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一個(ge) ICU白衣戰士,她挽救了40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作為(wei) 一個(ge) 專(zhuan) 業(ye) 醫者,她保護了許多麵臨(lin) 高度危險的戰友,並多次踏上生死線……
董芳,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yi) 院區ICU主任,一位不斷與(yu) 疫魔搏殺拯救生命的女戰士,深夜躺在值班室,總是熱淚滿襟。
2月26日,對於(yu) 董芳而言,是奮戰的一天,是光榮的一天,也是傷(shang) 痛的一天。當天從(cong) 早到晚,她都在ICU搶救病人。中午匆匆吃過盒飯,就在住院樓走廊上拉開鮮紅的黨(dang) 旗,她舉(ju) 手宣誓,成為(wei) 光榮的預備黨(dang) 員。晚上8點,她終於(yu) 遠遠見到了分離1個(ge) 多月、剛從(cong) 生死線上回來卻還在隔離的丈夫……
1.病人的生死線
董芳第一次接觸新冠肺炎患者是1月10日。那天,她到醫院中西醫結合內(nei) 科感染科病房會(hui) 診。一位老年病人呼吸困難,隨時要插管上呼吸機。雖然董芳意識到這位病人是有傳(chuan) 染性的,但看到病房外家屬焦慮期盼的眼神,她毅然跨進了病房,查看患者病情。
“病人家屬很期待地看著你,需要你進去看一下病人的狀況,然後出來告訴他。我必須進去!”董芳回憶說。
此後,不斷有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住進ICU病房,董芳每天都要麵對這些生命垂危有高度傳(chuan) 染危險的患者。2月14日,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yi) 院區被指定為(wei) 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院。
2月17日下午,一批危重患者同時進入病房。董芳和同事們(men) 忙得汗流浹背。有個(ge) 患者在樓下的運送車裏上不來,董芳就推了一輛輪椅下了電梯。老人被運送人員抱上輪椅。老人太瘦弱,以至於(yu) 小小的個(ge) 子在輪椅上縮成了一團。董芳隻能一隻手環抱住她的胳膊,另一隻手推著輪椅,上了電梯。終於(yu) 到了10樓,董芳大聲呼喊同伴,一起將患者轉運到病床,進行後續搶救。
有同事勸董芳,有的危險操作就別做了,萬(wan) 一感染上怎麽(me) 辦。“可生命那麽(me) 寶貴,不做的話,這條命不就沒了?”董芳想。
2月18日上午,120救護車又轉運來一名昏迷患者,這是一個(ge) 肥胖的男性老年人。董芳和同事們(men) 一起將患者推進ICU。他的老伴流著淚反複說:“你們(men) 一定要救救他啊!”
病人有糖尿病,血管條件非常不好,輸液速度怎麽(me) 也快不起來,需要快速建立深靜脈通道。這在平時不是一個(ge) 問題,但現在一切都變得很難。董芳需要彎腰90度,基本和病人臉貼臉,雙手戴3層手套。護目鏡過了幾個(ge) 小時就模糊一片,防護服下層的衣服早已被汗濕了幾層,一切隻能憑感覺!等董芳接好了輸液管,病人的血壓終於(yu) 有了起色。
不到兩(liang) 月,40個(ge)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生命,被董芳和她的ICU團隊從(cong) 生死線前拉了回來。
越過生死線去世的有七八個(ge) 患者,每一個(ge) 逝者都讓董芳久久難以忘懷。“有一個(ge) 50多歲的病人,今天搶救了一天,我希望他能夠活下來,能夠好轉,這是我目前最大的願望。”董芳2月26日晚告訴記者。
後來,記者收到董芳的短信:“很悲傷(shang) ,他走了!”
