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正是基層扶貧幹部最辛苦最忙碌的時候。在廣西各地的壯村侗寨,數千個(ge) 駐村第一書(shu) 記起早貪黑地奔忙著。
“經過一年努力,今年目標基本完成了,正全力衝(chong) 刺明年全麵脫貧目標!”於(yu) 洋充滿幹勁地說。
201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90後選調生於(yu) 洋,主動請纓到百色市淩雲(yun) 縣泗城鎮後龍村擔任黨(dang) 組織第一書(shu) 記。
後龍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大石山區極度貧困村,自然條件極為(wei) 惡劣,長期戴著“百色第一窮”的帽子。2018年,貧困發生率依然達66.3%,貧困程度之深、貧困發生率之高,位居廣西前列。
於(yu) 洋進村入戶走訪後,在《駐村日記》中寫(xie) 道:“有山高路險,家居雲(yun) 霧之間者;有家徒四壁,房屋四處透風者;有頓頓野菜送飯者……”
於(yu) 洋以最快時間摸清村情戶情後,製定計劃,分類幫扶,綜合施策——發揮後龍村優(you) 勢,采取“合作社+公司+農(nong) 戶”運行模式,建設高坡山豬養(yang) 殖基地,實現年出欄生豬1500頭;與(yu) 公司合作,種植構樹300畝(mu) ;投資30萬(wan) 元入股當地龍頭企業(ye) 獲取分紅;在後援單位支持下,實施後龍村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等,激發貧困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已連續兩(liang) 年順利完成既定脫貧目標。
“一個(ge) 人,三個(ge) 村,六年頭。”河池市天峨縣公安局駐岜暮鄉(xiang) 板麽(me) 村第一書(shu) 記郭孟德,總結自己的駐村經曆。
2013年1月,地處龍灘水電站庫區的天峨縣向陽鎮燕來村,成為(wei) 天峨縣公安局結對幫扶村,從(cong) 事政工工作的郭孟德被派到村裏開展扶貧工作。
駐村後,郭孟德奔走於(yu) 各個(ge) 部門,爭(zheng) 取專(zhuan) 項扶持資金,修建了籃球場、文化娛樂(le) 室等場所,傾(qing) 力發展果樹種植產(chan) 業(ye) ,熱心解決(jue) 群眾(zhong) 日常困難,改變了燕來村的落後麵貌,贏得群眾(zhong) 交口稱讚。
2015年10月,廣西吹響“攻堅五年、圓夢小康”脫貧衝(chong) 鋒號,向陽鎮林列村成為(wei) 天峨縣公安局新的幫扶村,有扶貧經驗的郭孟德成為(wei) 林列村第一書(shu) 記。林列村是水庫移民安置村,轄12個(ge) 村民小組281戶1249人,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34戶146人。2016年以前,村裏隻有4個(ge) 自然屯通路,因交通不便,每年都有許多水果爛在地裏,果農(nong) 苦不堪言。
“要致富,先修路。”郭孟德決(jue) 定,盡快解決(jue) 這一突出問題。他組織村兩(liang) 委和群眾(zhong) 代表一起協商規劃,到處跑項目拉資金。道路測繪、征地拆遷是最棘手的問題,郭孟德“磨破嘴、跑斷腿”,用誠意化解了一件件糾紛,使得原來不通路的龍坪、外麻、交要、外裏、納福5個(ge) 自然屯全部通上水泥路,盤活了3000畝(mu) 珍珠李產(chan) 業(ye) 。
2018年年初,天峨縣吹響決(jue) 勝脫貧攻堅“集結號”,已完成燕來村、林列村脫貧摘帽任務的郭孟德,主動請纓來到新的幫扶村——板麽(me) 村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
板麽(me) 村人多地少,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無集體(ti) 經濟來源,全村80%的貧困戶居住在大石山區。為(wei) 了做大做強村集體(ti) 經濟,郭孟德通過各種渠道籌資120萬(wan) 元,發展食用菌、草莓及馬蜂、黑山羊、豪豬等種養(yang) 項目,解決(jue) 了70戶貧困戶的就業(ye) 問題。2018年年底,板麽(me) 村摘掉了貧困帽。
“能在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偉(wei) 大進程中作出一點貢獻,是我們(men) 青年一代應有的使命和擔當。”前不久,郭孟德獲頒“五四獎章青年扶貧先鋒”後如是說。
在廣西脫貧攻堅戰場上,還有許許許多多像“時代楷模”黃文秀一樣的駐村第一書(shu) 記。“他們(men) 肩負重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鄉(xiang) 土,夜以繼日奮戰在扶貧一線,為(wei) 改變貧困山區麵貌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men) 無愧於(yu) 脫貧攻堅戰場的‘急先鋒’,是扶貧道路上‘最可愛的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dang) 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曾萬(wan) 明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