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旗飄揚在牧區,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播到牧區群眾(zhong) 中,我們(men) 的課堂成了一道漂亮的風景。”說起“流動黨(dang) 校”,被黨(dang) 校請去給牧區群眾(zhong) 講課的香格裏拉市畜牧獸(shou) 醫局高級畜牧獸(shou) 醫師張繼忠很是感慨。
當前,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深入開展,雲(yun) 南迪慶高原地廣人稀、農(nong) 牧民人口散居、交通及通訊不便,大量農(nong) 牧民長期駐紮在牧區放牧牛羊、采鬆茸、挖蟲草,不少黨(dang) 員無法正常參加組織生活、參加學習(xi) 教育,迪慶如何高質量高標準推動主題教育見實效。
針對這一實際,迪慶藏族自治州采取“流動黨(dang) 校送學”模式,由各縣市委組織部門牽頭協調黨(dang) 校、農(nong) 業(ye) 、畜牧、衛生等部門,建立了由黨(dang) 的理論骨幹、基層幹部、農(nong) 牧業(ye) 科技人員、致富能手和各方麵鄉(xiang) 土人才組成的“講師隊伍”,依托黨(dang) 建讀物學用平台建設,同步配備功放機、發電機、VCD等電教設備和各類黨(dang) 建讀物書(shu) 籍、音像資料,采取講師現場教學、放映電教片和發放黨(dang) 建書(shu) 籍相結合的形式,把黨(dang) 的聲音送到雪山牧場、田間地頭。
德欽縣的佛山鄉(xiang) 和羊拉鄉(xiang) 、香格裏拉市的東(dong) 旺鄉(xiang) 等滇藏、滇川交界地區,組建了23個(g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以“流動黨(dang) 校”為(wei) 依托,有針對性地製定了教學計劃,由黨(dang) 員領導幹部帶頭,對牧區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分期分批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黨(dang) 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牧區實用技術培訓工作,讓廣大農(nong) 牧黨(dang) 員群眾(zhong) 第一時間接觸到黨(dang) 的最新方針政策,了解到黨(dang) 的惠民政策,滿懷信心地投入到發展生產(chan) 當中,受到了藏區農(nong) 牧民的普遍歡迎。
德欽縣佛山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拉爭(zheng) 說:“我們(men) 結合藏區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實際,按照‘黨(dang) 員到哪裏,組織就在那裏;群眾(zhong) 在哪裏,服務到那裏’的工作思路,采取‘支部+黨(dang) 員+服務隊’的工作模式,在靠近相鄰省區的地方建立了臨(lin) 時聯合黨(dang) 支部,將黨(dang) 建工作延伸至牧場等地,即送學又服務,在學教服務中促進和諧穩定邊界建設。”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