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東(dong) 北師範大學青春告白祖國思政大課暨“為(wei) 教師亮燈”活動現場。資料圖片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東(dong) 北師範大學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總結73年辦學曆史,立足時代精神和學校實際,凝練了“強師報國,求實創造”的東(dong) 師精神,並將其融入立德樹人和辦學治校之中,努力在推進“雙一流”建設和培養(yang) 創新型卓越教師上有新作為(wei) ,加快世界一流師範大學建設進程。
1.牢記紅色根脈,堅守“強師報國”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一所大學的初心同樣蘊含於(yu) 辦學曆史之中。東(dong) 北師大深入挖掘紅色校史中的育人資源,將之作為(wei) 不忘為(wei) 黨(dang) 育人初心、勇擔為(wei) 國育才使命的重要載體(ti) 。
“強師報國”、為(wei) 黨(dang) 育人的初心始終貫穿學校發展的曆史。東(dong) 北師範大學由解放區延安大學東(dong) 遷創辦,原名東(dong) 北大學,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東(dong) 北地區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把黨(dang) 和國家的需要作為(wei) 辦學方向,堅守“為(wei) 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特色,為(wei) 國家培養(yang) 了30萬(wan) 餘(yu) 名優(you) 秀人民教師和各行各業(ye) 高層次專(zhuan) 門人才。
以紅色校史涵養(yang) 師生愛國愛校情懷,提高育人水平。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是學校事業(ye) 發展的根本保證。學校黨(dang) 委將紅色基因作為(wei) 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在主題教育中,深入挖掘豐(feng) 富而具有鮮明特色的紅色曆史資源,到延安尋根,帶回“根源石”“故園土”;邀請延安大學黨(dang) 史專(zhuan) 家來校作報告,溯源校史;重修早期建校史,並在全校師生中進行宣講,同時通過微信、微博、校園新聞網開設專(zhuan) 欄大力宣傳(chuan) ,讓廣大師生牢記學校的紅色根脈、不忘來路;推出“強師報國的特色之路”主題教育校史圖片展,梳理了建校73年來矢誌不渝為(wei) 基礎教育服務的曆史脈絡。通過校史教育,讓每名師生知校史、守初心、擔使命。
2.弘揚時代精神,踐行“創造的教育”理念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踐行新發展理念,走創新發展之路,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內(nei) 在要求,是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迫切需要。承擔培養(yang) 基礎教育師資使命的師範大學,在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地位。隻有培養(yang) 出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才能為(wei) 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提供保障。東(dong) 北師範大學以“創造的教育”理念為(wei) 引領,培養(yang) 新時代創新型基礎教育師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深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以主題教育為(wei) 契機,學校著力推動“師範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校”(U-G-S)2.0模式建設,探索實施長周期“未來教育家培養(yang) 工程”;推動落實“高校―政府―企事業(ye) 單位”(U-G-E)本科專(zhuan) 業(ye) 和研究生專(zhuan) 業(ye) 學位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培養(yang) 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強化本科教學基礎地位,推進教學模式變革。堅持以學生為(wei) 中心,以“價(jia) 值塑造、能力培養(yang) 、知識傳(chuan) 授”為(wei) 目標,建設244個(ge) “創造的教育”示範課堂,覆蓋全校所有二級教學單位,實現以“教”的變革帶動“學”的轉變,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加快“雙一流”建設,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積極服務國家新一輪東(dong) 北振興(xing) 戰略,聚力重大科研創新突破;牽頭聯合東(dong) 北三省教育廳和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共建教師教育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進一步鞏固6個(ge) 一流建設學科,加強學科群建設,著力布局新興(xing) 交叉學科;進一步完善重點學科方向帶頭人負責製,推動權力重心下移,著力破解製約“雙一流”建設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和瓶頸問題;進一步完善體(ti) 製機製,主題教育期間共製訂、修訂科研管理製度10餘(yu) 項,有效激發了廣大教師積極性和創造力。
3.彰顯師範特色,共育“兩(liang) 代師表”
師德師風建設是師範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勇擔育人使命的重要保證。東(dong) 北師範大學把師德師風作為(wei) 評價(jia) 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堅持彰顯師範特色,共育兩(liang) 代師表,將師德典型引領作為(wei) 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舉(ju) 措,打造“一個(ge) 典範·一組群像·以文化人”的師德建設模式。
聚焦典範,弘揚鄭德榮的精神品質。東(dong) 北師大鄭德榮教授先後榮獲全國優(you) 秀教師、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改革先鋒、最美奮鬥者等多項榮譽,成為(wei) 全黨(dang) 全國的學習(xi) 典範。學校黨(dang) 委聚焦鄭德榮同誌的學習(xi) 宣傳(chuan) ,通過組建宣講團、編撰圖書(shu) 、製作視頻、設立展室、樹立塑像等多種方式,光大鄭德榮的精神品質,使廣大師生深受教育。
拓展群像,匯聚榜樣力量。鄭德榮的出現不是孤立現象,優(you) 秀的教師孕育於(yu) 良好的環境,高尚的精神涵養(yang) 於(yu) 先進的群體(ti) 。學校黨(dang) 委評選出首批“鄭德榮式好老師”,開展“榮耀東(dong) 師、譽滿桃李”東(dong) 師榮譽教授先進事跡學習(xi) 宣傳(chuan) ,為(wei) 學術大師樹碑立傳(chuan) ;大力學習(xi) 宣傳(chuan) 優(you) 秀校友教師群體(ti) ,如攻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大漠裏永遠閃耀的紅燭”支邊教師馮(feng) 誌遠、“優(you) 秀邊陲兒(er) 女”郭力華、“最美山村女教師”馬憲華等。通過正麵宣傳(chuan) ,讓先進模範的精神品質深入人心。
以文化人,培育師德文化。典範和優(you) 秀群體(ti) 的出現離不開學校紅色文化、創新文化、師德文化等特色校本文化的孕育浸潤。學校黨(dang) 委凝練出台“強師報國,求實創造”的東(dong) 師精神,打造以東(dong) 師精神為(wei) 核心的校本文化;深入挖掘早期建校的紅色曆史,在全校師生中廣為(wei) 宣講,提醒師生牢記紅色根脈;創作傳(chuan) 頌《師銘》《師德公約》,宣揚東(dong) 師人“信念堅實、知識紮實、為(wei) 人踏實、作風樸實”的“四實”品格,涵養(yang) 師德文化;印發典型師德案例,號召全校師生向身邊師德典型學習(xi) ,營造濃鬱的尊師重教氛圍。通過典型引領引導廣大師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為(wei) 培養(yang) 高素質教師隊伍、實現教育現代化作出貢獻。
東(dong) 北師大將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製度建設,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強師報國、求實創造”的東(dong) 師精神,為(wei)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培養(yang) 大國良師和具有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更大貢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