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什麽是氣溶膠傳播?我們該如何預防?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8日,上海市政府舉(ju) 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hui) 。在發布會(hui) 上,衛生防疫專(zhuan) 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chuan) 播途徑主要為(wei) 直接傳(chuan) 播、氣溶膠傳(chuan) 播和接觸傳(chuan) 播。氣溶膠傳(chuan) 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不過,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病毒傳(chuan) 播途徑有這樣的表述——“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chuan) 染途徑尚待明確”。

  這意味著,目前氣溶膠這一傳(chuan) 播途徑尚未獲得官方確認。

  不過,對於(yu) 這一新詞匯,不少小夥(huo) 伴表示好奇,氣溶膠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它是如何傳(chuan) 播的?我們(men) 該如何預防?

什麽(me) 是氣溶膠?

  個(ge) 頭小小 能飛會(hui) 飄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曆:走在樓道裏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nei) 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我們(men) 聞到的其實是煙草燃燒後形成的顆粒。

  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裏,沉降速度很慢。1微米的顆粒,在靜止空氣中沉降時間就達到1小時以上。而環境中又總有風吹草動,於(yu) 是這些顆粒幾乎永遠不會(hui) 沉降,始終停留在空氣中。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抽煙的人早已經消失不見,煙味還久久不散的原因。

  這種在氣體(ti) 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ti) 小顆粒就叫做氣溶膠(aerosol)。之所以翻譯為(wei) “膠”,大約就是取顆粒與(yu) 媒介之間黏黏糊糊、難分難舍之意。

  飛沫核尺寸就在亞(ya) 微米到微米的範圍,與(yu) 煙草燃燒後的顆粒尺度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並且在空氣湍流的推波助瀾下飄向遠方。飛沫核中若有冠狀病毒,再被人吸入體(ti) 內(nei) ,就有可能導致感染。

  哪些活動可能產(chan) 生氣溶膠

  2月1日,深圳第三人民醫院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RNA)陽性。雖然RNA不等同於(yu) 有活性的病毒,但也使得糞便中存在病毒的情況成為(wei) 可能,這讓“糞口傳(chuan) 播”引起關(guan) 注。

  “糞口傳(chuan) 播”最可能通過氣溶膠和呼吸傳(chuan) 播。這是因為(wei) 與(yu) 呼吸活動類似,排泄活動也可以產(chan) 生氣溶膠。排泄活動也是牽扯到軟物質和複雜流體(ti) (液體(ti) 和氣體(ti) )的力學過程,這些過程甚至可能比較劇烈,因此產(chan) 生氣溶膠是也很自然的。

  氣溶膠的傳(chuan) 播距離之遠可能超過我們(men) 的想象。一個(ge) 相關(guan) 的研究證據是澳大利亞(ya) 昆士蘭(lan) 地區涉及437個(ge) 馬場的馬流感傳(chuan) 播事件。這些馬場間距平均距離約為(wei) 1公裏,最遠達13公裏。馬流感開始時,隔離政策的宣傳(chuan) 和執行都很到位,沒有馬與(yu) 馬的近距離直接接觸,但仍發現很多馬被感染。原來,感染區域與(yu) 風向也密切相關(guan) :馬流感在氣溶膠模式在固定風向的作用下可能具備公裏級的超長距離的傳(chuan) 播能力。

氣溶膠是如何傳(chuan) 播的?

  與(yu) 噴嚏、咳嗽、說話相比,病毒攜帶者的正常呼吸是最溫和的活動,但也是最防不勝防的。在呼吸的時候,肺部在做大量、長時間的霧化,並且霧化的顆粒極小。病毒攜帶者哪怕不咳嗽、不打噴嚏,也可能悄無聲息地不間斷地釋放含病毒的氣溶膠。

  科學家發展了動物模型來研究病毒在哺乳動物間的傳(chuan) 播途徑,值得注意的是甲流的幾內(nei) 亞(ya) 豬(guinea pig)模型。感染了甲流的幾內(nei) 亞(ya) 豬會(hui) 有發熱症狀,但是不咳嗽,這就排除了大飛沫傳(chuan) 染的可能性。但研究發現,相距三英尺的兩(liang) 個(ge) 籠子中的幾內(nei) 亞(ya) 豬仍然可以被感染,這是呼吸導致的氣溶膠傳(chuan) 染模式的有力證據。

