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jun) 軍(jun) 醫大學醫療隊員在穿戴防護服。
河北張家口宣化區醫院的護士張曉慧交接班後顧不上脫防護服,趴著就睡著了。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摘下口罩後的印痕清晰可見。
武漢第六醫院急診科醫生林傑——
“有需要,召必回!”
“有需要,召必回!”1月18日,林傑向院領導提出請求,希望回到原單位,到一線戰鬥。
林傑,武漢市第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當時正在武漢協和醫院進修。得到醫院批準後,第二天林傑就作為(wei) 第一梯隊進入武漢市第六醫院外科12樓的隔離病區。到現在,林傑已經在隔離病區堅持了24天,連大門都沒有出過。“守在患者身邊,我才感覺踏實!”林傑說。
武漢市第六醫院目前收治了400多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這些天來,林傑幾乎每天都要搶救一兩(liang) 名危重患者,還要對中度症狀的患者進行搶救。在隔離病區,他每天想的都是救人、救人!
“沒有你不分晝夜的守,就沒有我的命了。”現已脫離危險期的小王對林傑充滿感激。一天夜裏,小王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血氧飽和度不斷下降。林傑發現後立即給小王上無創呼吸機,並施以其他輔助搶救措施。此後,林傑一直盯著小王的血氧飽和度數據,隻要發現數據報警,立刻調整呼吸機壓力參數。直到淩晨4點,等小王的血氧飽和度恢複到90%並且病情穩定後,林傑才鬆了一口氣。
林傑粗略估計,自己一天要不斷調整近20個(ge) 患者的呼吸機。“我已經養(yang) 成了睡覺時間碎片化的習(xi) 慣。工作六七個(ge) 小時,休息睡覺三四個(ge) 小時,依次輪替。”林傑說。
阮女士是林傑接診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她剛住進隔離病房的時候情緒很低落,也不願吃藥。林傑發現後,每次查房時都會(hui) 跟她聊天並安慰她:“不要急,病情發展是有一個(ge) 過程的,放心,有我們(men) 在,不用怕!”阮女士情緒漸漸平穩,積極配合治療,病情逐漸好轉。2月6日,阮女士各項檢查都符合出院標準,離開醫院前,她還拉著林傑和其他醫護人員合影留念。“看到患者從(cong) 躺在床上都沒力氣說話,到後來可以開心地跟我們(men) 聊天,看著他們(men) 一天天好轉,我們(men) 更有信心戰勝疫情!”林傑堅定地說。
荊州民警沈繼超——
“隔離重地,請讓我上!”
“娃已成人,家已安妥,隔離重地,請讓我上!”2月6日,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防疫指揮部決(jue) 定征用部分賓館作為(wei) 發熱病人留觀點,需要警力24小時值守。留觀點每天接觸眾(zhong) 多不特定人員甚至高危人群,作為(wei) 民警,需要執行秩序維護、隔離警戒、24小時看護等任務,封閉時間長,有病毒感染風險。派誰去?荊州市公安局沙市區分局崇文街派出所所長還在犯愁時,58歲“老民警”沈繼超遞上16字“請戰書(shu) ”。
沈繼超1985年從(cong) 部隊退役,複員後加入公安隊伍。在工作中,他始終以身作則。
“都說關(guan) 鍵時刻看擔當,現在就是關(guan) 鍵時刻。我是老黨(dang) 員、老民警、軍(jun) 轉幹部,就應該衝(chong) 上去。”兩(liang) 鬢斑白的沈繼超說:“不批不回。”所長鄭重地在請戰書(shu) 上簽上:“同意!請注意安全,平安歸來!”
從(cong) 1月主動請纓到前線執勤至今,沈繼超已堅守“疫”線15天無休。
1月25日,因疫情防控需要,荊州中心城區高速公路實行交通管製,派出所需抽調多名民警前去執勤。考慮到沈繼超的歲數,再加上已在所裏值班和備勤3天,所裏準備讓他補休一天。沈繼超聽到消息後,主動找來要求上前線:“我是老同誌,有經驗,得給年輕同誌帶個(ge) 好頭呀!”
