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疫”中踐行初心與使命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凡是過往,皆為(wei) 序章。全黨(dang) 要以這次主題教育為(wei) 新的起點,不斷深化黨(dang) 的自我革命,持續推動全黨(dang)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20年1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

  春節前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國大地。關(guan) 於(yu) 初心與(yu) 使命的誓言,又一次得到最有力的印證——

  當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迅速部署、發出指令,全國抗擊疫情的火線上,即刻挺立起黨(dang) 員幹部們(men) 衝(chong) 鋒在前的身影。黨(dang) 旗招展,感召在前,最磅礴的民族力量凝聚起來,共克時艱。

  武漢保衛戰打響,湖北保衛戰打響,一場防控疫情、阻擊病魔的人民戰爭(zheng) 在中國大地上轟然打響。

  “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

  “哪裏離危險最近,哪裏就是我的崗位。”

  “不是不怕,但初心召喚我勇敢前行……”

  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在深植希望的荊楚大地上,在全中國城鄉(xiang) 各個(ge) 角落,處處都有這樣的誓言與(yu) 行動。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在一次次磨礪與(yu) 考驗麵前愈加堅定;不負家國的使命,被無懼風浪的黨(dang) 員幹部們(men) 執著踐行。他們(men) 以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直麵疫情,構築起牢不可破的人民防線。

必勝之心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中,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增強必勝之心,拿出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大無畏革命氣魄,勇當先鋒,敢打頭陣,用行動展現共產(chan) 黨(dang) 人政治本色”——習(xi) 近平

  自從(cong) 2月7日來到武漢,江蘇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護士長胡大玲就被一種力量感動著。

  “我們(men) 的駐地緊挨漢陽江灘。晚上一抬頭,就能看到江邊高樓上的巨幅燈光字幕:武漢加油,中國必勝!這讓冷清的城市頓時溫暖起來。”胡大玲說。

  “中國必勝”,這也是病人們(men) 孱弱身軀中火一樣的信念。當對醫生護士表達感謝的時候,當病愈出院依依話別的時候,總有患者握住拳頭,用這樣的字眼與(yu) 胡大玲共勉。

  必勝的信念,來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指揮、親(qin) 自部署,來自黨(dang) 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科學應對,來自“全國一盤棋、擰成一股繩”的愛心合流、力量匯聚。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wei) 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正月初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堅定指令,從(cong)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中傳(chuan) 向湖北,傳(chuan) 遍全國。

  會(hui) 議決(jue) 定,黨(dang) 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領導下開展工作。黨(dang) 中央向湖北等疫情嚴(yan) 重地區派出指導組,推動有關(guan) 地方全麵加強防控一線工作。

  此前,總書(shu) 記已經兩(liang) 次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堅決(jue) 遏製疫情蔓延勢頭”的鋼鐵決(jue) 心,“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明確指令,彰顯一個(ge) 大國對於(yu) 人民健康與(yu) 生命安全的無比重視。

  正月初三,中央指導組趕赴湖北,同湖北人民、武漢人民並肩作戰。同一天,總書(shu) 記又一次作出重要指示。“讓黨(dang) 旗在防控疫情鬥爭(zheng) 第一線高高飄揚”“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對於(yu) 黨(dang) 員幹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的殷切期待,深烙在全黨(dang) 全國人民心中。

  此後,密集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調研指導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持續發出,成為(wei) 有力防控疫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的重要遵循。

  指示精神迅速轉化為(wei) 具體(ti) 舉(ju) 措。全國各地全麵總動員,合力投身這場誌在必得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疫情最為(wei) 嚴(yan) 重的主戰場武漢,一麵“封城”管控、全麵排查,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一麵嚴(yan) 格落實“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措施,應收盡收、不漏一人。為(wei) 了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火速建成投入使用;多家綜合醫院普通病房改造為(wei) 定點醫院,集中收治確診患者;一批批方艙醫院出現在城市各個(ge) 角落,托起應治盡治的生命之舟。

  在全國其他省區市,一麵先後啟動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製,嚴(yan) 守本地疫情防控關(guan) ;一麵傾(qing) 其所有,全力支援血肉同胞。全國19個(ge) 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武漢以外地市,29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軍(jun) 隊等的330多支醫療隊、41600多名醫護人員千裏馳援、為(wei) 愛集結,大批捐助物資源源不斷從(cong) 各地運送而來,帶著真誠祝福與(yu) 火熱情懷……

