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餘天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張定宇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yu) 希望。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在等待危重病人轉運時接到病人心跳停止的緊急電話,抓緊聯係協調處理。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cong) 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

  1月26日,大年初二。

  自2019年12月29日轉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了29天。

  這裏是武漢最大的專(zhuan) 科傳(chuan) 染病醫院,目前收治的全部為(wei) 轉診確診的患者。

  晚上9點,57歲的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張定宇帶著疲憊,一瘸一拐走向記者。突然,手機鈴聲響起。

  “您家莫急莫急,在醫院門口?我馬上安排人出來接。”

  “搞快點,搞快點,這個(ge) 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馬上就搞!”

  濃眉,黝黑,風風火火。一小會(hui) 兒(er) ,他接打了6個(ge) 電話,整個(ge) 走廊都能聽到他在喊。

  “雷厲風行”,是同事們(men) 對他的一致評價(jia) 。

  “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從(cong) 小在武漢礄口長大的張定宇笑著為(wei) 自己打圓場。

  “性子急,是因為(wei) 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hui) 兒(er) ,平靜地提起那個(ge) 埋在心裏的秘密:“我是一個(ge) 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hui) 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cong) 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的病人。”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裏,張定宇往往淩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wei) 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wei) 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裏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身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堅決(jue) 頂上去!

  1月24日,除夕夜。

  晚8時許,張定宇接到武漢市衛健委的電話,解放軍(jun) 海陸空三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cong) 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軍(jun) 機星夜馳援武漢醫療一線,於(yu) 當晚23時44分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其中,陸軍(jun) 軍(jun) 醫大學150人醫療隊將奔赴金銀潭醫院。

  張定宇和團隊受到極大鼓舞。“近一個(ge) 月,醫護人員嚴(yan) 重不足,日常狀態下,護士2小時交接班一次,現在則需拉長至4至5小時,醫生就更辛苦,嚴(yan) 重的體(ti) 力透支也會(hui) 增大感染風險。”他說,解放軍(jun) 來了,壓力將減輕不少。

  晚10時許,張定宇再次接到電話,醫療隊136名醫護人員淩晨2點抵達武漢,進駐金銀潭醫院。

  安頓完醫療隊住下,已是淩晨3點。

  1月25日,大年初一。

  “騰空病區的兩(liang) 層樓麵,搞好清潔消毒!”一大早,張定宇就開始為(wei) 進駐醫療隊調整空間排布。

  1月26日下午1時,陸軍(jun) 軍(jun) 醫大學醫療隊成建製接管該院兩(liang) 個(ge) 病區,經過3個(ge) 多小時準備,第一批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20名患者轉入。下午2點,上海醫療隊正式接手武漢金銀潭醫院老病房,共兩(liang) 個(ge) 病區約80張床位。

  截至26日晚11時,金銀潭醫院當天接收53名轉診患者,累計收治患者657人。

  “夜裏還有一批病人要轉過來,估計今天要達到70多人。”張定宇從(cong) 會(hui) 議室的窗戶望出去,不遠處的南樓、北樓和綜合樓,21個(ge) 病區,燈火通明。

  火線48小時,張定宇兵不卸甲、馬不停蹄。

  “身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jue) 頂上去!”

  張定宇告訴記者,全院240多名黨(dang) 員,沒有一個(ge) 人遲疑、退縮,全部挺在急難險重崗位。“有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科技研發實力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眾(zhong) 誌成城,疫情終將會(hui) 被我們(men) 戰勝!”

  張定宇的雙眼布滿血絲(si) ,眼神堅毅、沉穩。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在協調危重病人轉運。

  傳(chuan) 染病不是絕症,當前我們(men) 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懼

  2019年12月,武漢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引起張定宇的高度警惕。在那之前,他剛剛應對完12月初暴發的冬季甲流。

  當月29日,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4天後,該院正式開辟專(zhuan) 門的病區。

  憑著多年在傳(chuan) 染病領域的專(zhuan) 業(ye) 經驗,張定宇感到這個(ge) 病不簡單。他一邊叮囑醫務人員加大防護,一邊帶領大家率先采集了這7名病人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並送往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進行檢測。

