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戰“疫”第一線 就該有我

微信掃一掃 ×

  疫情來勢洶洶,這注定是一場特殊的考驗。從(cong) 患者的治療到人員的排查,從(cong) 物資的保障到社區的防控,全國上下各個(ge) 層麵都在同時間賽跑、與(yu) 病魔較量,堅決(jue) 遏製疫情蔓延勢頭。在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和總體(ti) 戰中,總是有這樣一個(ge) 群體(ti) 不顧安危,奮勇向前,無所畏懼,衝(chong) 在第一線。

  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最大的專(zhuan) 科傳(chuan) 染病醫院,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金銀潭醫院成為(wei) 最前沿。梅芳今年58歲,是金銀潭醫院抗擊疫情一線年齡最大的護士。疫情來臨(lin) 之時,她工作在外科病區,隨著疫情愈演愈烈,外科病區被改造收治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重患者,延遲退休的梅芳本可以借此機會(hui) 休息,然而她卻毅然報名,要求衝(chong) 到一線。

  梅芳說:“我們(men) 科室的孩子們(men) 在家裏都是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我請個(ge) 阿姨在家裏,就可以把父母托付給他們(men) ,黨(dang) 員在這個(ge) 時候不帶頭誰帶頭呢?”

  其實梅芳並不是沒有負擔,她的父母一個(ge) 是剛做完癌症手術的心衰病人,一個(ge) 是中風病臥在床,生活都無法自理,而她的丈夫同樣也是另一家醫院工作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家裏沒有人能夠照顧父母,隻能請保姆照顧。

  在金銀潭醫院,記者還見到一位前來支援的護士。鄧甜甜是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ICU護士,是最早一批支援金銀潭醫院的護士。1月22日,她在工作群裏看到急需護士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消息,放棄了與(yu) 家人春節團圓,第一時間報了名。盡管家人很擔心,但她仍然義(yi) 無反顧,勇敢逆行。她說,作為(wei) 黨(dang) 員,必須衝(chong) 在前麵。

  金銀潭醫院目前收治患者超過800人,是收治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在全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心目中,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張定宇是率領他們(men) 奮戰火線的急救隊長。過去的30多天,張定宇率領他們(men) 沒有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與(yu) 病毒抗爭(zheng) ,和死神賽跑。

  張定宇他們(men) 麵對的挑戰是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藥,但搶救不等人。一邊是病人人數不斷激增,一邊是醫護人員人手嚴(yan) 重不夠,並且疲於(yu) 應戰,張定宇鼓勵大夥(huo) 要挺住。

  向極限挑戰,為(wei) 的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張定宇這麽(me) 忘命工作的另外一個(ge) 原因是他自己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即使不仔細看,很多人也能發現張定宇走路的姿勢和常人不同。這背後的原因是張定宇2018年10月被確診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病,也就是人們(men) 常說的漸凍症。這種罕見病目前無藥可救,通常會(hui) 因為(wei) 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就像被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這一切,張定宇一直瞞著同事們(men) ,隻告訴了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就在張定宇爭(zheng) 分奪秒帶領全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的同時,一個(ge) 打擊突然襲來,在另外一家醫院抗擊疫情一線工作的妻子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非常慶幸的是,張定宇的妻子治療比較順利,1月29日痊愈出院。特殊時期,金銀潭醫院成為(wei) 媒體(ti) 關(guan) 注的焦點,張定宇很難再隱瞞自己的病情,他決(jue) 定公開已經隱瞞了一年多的病情,同時也希望借助此激勵身邊的同事在關(guan) 鍵時刻迎難而上,最終奪取抗擊疫情的勝利。當得知院長的病情後,全院的醫護人員被感動了。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死亡的病例幾乎都是重症病例,搶救重症患者是這次抗擊疫情鬥爭(zheng) 中最慘烈的戰場。這次疫情來襲,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誌勇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彭誌勇說:“現在剩下的全是重症病人,後一步的工作主要在ICU裏麵怎麽(me) 最大限度提高這些病人搶救率。”