  “我已經多次稱讚中國,我還會(hui) 繼續這麽(me) 做。”2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慕尼黑安全會(hui) 議開幕式上表示,“中國采取的從(cong) 源頭上控製疫情的措施令人鼓舞,盡管付出很大代價(jia) ,但為(wei) 世界爭(zheng) 取了時間。”

  “全國一盤棋”,萬(wan) 眾(zhong) 一條心。中國的戰“疫”信心堅定不移,直至通向最後的勝利。

責任之心

  “必須增強責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其位謀其政,在其職盡其責,主動擔當、積極作為(wei) ”——習(xi) 近平

  “關(guan) 鍵時刻衝(chong) 得上去、危難關(guan) 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鼓舞著堅守戰“疫”崗位的廣大黨(dang) 員。

  臘月二十九日淩晨,武漢全麵封城。礄孝高速涇河收費站前,歸鄉(xiang) 心切的車輛堵成長龍。共產(chan) 黨(dang) 員、武漢市東(dong) 西湖區交通大隊漢警快騎隊隊長黃道誌一遍遍向被攔下來的車主解釋。

  有人不聽勸,準備開車強闖。黃道誌心一橫,站在了卡口中間:“要過去可以,先從(cong) 我身上過。”

  2月7日,黃道誌轉戰東(dong) 西湖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這一天,來自各區的新冠肺炎輕症患者被運送到這裏接受治療。就診車輛排起長隊,一位情緒激動的患者直奔黃道誌而來:“為(wei) 什麽(me) 把人擋在醫院門外,耽誤看病?”

  雖然穿著全套防護服,但已經貼近的患者仍是高危感染源。

  黃道誌隻好一邊後退,一邊耐心勸導、真誠安撫患者。最終,病人消了氣回到車裏,黃道誌已悶得渾身是汗。

  今年51歲的黃道誌有多年糖尿病史。防控疫情期間,執勤一站就是八九個(ge) 小時,他隻能抽空悄悄為(wei) 自己打一針胰島素。

  在江岸區諶家磯街道長江明珠社區防疫一線,有一對夫妻搭檔,他們(men) 是長江明珠社區書(shu) 記蔡金靈和丈夫吳榮。

  自從(cong) 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蔡金靈除了體(ti) 溫監測、入戶摸排,更多精力集中在為(wei) 居民采購生活物資上,往往忙得昏天黑地。

  丈夫吳榮是長江建投公司一名職員,2月9日就申請加入了長江建投的應急小分隊,支援諶家磯街道疫情防控,並主動下沉社區。協助社區門口值守、入戶排查、發放物資等,吳榮做得一絲(si) 不苟。2月15日長江新城方艙開建後,吳榮去建設工地做物資協調工作,每天都是一腳泥、一身汗,淩晨兩(liang) 三點鍾才能回家。

  在武漢市蔡甸區,有一位被隔離觀察的檢察官。

  “蓮溪社區居民多,排查任務重,真希望自己快點好,趕緊回去跟你們(men) 一起幹……”2月19日,是蔡甸區蓮溪社區疫情防控突擊隊組長、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負責人劉永冰在酒店隔離點的第三天。同事打來慰問電話,他反複念叨的是蓮溪社區正在進行的“拉網式”排查進展情況。截至19日晚,他下沉所在的蓮溪社區共排查了848戶2400餘(yu) 人。

  在蓮溪社區抗疫的日子裏,劉永冰多數時間都要冒著嚴(yan) 寒在戶外忙碌。2月16日下午,劉永冰出現發熱症狀,因擔心被感染,他按照規定到醫院進行檢查,隨後被安排進入隔離點。

  隔離對劉永冰來說是一種煎熬。但他經常通過手機和部門下沉社區的幹警保持密切聯絡,還在微信群裏為(wei) 大家加油:“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愛和希望,我們(men) 的國家、社會(hui) 、家庭都有愛,我們(men) 終將奪取勝利!”

仁愛之心

  “必須增強仁愛之心,當好人民群眾(zhong) 貼心人,及時解決(jue) 群眾(zhong) 所急所憂所思所盼”——習(xi) 近平

  2月21日,雲(yun) 南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李吉美第一次踏進武漢優(you) 撫醫院。院內(nei) 大都是從(cong) 敬老院送來的老年患者,年齡大、基礎病多。有十餘(yu) 位患者不能自己進食,李吉美和同事們(men) 就分別給他們(men) 喂食,並按時換尿片、量體(ti) 溫、測氧飽和度。

