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照片在朋友圈被很多人點讚,主人公穿著防護服,在轉運病人的公交車座椅上打盹,照片中的人是李莎,湖北武漢開發區沌口街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護士,參加工作已有12年。
1月25日,正在沌口街全力南社區衛生服務站值班的李莎突然接到緊急通知,立馬趕回醫院和同事們(men) 一起抗擊疫情。從(cong) 那天開始,她就基本上以院為(wei) 家了。
近期,武漢發起戰“疫”總攻,對確診、疑似、發熱及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收治和隔離,沌口街衛生服務中心包括離退休人員在內(nei) 的50多名醫護人員都衝(chong) 上了一線:在預檢分診台給病人量體(ti) 溫、打針輸液,隨車接護送患者和密切接觸人員到定點醫院或集中隔離點……
李莎的身體(ti) 並不是很好。2014年,她患過急性胰腺炎,病愈後身體(ti) 仍然虛弱。在上了一個(ge) 夜班之後,她感冒發熱。幸運的是,排除了新冠肺炎。於(yu) 是,她再次請戰一線。2月9日下午4點到10日上午8點,輪到李莎上夜班,在這10多個(ge) 小時內(nei) ,她和同伴連軸轉,把15名患者分別送到了多個(ge) 隔離點和醫院。
深夜的武漢街頭,寒冷刺骨。“有時候在社區門口一等就是1個(ge) 多小時,又冷又累。送完病人返回時,我就蜷縮在轉運病人的公交車座椅上休息一下。”李莎說。目前,她已經參與(yu) 轉運了50多名患者。每天一趟一趟地往返於(yu) 社區、隔離點和定點收治醫院之間。
為(wei) 了全身心投入這場戰役,李莎把兒(er) 子送到了父母家。10日上午下夜班後,在返回自我隔離點的途中,李莎到父母小區牆外,隔著窗戶遠遠地看了一眼兒(er) 子,便匆匆離開。
按照排班,接下來幾天,她還要上一個(ge) 白班、一個(ge) 夜班,每個(ge) 班都是12小時。“穿上防護服,就不是普通人,咬著牙也要向前衝(chong) !”李莎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