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記英勇奮戰在湖北抗疫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響應黨(dang) 的號召,義(yi) 無反顧衝(chong) 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yu) 病魔較量,頑強拚搏、日夜奮戰,展現了對黨(dang) 、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麵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截至2月17日,全國29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和軍(jun) 隊係統派出3萬(wan) 餘(yu) 名醫務人員支持湖北,其中軍(jun) 隊派出4000餘(yu) 名醫務人員。

  硬核力量,逆行而上

  “武漢,我們(men) 來了!”

  “湖北,我們(men) 來了!”

  1月26日,由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大第一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大第三醫院6家組建的第一批國家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飛赴武漢。隨後,全國各地醫療隊陸續奔赴湖北,形成一場抗疫“大會(hui) 師”。

  “北協和、南湘雅、東(dong) 齊魯、西華西”,中國醫療界的精銳部隊一齊出動,給武漢抗疫注入“硬核力量”。

  “再度披甲赴荊楚,不滅新冠終不還!”這是對口支援湖北荊州的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醫護人員的宣誓。

  “我報名!我報名!”這是北京協和醫院各個(ge) 黨(dang) 支部微信群裏的請求。

  “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我是黨(dang) 員,我帶頭!”這是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聲音。

  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湖北和武漢是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jue) 勝之地。舉(ju) 全國之力,集優(you) 質資源,黨(dang) 中央部署對口支援機製,分擔湖北壓力,在較短時間內(nei) 快速提升湖北16地市的抗疫能力,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

  “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這是中國製度的優(you) 勢,有關(guan) 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相信中國采取的措施將有效控製並最終戰勝疫情。”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如此讚歎。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醫務人員不顧個(ge) 人安危,英勇奮戰,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體(ti) 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武漢當地數萬(wan) 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與(yu) 全國各地支援的醫療隊一起,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

  一襲白衣,到底有什麽(me) 樣的魔力,能讓一個(ge) 人不懼生死?

  “如果醫務人員都退縮了,誰來保護病人呢?我們(men) 必須義(yi) 無反顧地衝(chong) 上去,這是醫生的天職。”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胡軼說。

  “穿上白大褂,就要像戰士的樣子!”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任杜榮輝連續奮戰,用瘦弱的身軀築起一道“防線”。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cong) 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的病人。”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說。他身患“漸凍症”,卻頑強地挺立在疫情的“風暴眼”。

  全力以赴,科學救治

  2月1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主任王辰抵達武漢後,很快對疫情防控局麵進行了調研和判斷,並提出征用大型場館、建設方艙醫院的建議。

  2月3日晚,武漢市首批規劃的3個(ge) 方艙醫院連夜動工。事實證明,實現應收盡收,方艙醫院功不可沒。方艙醫院集中收治了大量輕症確診患者,把醫院有限的床位騰出來,用於(yu) 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目前,武漢已經全麵啟用12家方艙醫院。

  集中患者、集中專(zhuan) 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在湖北,廣大醫務工作者科學救治,與(yu) 死神展開了殊死搏鬥。

  重症救治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國家派出最強醫護力量馳援武漢。每個(ge) 醫療隊整建製承接一個(ge) 病區,多學科團隊協作救治。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的6家醫院由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親(qin) 自掛帥,帶領重症醫學科、呼吸科等精銳團隊,按照“一人一案”製定醫療救治方案,提高了救治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北京協和醫院因地製宜地建立各項規章製度,為(wei) 前線提供了“協和經驗”。醫療隊采用協和ICU病房小組製管理模式。病人分4組,每組由固定醫生小組負責,組長相當於(yu) 病房主治醫師,能夠迅速而係統掌握患者信息,製定個(ge) 性化治療方案。每組統籌匹配各個(ge) 專(zhuan) 業(ye) 醫生,充分發揮各專(zhuan) 業(ye) 綜合診治優(you) 勢。北京協和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抒揚表示:“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生命之托,重於(yu) 泰山。疫情發生以來,鍾南山、李蘭(lan) 娟、喬(qiao) 傑、王辰等院士始終站在臨(lin) 床一線,將探索出的新療法納入診療方案。

