang) 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複工複產(chan) 明顯加快,脫貧攻堅安全有序推進。
要素保障有力“大塊頭”全麵複蘇
地處貴州省六盤水市、總裝機246萬(wan) 千瓦的發耳電廠,是貴州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ye) 。“存煤隻有1.8萬(wan) 噸,即便是4台機組隻留2台發電,也撐不過2天。”這是2月初記者在發耳電廠了解到的情況。
受假期及疫情影響,作為(wei) “西電東(dong) 送”工程南線主要電源省、素有“江南煤海”之稱的貴州電煤告急。春節以來,發耳電廠等多個(ge) 電廠存煤預警,2月上旬全省日均發電量同比減少16%,黔電送粵日均電量同比減少46.8%。
電力是工業(ye) 運行的“血液”,複工複產(chan) 需先解“燃煤之急”。貴州省能源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煤礦企業(ye) 在確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chan) 前提下,科學組織複工複產(chan) 。經多方努力,貴州煤炭行業(ye) 於(yu) 21日實現100%複工複產(chan) ,包括發耳電廠在內(nei) 的21家統調火電廠全部脫離紅色預警,平穩運行。
與(yu) 此同時,困擾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的職工返崗難、物資運輸難等問題也在加快解決(jue) :15日起,貴州率先全麵取消省內(nei) 防疫“關(guan) 卡”;22日,撤除83個(ge) 高速公路、國有幹線的省界卡點,防控工作從(cong) 以人防、物防為(wei) 主轉變為(wei) 以技防、物防為(wei) 主。
電力、人力、物流等要素保障有力加快了“大塊頭”們(men) 的複蘇。記者從(cong) 貴州省工信廳、貴州省發改委等部門獲悉,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已全麵複工複產(chan) ;1915個(ge) 重大項目複工,複工率達到97.6%;新開工重大項目355個(ge) ,占一季度目標的82.2%。
“一人一檔”“一企一策”服務複工複產(chan)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進出大門都有專(zhuan) 人進行體(ti) 溫測量和信息登記;車間裏的600多台機器正滿負荷運轉,工區牆上張貼著詳細的防疫指南,包括出門前、上班途中、工作中、下班時、回到家中需注意的事項,甚至連怎麽(me) 吃飯都有明確要求。這是記者近日在貴陽順絡迅達電子有限公司走訪時看到的場景。
公司總經理戴正立介紹,該公司是貴陽市高新區首批複工複產(chan) 的企業(ye) 。“手裏的訂單做不完,雖然延期複工,但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幫助和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生產(chan) 經營順利開展。”戴正立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企業(ye) 順利、快速複工複產(chan) 的“底氣”主要來自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方麵是貴州動態推進重點人員核酸檢測,返崗人員基本實現“一人一檔”;另一方麵是“一企一策”“一項一策”,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防控物資、用工、用料、融資、物流、項目審批等方麵存在的困難。為(wei) 方便企業(ye) 、項目業(ye) 主反映問題,貴州省還公布了7門複工複產(chan) 專(zhuan) 線電話。
“統一推進,分類調度。”貴州省工信廳廳長何剛說,及時解決(jue) 企業(ye) 麵臨(lin) 的問題,提供“一對一”服務,助力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
廣大黨(dang) 員衝(chong) 鋒在前挺起“主心骨”
“請大家按照昨天培訓的做,先來測體(ti) 溫,體(ti) 溫正常的才可以進入基地。”貴州省江口縣德旺鄉(xiang) 淨河村第一書(shu) 記李秒抓緊對蔬菜基地務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
“我們(men) 壩區成了供給大後方,一定要保障企業(ye) 和城市居民的蔬菜供給。”在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燈塔街道寨桂蔬菜壩區,寨桂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黃仁雄帶著村民收白菜、裝車、翻犁,雖然戴著口罩幹活比平時累,但他們(men) 一刻也不敢多歇。
在向脫貧攻堅發起最後總攻的貴州,到處是這樣的忙碌場景。“狹路相逢勇者勝,關(guan) 鍵時刻看作風”,戰“疫”鬥貧,既是大戰,也是大考,廣大黨(dang) 員幹部亮身份、當先鋒,成為(wei) 貴州兩(liang) 個(ge) “戰場”的主心骨。
在安順市經開區幺鋪鎮南山村的蔬菜基地,每天都能看到駐村第一書(shu) 記吳大江忙碌的身影。“我們(men) 必須在特殊時期迅速補位,下田間、進大棚,補齊基地當前人手不足的短板,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吳大江說。
記者從(cong) 貴州省委組織部了解到,貴州把疫情防控一線作為(wei) 錘煉培養(yang) 幹部的主戰場、考察識別幹部的主渠道、關(guan) 懷激勵幹部的主陣地。當前,有6萬(wan) 多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近60萬(wan) 名黨(dang) 員奮戰在防疫和生產(chan) 一線。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