  彭誌勇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2016年抗擊禽流感疫情,參與(yu) 搶救過多位重症患者。麵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他帶領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再次出現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重症監護室治療是現代醫學救治危重患者最有效的手段,為(wei) 了救治更多的重症患者,他把重症監護室的病房全部改造成隔離病房,迎難而上。

  讓彭誌勇感到欣慰的是,從(cong) 1月6日收治第一位重症患者以來,他們(men) 共搶救了40多名重症患者,其中80%的患者通過救治成功康複。

  這次疫情來勢洶洶,在初期,由於(yu) 缺乏認知和防護,一些衝(chong) 鋒在前的白衣戰士不幸染病倒下,但他們(men) 在另一個(ge) 戰場利用自己的身體(ti) 繼續與(yu) 病毒作鬥爭(zheng) ,陸俊就是其中一位。陸俊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1月2日,同濟醫院急診科的患者越來越多,身為(wei) 黨(dang) 員的陸俊主動請纓到急診值班。麵對不斷前來的不明肺炎發熱患者,為(wei) 了搞清病因,他曾一天工作18個(ge) 小時,連續為(wei) 十多個(ge) 病人提取咽拭子進行化驗,自身也不幸感染。

  因為(wei)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陸俊的病情不斷惡化,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確診後被送到重症監護室進行治療。

  從(cong) 醫生變成病人,陸俊把自己的身體(ti) 當做新的戰場,展開與(yu) 死神的較量。一周後,他的各項指標開始出現好轉。但網上卻傳(chuan) 著他已去世的謠言,此時剛剛能下病床的陸俊把自己堅持體(ti) 能恢複訓練的視頻發到網上,希望同行看到他就像看到希望一樣,不要有後顧之憂,疾病並不可怕。

  現在陸俊正在康複之中,兩(liang) 次核酸檢測都為(wei) 陰性。他希望自己康複後還能夠繼續衝(chong) 在前麵。

  “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我是黨(dang) 員,我帶頭!”,從(cong) 白衣戰士到基層幹部,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湖北到全國,在抗擊疫情的各個(ge) 戰場,廣大黨(dang) 員都在帶頭請戰。黑龍江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成立臨(lin) 時黨(dang) 委,有61名隊員向黨(dang) 組織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在馳援武漢的陸軍(jun) 軍(jun) 醫大學醫療隊裏,有7名年齡50歲以上的專(zhuan) 家被大夥(huo) 親(qin) 切稱讚為(wei) “50後黨(dang) 員突擊隊”,他們(men) 給患者帶來康複的信心。

  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的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共產(chan) 黨(dang) 員當先鋒、做表率的感人瞬間被製作成大幅照片上牆展示。

  在全國的基層社區和農(nong) 村,廣大黨(dang) 員幹部紛紛行動起來,走在前,做表率,成為(wei) 基層百姓的主心骨。為(wei) 幫助群眾(zhong) 日常自查、自測體(ti) 溫,江西省高安市的基層黨(dang) 組織迅速采購發放25萬(wan) 支體(ti) 溫計,保證每戶都有。

  在貴州省遵義(yi) 市播州區,他們(men) 成立了267個(ge) 疫情防控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和215個(ge) 黨(dang) 員先鋒隊,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yan) 密防線。他們(men) 實行包組包寨包戶,對外來人員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的疫情排查。

  從(cong) 突如其來的戰疫到眾(zhong) 誌成城的戰役,誰最應該衝(chong) 鋒在第一線?廣大黨(dang) 員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兌(dui) 現入黨(dang) 誓言,履行黨(dang) 員義(yi) 務,執行黨(dang) 的決(jue) 定,積極工作,隨時準備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犧牲一切,讓黨(dang) 旗在防控疫情鬥爭(zheng) 第一線高高飄揚。戰“疫”第一線應該有我。黨(dang) 員既是勞動者,也應該是示範者,依靠黨(dang) 組織這個(ge) 戰鬥堡壘,廣泛動員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並肩戰鬥,風雨同舟,共同構築起阻擊疫情的牢固戰線。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07日 07:54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