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製機製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係 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習(xi) 近平2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十二次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確保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ti) 製機製,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ti) 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會(hui) 議。

  習(xi) 近平在講話中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ju) 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ti) 係,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習(xi) 近平強調,要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麵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guan) 法律法規建設,認真評估傳(chuan) 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要從(cong) 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ti) 係,係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ti) 係建設,全麵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盡快推動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ti) 係、製度保障體(ti) 係。

  習(xi) 近平指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堅決(jue) 貫徹預防為(wei) 主的衛生與(yu) 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guan) 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優(you) 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加強農(nong) 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要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健全執業(ye) 人員培養(yang) 、準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評價(jia) 和激勵機製。要持續加強全科醫生培養(yang) 、分級診療等製度建設,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yu) 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健全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製。要強化風險意識,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jue) 策、防控協同機製。

  習(xi) 近平強調,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ti) 係,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製,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ti) 係,做到指令清晰、係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精準解決(jue) 疫情第一線問題。要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製、臨(lin) 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製,及時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形成製度化成果,完善突發重特大疫情防控規範和應急救治管理辦法。要平戰結合、補齊短板,健全優(you) 化重大疫情救治體(ti) 係,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chuan) 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製,支持一線臨(lin) 床技術創新,及時推廣有效救治方案。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麵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習(xi) 近平指出,要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製度,完善應急醫療救助機製,在突發疫情等緊急情況時,確保醫療機構先救治、後收費,並完善醫保異地即時結算製度。要探索建立特殊群體(ti) 、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製度,有針對性免除醫保支付目錄、支付限額、用藥量等限製性條款,減輕困難群眾(zhong) 就醫就診後顧之憂。要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使用,提高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支付比例,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習(xi) 近平強調,要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ti) 係,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wei) 國家應急管理體(ti) 係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chu) 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盡快健全相關(guan) 工作機製和應急預案。要優(you) 化重要應急物資產(chan) 能保障和區域布局,做到關(guan) 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對短期可能出現的物資供應短缺,建立集中生產(chan) 調度機製,統一組織原材料供應、安排定點生產(chan) 、規範質量標準,確保應急物資保障有序有力。要健全國家儲(chu) 備體(ti) 係,科學調整儲(chu) 備的品類、規模、結構,提升儲(chu) 備效能。要建立國家統一的應急物資采購供應體(ti) 係,對應急救援物資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撥、統一配送,推動應急物資供應保障網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2019年工作總結報告》、《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2020年工作要點》。

  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意見》、《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方案》、《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關(guan) 於(yu) 深化事業(ye) 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關(guan) 於(yu) 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服務業(ye) 改革開放發展的指導意見》。

  會(hui) 議指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要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按照係統集成、協同高效的要求縱深推進,在精準實施、精準落實上下足功夫,在關(guan) 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

  會(hui) 議強調,要堅持公平統一、權責一致、循序漸進,推動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製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全麵建成覆蓋全民、城鄉(xiang) 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要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產(chan) 權激勵,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健全決(jue) 策機製,規範操作流程,探索形成賦權形式、成果評價(jia) 、收益分配等方麵製度。要堅持試點先行,堅持優(you) 化協同高效,改革事業(ye) 單位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探索實行政事權限清單、機構編製職能規定、章程管理等製度。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黨(dang) 中央立足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精益求精、注重科學、講求質量,切實提高服務決(jue) 策的能力水平。

  會(hui) 議指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ti) 優(you) 化、協同融合為(wei) 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chuan) 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要分類放寬服務業(ye) 準入限製,構建監管體(ti) 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健全風險防控機製,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

  會(hui) 議強調,2019年,麵對錯綜複雜的國內(nei) 外風險挑戰,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準脈搏、扭住重點、有的放矢,立足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謀劃推進改革,繼續在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推出重大改革方案,完成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抓好改革部署落實落地,指導地方有序開展改革試點並及時總結推廣,加強和改進改革宣傳(chuan) 工作,一體(ti) 推進落實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重要舉(ju) 措,全麵深化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堅持問題導向,繼續推出一批重要改革方案。要堅持目標導向,推進改革係統集成、協同高效,牢牢抓住製度建設這條主線,體(ti) 現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把落實黨(dang) 中央要求、滿足實踐需要、符合基層期盼統一起來,把解決(jue) 問題、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統一起來。要堅持結果導向,聚焦重點、緊盯實效,開展重要領域改革進展情況評估檢查,克服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一個(ge) 領域一個(ge) 領域盯住抓落實。

  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委員出席會(hui) 議,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列席會(hui) 議。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全麵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ti) 係(2020年3月1日《求是》刊文)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14日 20:44 來源:新華社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