每天上午7點之前到執勤點,傍晚7點後才離開。站在戶外,頂著寒風,一站就是12個(ge) 多小時。在“抗疫”一線,很多同事看到沈繼超,善意地說:“老大哥,您年紀大了,這麽(me) 累的崗位應該交給年輕人來做。”
沈繼超總是笑笑:“疫情麵前,我這個(ge) 老民警,正是防疫一線最需要的。”
在執勤中,他溫和有禮,所有流動人員都能積極配合測體(ti) 溫、配合檢查和管控,沒有衝(chong) 卡和拒絕管控的事件發生。
每一名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沈繼超是衝(chong) 在抗疫最前線的“旗手”。在沈繼超的帶動下,短短一天時間,所裏多名黨(dang) 員青年民警主動請戰:疫情不退,警察不退,我們(men) 時刻準備著!
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
“早點到一線,救治更多人!”
“早點到一線,救治更多人!”2月5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帶領多名重症醫學專(zhuan) 家和重症監護病房護士長緊急奔赴武漢,為(wei) 西安交大一附院的進駐做銜接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施秉銀每天奔波在工作一線,指揮部署各項防控措施:全員應急待命;一夜騰空感染樓,集合發熱門診和留觀治療病房;組建呼吸、傳(chuan) 染、重症、感控、影像、檢驗為(wei) 主的專(zhuan) 家組;製訂防控方案,組織全員培訓,確保院內(nei) 零感染;開通網上免費谘詢,開設發熱谘詢熱線……“這些天他沒睡過一個(ge) 好覺,心裏想的都是醫院的防控工作。”西安交大一附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馬辛格說。
為(wei) 了掌握一線真實狀況,施秉銀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與(yu) 感染科主任趙英仁一起走進隔離病房,有人提醒他,你是院長,萬(wan) 一感染了怎麽(me) 辦?他回答說:“我必須了解真實的情況,才好做方案。”
與(yu) 此同時,為(wei) 了平複大家緊張的情緒,引導公眾(zhong) 科學應對疫情,施秉銀先後赴陝西電視台、西安電視台、人民網參加視頻直播,宣傳(chuan) 防疫知識。“我要及時告訴大家,盡量減少外出,務必戴上口罩,降低感染幾率。”
抵達武漢後,施秉銀每天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的。作為(wei) 前方總指揮,施秉銀既要履行國家衛健委的安排部署,還要協同調度各方援助力量。作為(wei) 全國知名的內(nei) 分泌專(zhuan) 家,他親(qin) 自參與(yu) 了院內(nei) 每一位重症患者的診療。白天忙完工作,施秉銀便緊接著參加晚上的指揮部會(hui) 議,同各方負責人溝通,部署後續工作。回到醫療隊駐地,又馬不停蹄地了解患者收治情況,確定診療方案。“我們(men) 不僅(jin) 要參與(yu) 臨(lin) 床救治,更要為(wei) 國家提供疫情防控的方案和建議。”施秉銀說。
“今年1月,施秉銀院長榮獲陝西省第六批‘三秦楷模’榮譽稱號。當此疫情肆虐之際,他義(yi) 無反顧到一線,這是危難時刻的家國情懷,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陝西省衛健委黨(dang) 組書(shu) 記劉勤社說。
100餘(yu) 支隊伍
中央指導組陸續從(cong) 全國調集100餘(yu) 支隊伍1.1萬(wan) 餘(yu) 名優(you) 秀醫務人員馳援武漢
9萬(wan) 名醫護人員
目前共有超過9萬(wan) 名醫護人員奮戰在武漢一線
3.4萬(wan) 名幹部職工
目前,武漢共有總計3.4萬(wan) 名幹部職工下沉社區共同抗“疫”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