“我覺得挺遺憾,我還是覺得沒有幫到的人太多了,我隻是覺得盡力做我能夠做的事情,看能不能換來病人的一點點希望。”董芳說。
2.戰友與(yu) 自己的生死線
疫情初期,武漢就診發熱病人突增,各大醫院不斷有醫務人員感染,急診科成為(wei) 重災區。然而武漢第三醫院感染的醫務人員相對較少,至今隻有一位男護士感染。董芳的職業(ye) 敏感,保護了許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陳偉(wei) 工作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發現幾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訴了董芳。董芳同時參加了國家疾控中心專(zhuan) 家的培訓,培訓時說不明原因肺炎是一個(ge) 呼吸道的疾病,沒有確定人傳(chuan) 人。但董芳敏銳地感覺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過飛沫傳(chuan) 播,類似於(yu) 肺結核。於(yu) 是她馬上第一個(ge) 向醫院申請給ICU配N95口罩、防護服和空氣消毒機。ICU病房原來是大通間,董芳又想辦法改造成隔離病房,安裝了56台移動滅菌站。她在全院第1個(ge) 培訓N95口罩和防護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視頻學習(xi) ,嚴(yan) 陣以待。
“我感覺這就像打仗一樣,得先把戰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話就會(hui) 暴露在流彈麵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沒有辦法去戰鬥。”董芳常對科室的同事們(men) 說。
董芳自己也幾次踏上了生死線。
最危險的事發生在2月24日,天較悶熱,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護服穿了好幾層,滿頭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裏。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內(nei) 層全部打濕。她一吸氣,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裏,讓她快要窒息,腦袋一陣暈眩。董芳趕快讓其他醫生接手,而她必須馬上從(cong) 10樓下到1樓清潔區才能脫防護服。她不敢跑快,因為(wei) 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來,便有被傳(chuan) 染的危險,因為(wei) 10樓和電梯裏都是汙染區。等電梯時感覺很漫長,電梯上到3樓停一下,在8樓又停。飽受煎熬的她感覺沒法呼吸,終於(yu) 等到電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鍾,但她還是堅持按順序脫防護服、鞋子、護目鏡、外層口罩,每一個(ge) 步驟完了都進行手消,最後摘下N95口罩時,董芳長籲了一口氣,感覺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難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種可怕的感覺?”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3.丈夫的生死線
1月18日,董芳的丈夫陳偉(wei) 因為(wei) 感染而住院了。
陳偉(wei) 是武漢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兼門診辦主任,經常為(wei) 患者做喉鏡檢查,近距離接觸患者呼吸道。1月上旬,董芳勸陳偉(wei) 上班戴N95口罩。陳偉(wei) 說:“N95口罩比較少,要留給一線的人用。”
“在醫院你也是一線的,你也應該戴。”董芳急了。
“那不行,我要留給他們(men) 戴。”陳偉(wei) 很堅決(jue) 。
1月16日,陳偉(wei) 開始頭痛,肌肉酸痛,沒有發燒,他以為(wei) 是流感。到1月18日,陳偉(wei) 說很難受,然後他就趁董芳在醫院值班,悄悄地去了武漢中心醫院住院。一拍CT,左肺有磨玻璃影,很快確診為(wei) 新冠肺炎。董芳忙趕去他的隔離病房探望,從(cong) 那之後,董芳一個(ge) 多月沒能再見丈夫。
“他那段時間是真的很忙,他們(men) 不停地開會(hui) 。他有專(zhuan) 家門診,還有手術,每天淩晨兩(liang) 三點鍾回家。他其實身體(ti) 是不錯的,因為(wei) 太疲勞了,抵抗力下降,才被感染的。”董芳反複念叨著,哽咽不已。
更讓董芳揪心的是,已是重症病人的陳偉(wei) 沒能使用高流量給氧設備治療。“當時他沒有那個(ge) 設備,我好著急,我真的怕他呼吸衰竭了,會(hui) 要氣管插管,就像我的病人一樣……”董芳說。
終於(yu) 過了最難熬的日子,陳偉(wei) 在2月21號病愈出院,還需在醫院附近的酒店隔離14天。1月26日晚8時,董芳來看望丈夫,終於(yu) 看到了在生死線上抗爭(zheng) 了一個(ge) 月的丈夫。陳偉(wei) 在4樓打開窗戶,董芳在樓下,夫妻倆(lia) 隻能喊話問候,互道珍重。
董芳這天很開心,為(wei) 丈夫正在康複開心,也為(wei) 自己當天宣誓入黨(dang) 開心。她在2月2日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說起入黨(dang) ,她真誠地說:“疫情發生以來,黨(dang) 員都在帶頭攻堅克難,我很受感動,我覺得我應該向黨(dang) 組織靠攏!入黨(dang) 宣誓時,當國際歌響起,我覺得平時自己在做救人的事,此刻更感到是在完成一個(ge) 偉(wei) 大的曆史使命!”
“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希望住院的病人能夠快點康複出院,大家都能夠恢複正常的生活,我的丈夫和孩子也能夠回家!”董芳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