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方艙醫院裏,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戰“疫”突擊隊隊員們(men) 正在執勤。突擊隊共41人,平均年齡36歲。
2月1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大智街派出所民警在江漢路步行街巡邏。
在武漢抗擊疫情戰場上,警徽隨處閃耀!在收治患者的醫院裏,他們(men) 守護著白衣天使,關(guan) 心著患者,維持著就診秩序;在街道、在社區,他們(men) 和工作人員一起把急需救治和隔離的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從(cong) 家中轉運出去;在城市的出入口,他們(men) 站崗執勤,防止病毒輸入和擴散,隻把“最美逆行者”和最急需的醫療物資“警車速遞”到現場!大災大難麵前,他們(men) 英勇無畏,衝(chong) 鋒在前……
在醫院、在方艙,他們(men) 眉頭不皺,奮勇向前——
“越是危險的地方,我越要衝(chong) 鋒在前”
“隊員們(men) ,請大家穿好防護服,讓我們(men) 平安進艙、安全回家!”2月13日下午1時許,全國公安一級英模、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公安分局刑偵(zhen) 大隊教導員許奎率領10名突擊隊隊員,列隊進入新開放的武漢全民健身中心方艙醫院汙染區。“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民警,越是危險的地方,我越要衝(chong) 鋒在前。我的戰友們(men) 也都是好樣的!我把要組建突擊隊的消息發到微信群時,真沒想到一下子就有20多人報名,比原定11人多了近1倍!”許奎說。
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方艙醫院,這些令人望而卻步的地方,民警選擇毫不遲疑,堅定向前,白衣天使需要他們(men) 守護,醫院秩序需要他們(men) 維持……
疫情暴發之後,武漢各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患者較多,排隊較長。長時間等候,有些患者難免心生焦慮,以至擾亂(luan) 就診秩序。此時此刻,就會(hui) 有民警選擇挺上去、站出來!
武昌區公安分局中南警務站轄區內(nei) 的武漢市第七醫院、解放軍(jun) 中部戰區總醫院均是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站長劉俊、副站長杜新坤每天都換上防護服,帶頭進入醫院內(nei) 部執勤。“我們(men) 是警察,請大家安心排隊就診!”遇到情緒波動的患者,劉俊、杜新坤總是一遍一遍地耐心提醒。
防護服下閃耀的警徽,成為(wei) 抗疫一線的金色盾牌!
2月1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穀院區,一名患者CT結果出來,雙肺感染,立刻崩潰大哭,擋住了其他病人就醫……武漢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九峰派出所所長吳培勇接到報告後,立刻趕到醫院,迅速恢複了現場秩序。
夜以繼日的高強度工作,加上時常近距離接觸患者,2月8日,吳培勇被確診患上新冠肺炎。但在醫院裏,他卻說:“我要快點好起來,回去繼續戰鬥!”
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進武昌方艙醫院的民警張兵,躺在病床上不忘“老本行”。2月11日,一段方艙內(nei) 病友合唱《歌唱祖國》的視頻刷屏網絡,就是他在做“幕後英雄”。張兵是武漢市洪山區交通大隊秘書(shu) 科的信訪民警,2月5日住進武昌方艙醫院東(dong) 區。當時,首批進入方艙醫院的患者,不適應被隔離的環境,情緒不穩……張兵立刻找到醫護人員,主動說:“我是黨(dang) 員!我來幫你們(men) 減輕負擔。”黨(dang) 員們(men) 幫病友疏導情緒,幫醫護人員分發餐食,艙內(nei) 管理更加有序。
2月11日,武昌方艙醫院傳(chuan) 來大合唱,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跳起廣場舞……“這是我見過的最美廣場舞了!”11日晚,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內(nei) ,東(dong) 西湖公安局民警潘童對身旁的患者說:“等疫情過去後,我一定天天去小區樓下看廣場舞。”患者們(men) 報以爽朗笑聲。
在街巷、在社區,他們(men) 轉運患者,衝(chong) 鋒在前——
“選擇這個(ge) 職業(ye) ,就沒有怕的道理”
“建文、建文,馬上穿好防護服,準備執行轉運任務!一共6名疑似患者。小許和小張,你們(men) 倆(lia) 配合老李!”2月2日上午10時許,武漢市公安局東(dong) 西湖分局將軍(jun) 路派出所民警李建文從(cong) 傳(chuan) 呼機接到指令,急速全身消毒、穿上防護服、戴上隔離帽、戴好護目鏡和防護麵罩、戴上防護手套……20分鍾,出發!
