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今天(2月17日)的《一線抗疫群英譜》。在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們(men) 白衣作戰袍,社區幹部們(men) 爭(zheng) 分奪秒做好聯防聯控,同舟共濟,同心戰疫情。
重症醫學科:同舟共濟 全力托舉(ju) 生命
晚上11點多,一位病情加重的患者從(cong) 其他醫院緊急轉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ICU重症監護室,剛回到駐地準備休息的房明浩醫生又被叫了回來。經過一個(ge) 多小時的搶救,病人情況終於(yu) 恢複了平穩,房明浩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一個(ge) 月前,他和多位各地支援的醫護人員組成團隊,進駐到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這些醫生來自不同科室,作為(wei) 有著20多年重症救治經驗的急診和重症科副主任,房明浩手把手傳(chuan) 幫帶,幫大家迅速適應ICU。
房明浩說,在重症醫學科,由於(yu) 患者的病情不斷變化,從(cong) 醫生到護士每個(ge) 人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診治和監測作用。團隊作戰,需要的就是相互支撐。為(wei) 了給護士們(men) 省下輕便些的醫用防護服,醫生們(men) 穿的都是工業(ye) 防護服。
經過重症監護室全體(ti) 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目前這個(ge) 重症病區已經先後有十多名極危重患者轉入普通病房。
關(guan) 鍵時刻挺身而出 我輩義(yi) 不容辭
而在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社區工作者們(men) 也在全力以赴。照片中,這個(ge) 穿著全套防護服,躺在地板上接打電話的人叫黃恒,他所在的武漢市洪珞社區,由於(yu) 工作人員中有人感染,所有人被隔離,社區工作近乎癱瘓,原本在街道黨(dang) 政辦工作的黃恒,得知情況後主動請纓,擔任了社區的臨(lin) 時負責人。
黃恒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一跑動起來,後腰就很疼,但在特殊時期他也顧不上了。每天,他要打將近300個(ge) 電話,給每一位有需要的社區居民提供幫助。不久前,黃恒安排一位發熱居民入住到集中隔離點。到隔離點時床位已經滿了,一時間居民情緒失控,居然丟(diu) 掉行李跑了。
居民的一句感謝,對於(yu) 身心俱疲的黃恒來說,就是最好的鼓勵,為(wei) 了社區的工作,他已經快一個(ge) 月沒有回家,而他工作的社區離家其實隻有一站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