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現在疫情防控正處於(yu) 膠著對壘狀態,廣大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下去,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要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同心同德、眾(zhong) 誌成城,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總書(shu) 記的話激勵著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社區防控一線和各行各業(ye) 萬(wan) 千的普通工作者盡職擔當,奮勇向前。
抗疫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以白衣做戰袍,在最危險的陣地上義(yi) 無反顧,衝(chong) 鋒在前。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是搶救危重症病患的最後一道防線,這裏的醫生護士們(men) 已經連續奮戰了1個(ge) 多月。
“女漢子”們(men) 不僅(jin) 要負責翻身、拍背、吸痰,時刻關(guan) 注病人的生命體(ti) 征,即使是拉著60斤重的氧氣罐也是健步如飛。
盡管每天的工作環境危險大、責任重,但重症監護室的全部48名護士輪流倒班,24小時守候在危重病人身邊。
在中部戰區總醫院,57歲的女軍(jun) 醫江曉靜已經和同事們(men) 奮戰了1個(ge) 多月。1月4日,醫院感染科收治了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隨後幾周,發熱門診的數量迅速攀升。有著34年從(cong) 業(ye) 經曆的江曉靜感到一場戰役即將來臨(lin) ,原本過完春節就該退居二線的她第一時間又衝(chong) 上了第一線。
重症病房是最危險的“紅區”。沿著這條不長的樓道,江曉靜記錄下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狀況、檢測指標和治療方案。疫情發生以來,在江曉靜的醫院和她一起奮戰的戰友已經增加到100多人,微信群裏記錄著各個(ge) 科室的緊急增援,而這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則見證著她們(men) 不分晝夜的工作。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按照總書(shu) 記的指示精神,社區的幹部們(men) 爭(zheng) 分奪秒摸底排查、協助轉運患者,拉起了聯防聯控保護網。
夏蘭(lan) 蘭(lan) 是武漢市新洲區汽渡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她所在的社區共有1892名居民,對發熱人員進行摸底排查是社區工作的重中之重。
幾經勸說,董女士終於(yu) 同意去檢測。由於(yu) 她的孩子都在外地,夏蘭(lan) 蘭(lan) 約好救護車陪著董女士一起,安置好她,已經是淩晨2點多。每天都要與(yu) 發熱人員打交道,夏蘭(lan) 蘭(lan) 說,也不是不擔心,但隻有自己淡定了,居民們(men) 才能安心。這是工作,也是責任。
“疫情防控不隻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項工作都要為(wei)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需要新一批的方艙醫院盡快投入使用,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的電力員工們(men) 全力投入到了用電設施的保障工作中。
在武漢江岸區的紅橋工業(ye) 園內(nei) ,陳世雄和他的班組成員正在為(wei) 新建的長江新城方艙醫院搭建用電設備。昨天(2月15日)半夜接到指令後,他們(men) 需要在今天一天時間內(nei) 完成整個(ge) 園區的供電送電,保證2月17日就能收治病人。從(cong) 大年三十開始,陳世雄先後參與(yu)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應急照明和低壓電源保障工作。短短20多天,這已經是他和同事們(men) 接到的第4個(ge) 建設項目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