  “為(wei) 什麽(me) 要采集肺泡灌洗液?因為(wei) 我們(men) 發現,一些病人在做咽拭子檢測的時候是陰性,但病情卻在持續加重,肺部CT異常,我們(men) 懷疑病毒已通過下呼吸道進入肺泡,果不其然。”張定宇說,病毒躲在肺泡裏,咽喉檢查根本不起作用,到後來病人肺部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病情進化非常凶猛,但究竟這是一種什麽(me) 病毒,誰也不知道。

  科學家團隊從(cong) 分離樣本中,確認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麵對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

  在夜以繼日的診治中,該院醫護人員發現,他們(men) 以往用於(yu) 抗艾滋病的藥物克力芝,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療效。很快,這種藥便在金銀潭醫院率先用於(yu) 治療。

  王立偉(wei) (化名)是華南海鮮市場的經營戶,首批7名感染者之一。他的妻子和姨妹,也在這次疫情中被確診為(wei)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1月5日,王立偉(wei) 的妻子來到金銀潭醫院,堅持要住院。張定宇看了她的肺部CT後發現,雖有陰影,但症狀較輕,建議配合藥物,居家隔離療養(yang) 。

  在家堅持每人戴口罩,實行分餐製。兩(liang) 周後,她的血象在免疫力和藥物幫助下,恢複了正常,肺炎自愈了。

  “這是我接診的輕症病人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例。眼下,提高人體(ti) 免疫力非常重要。傳(chuan) 染病不是絕症,當前我們(men) 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懼。”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hui) 拚了命去爭(zheng) 分奪秒;同時,我很內(nei) 疚,我也許是個(ge) 好醫生,但不是個(ge) 好丈夫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右二)跛行前往南樓ICU病房。

  張定宇的雙腿,上下樓越來越艱難了。

  每每有人問他,腿怎麽(me) 了?他都大手一揮搪塞說,我膝關(guan) 節不好。

  全院沒有一個(ge) 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腳步,緣於(yu) 漸凍症的折磨。

  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又稱肌萎縮側(ce) 索硬化(ALS),無藥可治。早期,患者可能隻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漸漸地,就會(hui) 進展為(wei) 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咽困難,直至產(chan) 生呼吸衰竭。

  “這個(ge) 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說,他從(cong) 來不說,是因為(wei) 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le) 觀,不喜歡叫苦。

  2017年,張定宇隨武漢市衛健委赴外地出差,被專(zhuan) 家發現腿有異樣。2018年10月,漸凍症確診。

  他微笑著把身體(ti) 蜷縮在椅子裏說:“你看我現在長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會(hui) 像這樣縮成小小的一團。每個(ge) 漸凍病人,都是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消逝的。”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hui) 拚了命去爭(zheng) 分奪秒做一些事!”

  提起與(yu) 病毒爭(zheng) 分奪秒的29天中內(nei) 心最艱難的時刻,眼前這位硬漢,忽然濕了眼眶。

  “有天下班,我回去得很晚,跟愛人談起院裏病人的情況,說發病的時候會(hui) 很喘。她說,我也覺得有些喘。”張定宇的愛人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線。第二天,她悄悄去醫院檢查,確診已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隨後入院。

  分身乏術的張定宇,有時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醫院看一眼。

  前些天淩晨一點多,在下班趕往四醫院的路上,張定宇的臉頰忽然一陣滾燙,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淌的淚水。

  “我很內(nei) 疚,我也許是個(ge) 好醫生,但不是個(ge) 好丈夫。我們(men) 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ti) 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願用漸凍的生命,與(yu) 千千萬(wan) 萬(wan) 白衣衛士一起,托起信心與(yu) 希望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綜合病房樓三樓,張定宇在查看危重病人病曆。

  在金銀潭醫院北樓五病區主任魏明眼中,張定宇平常性子“非常急”,你一旦有困難向他反映,他會(hui) 想方設法,立即解決(jue) 。“我們(men) 這個(ge) 病區剛開時,很缺人手,我一急就給院長打電話,院長馬上帶著護理部、後勤科室來現場,說病房需要什麽(me)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從(cong) 武漢市第四醫院副院長,到武漢血液中心主任,再到6年前來到金銀潭醫院出任院長,張定宇的白大褂,一穿就是幾十年。

