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白了頭發 綠了荒漠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甘肅省古浪縣,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之一。1981年,作為(wei) 三北防護林前沿陣地,古浪縣著手治理荒漠,對八步沙地區試行新的治理政策。漪泉大隊56歲的老支書(shu) 石滿第一個(ge) 站了出來。緊接著,同大隊的賀發林,台子大隊的郭朝明、張潤元,和樂(le) 大隊的程海,土門大隊的羅元奎積極響應。他們(men) 以聯戶承包的形式,組建八步沙集體(ti) 林場,被稱為(wei) 八步沙“六老漢”。

  按照計劃,第一年先治1萬(wan) 畝(mu) 。6個(ge) 老漢跑遍了附近和鄰縣的林場,隻解決(jue) 了一部分樹苗,剩下的怎麽(me) 辦?他們(men) 在自家承包地種樹苗。6個(ge) 家庭40多口人全部上陣,第二年春天,幾場風沙過後,活下來的樹苗連三成都不到。“隻要有活的,就說明沙能治!”“六老漢”沒有灰心,轉而采用“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辦法,終於(yu) 提高了成活率。

  沙漠離家遠,“六老漢”吃住都在八步沙。他們(men) 帶點麵粉、幹饃饃和酸菜,用幾塊石頭支起鍋。在沙地挖一個(ge) 深坑,上麵用木棍撐起來,再蓋一些茅草,就是“六老漢”的家。經過10餘(yu) 年苦戰,“六老漢”澆綠了4.2萬(wan) 畝(mu) 沙漠。八步沙的樹綠了,“六老漢”的頭白了。1991年、1992年,賀老漢、石老漢先後離世。後來,郭老漢、羅老漢也相繼離世。如今,當初的“六老漢”中,四人走了,兩(liang) 人老了幹不動了。

  組建林場之初,“六老漢”就約定,無論多苦多累,每家必須出一個(ge) 後人,把八步沙治下去。石銀山、賀中強、郭萬(wan) 剛、羅興(xing) 全、程生學、張老漢的女婿王誌鵬相繼接過了父輩治沙的接力棒,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現在,郭萬(wan) 剛的侄子郭璽等第三代人已加入治沙行列,守護八步沙的未來。

  曆經“六老漢”三代人38年的堅守,八步沙已從(cong) 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變成了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六老漢”及其後人建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裏、東(dong) 西寬8公裏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廊,使7.5萬(wan) 畝(mu) 荒漠得以治理,近10萬(wan) 畝(mu) 農(nong) 田得到保護。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18日 05:5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