  一位老年患者患有糖尿病,並發糖尿病足,由於(yu) 長時間臥床,左足跟部和骶尾部已經破潰。一次,李吉美正和同事一起為(wei) 老爺爺翻身、換藥,老爺爺突然拍拍她的手,衝(chong) 她豎起大拇指,比畫了一個(ge) “棒”的手勢。雖然隔著口罩,但李吉美感受到了口罩後的笑臉與(yu) 溫暖。“為(wei) 了患者早日康複,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在日記中寫(xie) 道。

  作為(wei) “時代楷模”、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的妹妹,26歲的湄潭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杜富佳2月21日從(cong) 貴州來到武漢。杜富佳說:“學醫就是為(wei) 了救死扶傷(shang) ,這一刻,我一直在等待。”

  檢查病房、測量體(ti) 溫、輸液打針、更換吊瓶,在做好護理工作的同時,杜富佳還常常為(wei) 病人做心理疏導。“雷場是哥哥的戰場,抗‘疫’前線就是我的戰場。”杜富佳說。

  24歲的賈娜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除夕那天,她被確診為(wei)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治療期間,她每天堅持在微博上記錄病情和心情。2月4日,病愈的賈娜發布了一條一千餘(yu) 字的長微博,分享自己的抗“疫”經驗,鼓勵網友們(men) 不要害怕。這條微博收獲了30萬(wan) 點讚量,有患者留言說,看著她的微博,自己變得更加積極了,“立即去洗了一個(ge) 熱水澡”。

  在家隔離期間,賈娜內(nei) 心不安。“在這個(ge) 時候生病,讓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名逃兵。”2月11日,痊愈後的賈娜如願重返抗疫一線。2月19日,賈娜來到獻血站,捐獻了300毫升血漿。那一刻,她輕鬆地笑了。

  “我總是被身邊黨(dang) 員們(men) 的言行感召著!”23歲的田甜說。

  她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呼吸科的一名護士。1月18日,呼吸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周瓊發起組建防控疫情黨(dang) 員突擊隊,26名黨(dang) 員自願遞交請戰書(shu) ,爭(zheng) 相要求上前線。

  “周瓊書(shu) 記自己就很拚,她衝(chong) 在最前麵,黨(dang) 員們(men) 自然會(hui) 緊緊跟上!”田甜觀察到,從(cong) 突擊隊成立的那天起,周瓊就沒有回過家,每天在隔離病房一待就是好幾個(ge) 小時,雙手被消毒劑浸出了一道道裂口。好幾次,到了深夜12點,周瓊還在通過微信與(yu) 其他醫護人員交流診療意見。

  在抗“疫”前線連續作戰三周之後,田甜向黨(dang) 組織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她希望,成為(wei) 一名光榮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讓自己對生命的守護更加堅定。

謹慎之心

  “必須增強謹慎之心,對風險因素要有底線思維,對解決(jue) 問題要一抓到底,一時一刻不放鬆,一絲(si) 一毫不馬虎,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習(xi) 近平

  這幾天,在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奮戰的下沉社區黨(dang) 員突擊隊成員孫秀雲(yun) 心弦緊繃著,一刻也不敢放鬆。每天,她都會(hui) 認真排查,嚴(yan) 守“安全線”,做好出入戶登記,及時勸返外出人員,築牢“隔離牆”。

  她對當前的局勢十分清楚: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疫情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guan) 鍵階段。這個(ge) 時候,必須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jiao) 幸心理、鬆勁心態,咬緊牙關(guan) 嚴(yan) 格防控疫情。

  “隻有外防輸出,阻斷疫情蔓延,其他省區市才能騰出更多資源力量支援武漢、支援湖北,我們(men) 才能盡早穩定局勢、扭轉局勢,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應勇說。

  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shu) 記王忠林於(yu) 25日晚主持召開專(zhuan) 題調度會(hui) ,研究督辦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流行病學調查、滯留在漢外地人員保障等工作,要求全市上下咬緊牙關(guan) 、再加把勁,努力贏取疫情防控決(jue) 戰的勝利。

  “在疫情形勢好轉時千萬(wan) 不能掉以輕心,要防止反彈,尤其是要加強對隱性感染者、潛伏期病人等的排查,及早發現、及早隔離、及早治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製中心主任吳安華提醒。

  馳援武漢的山東(dong) 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療隊隊長費劍春說,當年淮海戰役的勝利是靠老區人民用獨輪車推出來的,現在社會(hui) 各界都在大力支持,醫護人員們(men) 沒有後顧之憂,一定要盡全力做好救治工作,堅決(jue) 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與(yu) 使命,在戰“疫”一線熠熠閃亮,這是我們(men) 戰勝疫情的信念之本,是中華民族砥礪前行、走向複興(xing) 的力量之源!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7日 07:29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