  在抗疫一線,他是臨(lin) 危受命的白衣戰士。在災情關(guan) 頭,他是衝(chong) 鋒在前的白衣勇士。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就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shang) 員。

  1997年11月,張定宇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ya) 。

  2011年除夕,張定宇作為(wei) 湖北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度過了一個(ge) 不同尋常的中國年。那天淩晨,他被一陣電話鈴聲喚醒。一名產(chan) 婦子宮破裂出血,需緊急搶救。匆匆趕到手術室,做麻醉,穩定病人血液循環。不到30分鍾,一個(ge) 男嬰呱呱墜地。

  緊接著,第二台剖腹產(chan) 病人轉到手術台,張定宇緊急給產(chan) 婦側(ce) 臥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輸液,20多分鍾,一個(ge) 新生命誕生。

  看看表,已是淩晨4時15分。換下工作服,又有一位產(chan) 婦胎盤早剝、出血,需要緊急剖腹產(chan) 。輸液、給氧、麻醉,手術……胎兒(er) 終於(yu) 出來了,卻沒有心跳。心髒按壓、吸引、氣管插管、給氧,一陣忙碌後,手術室裏又一次響起了嬰兒(er) 的啼哭聲。

  這樣一位施恩於(yu) 人、充滿大愛的白衣衛士,卻總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

  “很感激解放軍(jun) 醫療隊的分擔,讓我這兩(liang) 天淩晨1點就能躺下了,之前有時候得扛到三、四點才能睡。”

  “我愛人雖然感染了病毒,但是很幸運,給她用了抗毒藥之後,有效果,我很感恩。”

  “這樣的疫情和災難,無論發生在其他任何一個(ge) 國家,後果都不可想像。我很感恩,當我們(men) 為(wei) 了搶救病人不顧一切,背後支撐我們(men) 的,是整個(ge) 中國。”

  疫情還沒發生前,有空的時候,張定宇會(hui) 去徒步。他說,我很珍惜還能走路的時間。

  而眼下,他要與(yu) 命運叫板,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與(yu) 千千萬(wan) 萬(wan) 白衣衛士一起,托起信心與(yu) 希望,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yu) 健康。

  短評

  你堅定的站立,我們(men) 看得見

  金銀潭醫院,是這次疫情阻擊戰中眾(zhong) 人皆知的標誌性地點。因為(wei) 這是戰鬥最先打響的地方,也是“離炮火最近的地方”。

  院長張定宇,一個(ge) 戰鬥者,一個(ge) 指揮者,也是一顆定心丸。我們(men) 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金銀潭醫院,卻在一個(ge) 月以後才知道他。

  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卻要為(wei) 患者、為(wei) 社會(hui) 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擋不了自己的病情,卻用盡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來。

  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堅實的陣地。

  生命的守護,爭(zheng) 分奪秒。與(yu) 時間賽跑,時間何曾給他們(men) 特別的眷顧?疫情又何曾讓他們(men) 有片刻的喘息?他們(men) 不能停下,他們(men) 要跑得更快,來不及想一下自己,也來不及回頭看一眼自己的家。

  最美“逆行者”,這是我們(men) 給所有白衣鬥士的稱呼。因為(wei) 他們(men) 的逆行,我們(men) 來不及知道他們(men) 的名字,隔著厚厚的口罩和防護服,我們(men) 甚至看不清他們(men) 的臉。

  當我們(men) 知道他們(men) 的故事,靠近他們(men) 的心理世界,我們(men) 就更明白他們(men) 怎樣對待職責,他們(men) 如何踐行初心、不辱使命,他們(men) 的勇敢來自何處,他們(men) 的犧牲是怎樣的無悔。

  醫者無懼,醫者仁心。越是艱巨的任務,越有衝(chong) 天的豪情;越是最危險的地方,越有最英勇的戰鬥。

  戰鬥如此地激烈,更多的我們(men) ,無法靠近你們(men) 的陣地,但你們(men) 堅定的站立,我們(men) 看得見。

發布時間:2020年01月29日 11:40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