“咳!咳!咳……”一聲聲刺耳的咳嗽聲,讓他們(men) 不免緊張,但是,“選擇這個(ge) 職業(ye) ,就沒有怕的道理!關(guan) 鍵時刻,我們(men) 不上誰上?!”38歲的李建文從(cong) 警前是武警北京總隊雪豹突擊隊首批隊員,曾參加2003年抗擊非典的戰鬥,這一次,他依然衝(chong) 鋒在前。“來來來,把行李給我吧。你先到最後一排就座,後麵的人依次往前坐;每個(ge) 人之間要留出一兩(liang) 排間距。”幾分鍾後,第一名疑似患者在社區工作人員引導下登上轉運警車。警車從(cong) 一個(ge) 社區出來,就奔往下一個(ge) 社區。12點半,他們(men) 終於(yu) 將6名疑似患者順利送到指定地點。
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這“四類人員”應收盡收,分類收治到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對於(yu) 切斷傳(chuan) 染源、控製疫情傳(chuan) 播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但是,誰來運送這些有著高度傳(chuan) 染風險的人?公安民警亮出過硬作風,說上就上!
有些年齡較大的危重患者,已無法自己行走,誰來背?誰來扶?民警劉曉鍾,衝(chong) 了上去。
常二社區是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漢興(xing) 街道的一個(ge) 老舊小區,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疫情發生前,這裏租住著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不少商戶。2月3日16時許,劉曉鍾接到命令去轉運一名疑似患者。劉曉鍾說,老人行動不便,因為(wei) 沒有擔架,想背他下樓,但嚐試了幾次都失敗了,“老人一直往下滑,根本背不住。”“把他放在椅子上抬下去吧。”隨後,大家把老人架到一把椅子上抬了起來送上警車;20分鍾左右,警車抵達指定醫院……
為(wei) 了協助落實“四類人員”應收盡收,武漢市公安局推進“萬(wan) 名警察進社區 防控疫情保平安”活動,在每個(ge) 社區、每個(ge) 村灣安排2到3名警力,組織機關(guan) 民警對口支援,配合開展收治隔離轉運。1月29日至2月14日,日均安排警力2100餘(yu) 人,協助街道、社區收治隔離“四類人員”14334人。
在路口、在站點,他們(men) 封鎖病毒,速遞急需——
“我把守的是武漢入城大門之一,絕對不能放鬆”
1月23日起,武漢關(guan) 閉離漢通道。誰當“鐵將軍(jun) ”把門?還是公安民警!
2月14日早晨,下著雨的武漢寒冷徹骨。在武漢市東(dong) 西湖區舵落口公安檢查站,民警吳洪正在執勤:“請停車配合測體(ti) 溫。”“請打開後備箱。”這兩(liang) 句話每天要重複上千遍,“平均每天我們(men) 這裏會(hui) 檢查車輛1000輛左右。”
從(cong) 1月22日起,吳洪已在舵落口公安檢查站奮戰了25個(ge) 晝夜。寒冷的戶外,執勤時一站就是4小時。這對已然52歲的吳洪來說並不輕鬆。家人和同事都勸老吳休息幾天。他卻說:“疫情防控阻擊戰到了最關(guan) 鍵的時刻,我把守的是武漢入城大門之一,絕對不能放鬆!”
寒風中,他們(men) 堅定地站在城市的出入口,站在公路路口、橋隧入口……
與(yu) 此同時,醫院急需醫護人員、醫療物資,愛心暖流從(cong) 四麵八方湧來;對最美逆行的醫護人員,對愛心捐贈的急需物資,他們(men) 拿出“鐵漢柔情”,開啟“警車速遞”……
2月8日下午,新洲區公安分局民警在漢施公路汪集段執勤點,突然發現一名徒步行走的青年。民警上前詢問,青年說:“我是一名醫生,疫情就是命令,我決(jue) 不當逃兵,就是走,也要走回醫院!”這名“95後”醫生姓繆,由於(yu) 不能駕車返崗,他從(cong) 邾城街徒步10餘(yu) 公裏走到了漢施公路汪集段,打算途中攔乘順路貨車到洪山區某醫院上班。對這位“最美逆行者”,民警肅然起敬,立刻決(jue) 定,派警車送小繆去醫院!
2月10日上午,愛心人士籌集捐贈給各大醫院的13噸醫用酒精從(cong) 北京運至武漢。到達漢洪高速小軍(jun) 山收費站時,因為(wei) 司機對路況不熟,要求直接在高速路口卸貨。特殊時期,哪裏找得到搬運工人?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洪檢查站執勤民警蔣春說:“我們(men) 搬!”他們(men) 迅速組織執勤人員“客串”搬運工,經過近150分鍾的奮戰,將6000桶醫用酒精全部轉運完畢,及時發至15家醫院。
這樣的故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