  有學者認為(wei) ,在氣溶膠狀態下,一小時後病毒都可能保持感染能力。他們(men) 認為(wei) 呼吸道上皮細胞可能脫落並成為(wei) 病毒離開人體(ti) 的載體(ti) ,為(wei) 病毒保持活性提供條件。而這一小時內(nei) 氣溶膠憑借風勢可以上青雲(yun) ,也可以傳(chuan) 播到幾公裏外的地方。

  當然,我們(men) 也不必太過擔心。即使病毒能通過氣溶膠進行長距離傳(chuan) 播,隨著距離的增長,病毒濃度也會(hui) 急劇下降,會(hui) 達到遠遠低於(yu) 感染劑量的水平。

氣溶膠傳(chuan) 播對我們(men) 的威脅是不是很大?

  要重視,但不必恐慌。

  氣溶膠雖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並不容易,而且我們(men) 還有措施預防。

  由於(yu) 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於(yu) 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

  特別小的氣溶膠微粒(半徑小於(yu) 0.1微米),重量輕,主要分布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麵),它們(men) 會(hui) 隨風飄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麵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

  對於(yu) 非醫務人員的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隻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ti) 。

  而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隻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氣溶膠存在於(yu) 空氣裏,還能開窗通風嗎?

  對於(yu) 一般小區的居民,能開窗通風。

  要減少懸浮的氣溶膠的影響,適當的通風措施是必要的。例如在建設醫療設施時,往往采用上進下出方式,替換房間內(nei) 的汙染空氣。

  但需要注意,氣溶膠是有可能隨空氣流動的,由於(yu) 氣流方向不當,可導致汙染氣溶膠流向幹淨的區域。

  如果有居家隔離者,必須單間隔離,或處在全屋出風的位置,公共區域或其它房間自然通風時必須關(guan) 閉患者所在屋子門窗。

  同時注意不要用風扇等高流速設備通風,以免引起湍流,讓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懸浮。

如果在不通風的環境尤其要當心氣溶膠

  不通風的環境中,包含病毒的氣溶膠會(hui) 在空氣中停留很久。

  比如,患者乘坐電梯後,電梯中就會(hui) 有病毒的氣溶膠,而由於(yu) 空氣流通較差,如果健康的人隨後進入電梯,傳(chuan) 染風險會(hui) 增加。

  所以,進入電梯的人都建議佩戴口罩,不能因為(wei) 電梯裏麵隻有一個(ge) 人就不戴。

  此外,含病毒的氣溶膠可能沿中央空調係統、下水道係統等相對封閉的循環係統進入房間。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全空氣係統的中央空調,不同房間內(nei) 空氣會(hui) 交叉流動,容易造成交叉汙染。

  這類中央空調一般用於(yu) 商場、機場、體(ti) 育館、禮堂、影劇院等場所,所以在疫情期間要停用。

  為(wei) 防止下水道的氣溶膠傳(chuan) 播,需及時給地漏加水,形成有效的堵塞,以免氣溶膠逆行進入室內(nei) 。防臭地漏可有效避免氣溶膠逆行。

如何預防氣溶膠傳(chuan) 播?

  關(guan) 於(yu) 這點,上海的發布會(hui) 給了7個(ge) 建議,做到「七個(ge) 要」:

  一要取消一切人員聚集活動,要勸阻重點疫區的親(qin) 朋好友來訪;

  二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nei) 空氣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講個(ge) 人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chuan) 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症狀者身體(ti) 分泌物,不要共用個(ge) 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yi) ;

  六要嚴(yan) 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人員要配合相關(guan) 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盡量與(yu) 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關(guan) 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盡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據“新聞聯播”微信公眾(zhong) 號、“丁香醫生”微信公眾(zhong) 號編輯整理)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09日 16:21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