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和疫情防控的一線,白衣戰士和社區工作者在各自的崗位上全力以赴,盡職擔當,用愛心守護患者,以細心服務百姓。
齊魯醫院醫療隊:握住手 感受愛
從(cong) 2月9日開始,山東(dong) 大學齊魯醫院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dong) 院區的兩(liang) 個(ge) 重症病區,這裏的患者六成都是老年人。對於(yu) 他們(men) 而言,除了對症治療,護理工作更是格外重要,而守護他們(men) 的正是一批80、90後的年輕人。
這位一直樂(le) 嗬嗬的男護士名叫宋飛,今年32歲。在前線工作經常需要發揮創造性化解難題,這位重症患者氧氣管不夠長,老先生感覺不舒服,宋飛馬上改造起了氧氣管。
照顧高齡危重患者,護士們(men) 格外小心,每隔20分鍾就要挨個(ge) 查看一番,及時了解老人們(men) 的情況和需求。
宋飛說,這些在隔離病房中的老人見不到家屬,他們(men) 需要藥物治療,也需要陪伴和關(guan) 愛。大家像哄孩子一樣,細心嗬護著這些老人,對於(yu)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還會(hui) 照顧飲食起居,老人們(men) 的每一點好轉都讓大家特別鼓舞。而今,已有8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社區聯防聯控:事不避難 勇於(yu) 擔當
疫情麵前用愛和責任陪伴守護的還有拉起聯防聯控這張網的社區工作者。在基層一線,社區工作者、社區居民和下沉幹部擰成一股繩,同舟共濟守衛家園。
44歲的倪娟是武漢市江漢區民權街打銅社區的黨(dang) 委書(shu) 記,在2月17日到19日為(wei) 期3天的拉網式排查中,她帶著社區網格員和下沉幹部挨家挨戶在門口監測體(ti) 溫。
打銅社區人口密度大,各類性質房屋有230棟,多數是沒有電梯的老舊樓房。武漢市實行公共交通管製後,仍在社區內(nei) 的居民有815戶1900人,倪娟帶領社區工作者挨家挨戶敲門走訪摸排。前一陣忙得顧不上喝水,倪娟的嗓子一直都是沙啞的。早期轉運疑似患者時因為(wei) 缺少防護物資,家屬都不敢上前的時候,是倪娟穿著雨衣陪送居民前往隔離點。
從(cong) 今年1月23日起,倪娟已經將近1個(ge) 月都沒有回家了。打銅社區的工作人員隻有26人,緊要關(guan) 頭社區的30多名居民黨(dang) 員主動站了出來,聯防聯控,送菜送藥,一起守護家園。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