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道:致敬無私奉獻、英勇奮戰的醫務人員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近日,醫護人員將患者轉運至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近日,醫護人員將患者轉運至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中部戰區總醫院醫生邵紫韞:

女兒(er) 的鼓勵添幹勁

  “媽媽,你真牛!”聽到趴在5樓窗台上的9歲女兒(er) 川川喊出這句話,邵紫韞的淚終於(yu) 忍不住了。

  邵紫韞本是中部戰區總醫院腎病內(nei) 科的醫生,現在被抽調到了感染病區負責發熱病人的咽拭子標本采集工作,同時還要負責幾名重症患者的救治。

  丈夫在深圳的一家醫院工作,不能來武漢,隻剩女兒(er) 獨自在家。“作為(wei) 一名醫生和一名軍(jun) 人,上前線我一點都不怕,但是想起來女兒(er) 就有些揪心。”邵紫韞說。

  眼科護士陳海燕夫婦也是中部戰區總醫院的醫護人員,因為(wei) 要值班,9歲的女兒(er) 伊伊也常常自己在家。邵紫韞便把川川送到了陳海燕家,兩(liang) 個(ge) 孩子一起做個(ge) 伴兒(er) 。她每天下班後隻能在樓下遠遠地跟女兒(er) 對話。

  前段日子,川川晚上怕黑睡不著,又想媽媽,有時會(hui) 在微信裏埋怨幾句:“你為(wei) 什麽(me) 要當醫生?別人都有爸媽陪著就我沒有。”每當這時,邵紫韞心裏就特別難受。一度想和女兒(er) 一起住,但考慮到自己每天都要進入發熱病房,跟檢測標本和病人近距離接觸,她還是不敢冒險。

  但是邵紫韞沒想到的是,這幾天川川的想法變了。

  前兩(liang) 天,邵紫韞發了一條朋友圈,配上自己穿著防護服的照片。這條朋友圈被川川同學的家長看到,同學們(men) 紛紛點讚:“你媽媽真牛!”

  “當我在樓下聽到川川說‘媽媽,你真牛’時,我特別高興(xing) ,特別欣慰,所有的緊張和壓力都不是事了。”邵紫韞說,有了女兒(er) 的理解和鼓勵,幹勁更足了。

華科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醫護人員:

必須衝(chong) 鋒在第一線

  “姑娘,是你嗎?感謝你送我的盒飯!我快康複了,來跟你道別!”那一瞬間,田潔的心裏暖暖的。

  田潔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主管護師,是最早奔赴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之一。一天晚飯時間,她注意到,遠處一個(ge) 年輕人推著一位坐著輪椅的老爹爹,兩(liang) 人手中沒有吃的。於(yu) 是她把還來不及吃的盒飯送給了他們(men) :“這是幹淨的,我們(men) 的員工餐。”

  沒想到年輕小夥(huo) 感動得連聲道謝:“我和父親(qin) 感謝你,我們(men) 現在正缺吃的。”聽到他們(men) 誠摯的話語,田潔之前所有的疲憊,在那一刻化為(wei) 烏(wu) 有。沒想到,幾天後,這位老人又通過防護服上的名字認出了正在為(wei) 病人輸液的田潔。

  1月25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接到通知,需改建為(wei) 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接收醫院。醫院25日連夜開始進行病人轉運清空病區工作,26日開始通宵施工改建,27日晚上6點開始接收病人,28日成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現在我們(men) 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裏麵90%都是黨(dang) 員,還有許多入黨(dang) 積極分子。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必須衝(chong) 鋒在第一線。”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祝文濤說。

  趙利波醫生年前值完普通病房的最後一個(ge) 夜班後,和同為(wei) 醫生的妻子把剛6個(ge) 月的孩子送回老家照顧,連夜返回武漢,2月1日來到病房。為(wei) 了節約防護服,他每次都穿著一次性紙尿褲,盡可能延長工作時間。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黨(dang) 員,雖然還在哺乳期,也第一時間報名,時刻準備上抗疫的最前線。

  成為(wei) 定點醫院後,中法新城院區開通3個(ge) 病區,接收的病人80%都是急危重症病人。截至2月5日,中法新城院區已收治70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2月5日,院區再擴充建設550張床位,目前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改建,預計4天後開始收治重症病人。

重症監護室新婚護士黃豔清:

缺醫護人員 我義(yi) 不容辭

  “當我說要報名去參加援助武漢的醫療隊時,他不太相信。”黃豔清回憶,丈夫看到了她的決(jue) 心,沒有多勸,支持她的決(jue) 定,雖然眼神裏流露出許多不舍。

  黃豔清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主管護師,目前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支援,護理著30多名確診患者,其中絕大多數病情較重。

  “我瞞著公公婆婆,說自己科室緊急加班,趕緊收拾行李就出發了。”黃豔清說,“後來婆婆知道我去武漢了,一直在擔心我的安全。”

  出征時,黃豔清結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來打算春節期間休婚假,去雲(yun) 南度蜜月。“旅遊的路線,我和老公計劃了好久,隻能以後再去。現在來了武漢,我們(men) 通過微信視頻緩解思念。”黃豔清說。

  “疫情發生後,急缺醫護人員。我本來就是學醫的,去武漢支援是我義(yi) 不容辭的職責。”當朋友問她為(wei) 什麽(me) 新婚後就來武漢時,她如此回答。

  黃豔清每天在重症監護室裏事無巨細地照顧患者:為(wei) 患者翻身,戴著3層手套給患者打針采血,為(wei) 病房打掃消毒……黃豔清與(yu) 很多來支援的護士姐妹一樣,在家裏有親(qin) 人的寵愛照顧,但在武漢,她變成了英勇的戰士。

  “把整套防護裝備穿戴好那一刻,感覺喘不過氣,需要使勁呼吸。”不久前,黃豔清收到了一批黃色防護服。她穿上後去病房,堅持了20分鍾,實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調整了10分鍾,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堅持到下班。

  每天麵對那麽(me) 多確診患者,難道不害怕嗎?

  黃豔清在日記裏寫(xie) 道:當我親(qin) 眼看到一名醫生不慎被感染住進了金銀潭醫院5樓監護室時,我還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懼的眼神,心裏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們(men) 還有無數鬥士衝(chong) 鋒在前,一如既往地堅守陣地。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09日 11:5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