  全國中醫係統630多家中醫醫院派出3100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我國堅持中西醫結合,把中醫方案納入全國診療方案,讓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發揮中醫藥的巨大優(you) 勢。

  1月2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緊急啟動“清肺排毒湯”的臨(lin) 床療效觀察應急科研專(zhuan) 項。隨後,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通知,推薦各地“清肺排毒湯”用於(yu) 新冠肺炎救治。

  金銀潭醫院將南一區病房的醫療工作交給第一支中醫國家醫療隊,開辟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戰場。

  2月14日,第三支國家中醫醫療隊正式進駐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這是由中醫藥隊伍整體(ti) 接管的第一個(ge) 方艙醫院,所有患者保證用上中藥湯劑。該院配備一台中藥配方顆粒調劑車,滿足個(ge) 性化用藥需求,同時綜合運用針灸、按摩、灸療、太極、八段錦等中醫特色療法。

  為(wei) 確保患者第一時間用上中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截至2月17日,全國中醫藥參與(yu) 救治率達85%。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認為(wei) ,中西醫各有優(you) 勢,相互補充,取長補短,這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利器”。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前有“逆行者”,後有“守家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zheng) 中,廣大醫務工作者舍生忘死,英勇奮戰。他們(men) 身後,是親(qin) 人們(men) 關(guan) 切、支持的目光。

  北大人民醫院呼吸內(nei) 科主治醫師李冉已經不是第一次執行國家任務了。2017年,他作為(wei) “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完成了為(wei) 期一年的援藏任務。李冉的母親(qin) 也是一位傳(chuan) 染病大夫,此次知道兒(er) 子要去前線支援,她點點頭,什麽(me) 話都沒說。她一晚上都沒怎麽(me) 睡,淩晨3點就開始蒸饅頭為(wei) 兒(er) 子送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李佳辰是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她的媽媽17年前曾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鬥。日前,她在寫(xie) 給媽媽的信中說:“17年前,雖然我還小,不能確切地理解何為(wei) 前線、何為(wei) 沒有硝煙的戰場,但在我心裏,媽媽是個(ge) 拯救生命的英雄。如今,我也像當年的您一樣,肩負使命,站在這個(ge) 沒有硝煙的戰場上。17年後,我終於(yu) 成了您!”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yu) 危重症專(zhuan) 家沈寧接到命令後,來不及與(yu) 家人告別,直接從(cong) 醫院奔赴武漢。17年前,非典疫情暴發,31歲的她主動請纓,堅守一線;今天,她再次出征,迎戰新冠肺炎疫情。

  中日友好醫院醫生段軍(jun) 大年初二帶領20名醫療隊員來到武漢。為(wei) 了不讓家裏人擔心,他關(guan) 閉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隻說留在北京值班,但每天睡前都會(hui) 跟家人報平安。“國家利益為(wei) 先,這是人民最需要我們(men) 的時候。”他說。

  國家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北京醫院保健醫療部護士王媛媛在寫(xie) 給兩(liang) 個(ge) 女兒(er) 的信中說:“孩子們(men) ,今天媽媽用行動給你們(men) 講一個(ge) 道理:當國家危難的時候,一定要舍小我、成大我。媽媽的天職是救死扶傷(shang) 。國家有難,舍我其誰?媽媽愛你們(men) ,愛你們(men) 成長的土地。媽媽會(hui) 用另一種方式守護你們(men) !”

  沒有一個(ge) 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ge) 春天不會(hui) 來臨(lin) 。為(wei) 了億(yi) 萬(wan) 人民的健康,廣大白衣戰士夜以繼日、連續作戰,用生命築起了鋼鐵防線,挺起了民族的錚錚脊梁!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3日 10:3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