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腳下、渤海之濱、太行之畔,一項曆史性工程——“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如朝陽噴薄,引領著一場區域深層次變革。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冒著嚴(yan) 寒,深入京津冀考察,殷殷期望、諄諄寄語:“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要保持曆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做好這件曆史性工程”。
長江經濟帶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圍繞區域協調發展這篇大文章,精心謀劃、科學布局,提出一係列重大國家戰略,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向著更加均衡、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方向闊步前行,取得曆史性成就。
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了哪些新情況新問題?怎麽(me) 看、怎麽(me) 辦?現有區域政策哪些要堅持、哪些應調整?在《推動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把脈當前區域經濟發展新形勢,從(cong) 戰略上提出了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科學思路、主要舉(ju) 措和推動東(dong) 北全方位振興(xing) 的“藥方”,對這些問題作出了透徹鮮明的回答,為(wei) 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
關(guan) 乎全局的重大問題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解決(jue) 好區域協調發展問題,關(guan) 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充分發揮,關(guan) 乎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開宗明義(yi) 指出:“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籌區域發展從(cong) 來都是一個(ge) 重大問題。”這一科學論斷,深刻闡明了我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依據和艱難程度。
打開中國地圖,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廣袤大地上,從(cong) 南到北、由東(dong) 到西,自然狀況多樣,氣候條件複雜。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共存於(yu) 祖國遼闊版圖中。從(cong)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遞減至500米以下,由西到東(dong) 的三大階梯差異明顯,氣候迥異;地區間降水分布極其不均,荒漠化土地分布廣泛;以“胡煥庸線”為(wei) 界,東(dong) 南人口密集,西北人口稀疏。再加上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等多方麵的原因,區域發展差別大問題十分突出。這樣的國情,有利於(yu) 形成廣泛分工、強大市場和廣闊回旋餘(yu) 地,同時也會(hui) 產(chan) 生不平衡不協調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圖為(wei)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hui) 上,群眾(zhong) 遊行中的“區域協調”方陣。 新華社記者 龐興(xing) 雷/攝
恩格斯曾經預言,在社會(hui) 主義(yi) 條件下,能夠使工業(ye) 分布得“最適合於(yu) 它自己的發展和其他生產(chan) 要素的保持或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對統籌區域發展進行了艱辛探索。1956年,毛澤東(dong) 同誌在《論十大關(guan) 係》中提出,要正確處理沿海工業(ye) 和內(nei) 地工業(ye) 的關(guan) 係,使工業(ye) 布局逐步平衡。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鄧小平同誌提出“兩(liang) 個(ge) 大局”的戰略構想,強調沿海地區要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從(cong) 而帶動內(nei) 地更好地發展;發展到一定時候,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nei) 地發展。70年來,從(cong) 充分利用東(dong) 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既有的工業(ye) 基礎,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ye) ,到開展三線建設;從(cong) 實施沿海開放,到形成“西部開發、東(dong) 北振興(xing) 、中部崛起、東(dong) 部率先”的“四大板塊”格局,我國區域經濟布局逐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
進入新時代,如何更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得很遠、想得很深、抓得很實。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總書(shu) 記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調協調發展是製勝要訣,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wei) 統籌區域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總書(shu) 記強調,“全麵小康,覆蓋的區域要全麵,是城鄉(xiang) 區域共同的小康”;強調協調是“發展兩(liang) 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強調要“完整準確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等等。總書(shu) 記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大板塊、各個(ge) 區域,主持召開一係列重要會(hui) 議,提出一係列重大戰略,作出一係列重大部署,推動形成了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為(wei) 引領,區域間相互融通補充的區域發展新格局,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區域發展形勢是好的,同時出現了一些值得關(guan) 注的新情況新問題。”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總書(shu) 記從(cong) 三個(ge) 方麵進行了科學概括: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日益突出,部分區域發展麵臨(lin) 較大困難,等等。總的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wei) 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正是這樣的“新情況新問題”,構成了我們(men) 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新舉(ju) 措的基本依據。
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思路新布局
平闊奔湧的黃浦江邊,雄偉(wei) 壯觀的“四葉草”國家會(hui) 展中心,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在上海拉開帷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開幕式上鄭重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並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
一年後的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在這份《規劃綱要》中,“高質量”一詞貫穿全篇,出現了20餘(yu) 次,清晰標注了長三角一體(ti) 化的目標和要求,鮮明體(ti) 現了新形勢下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特征。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綱挈領地指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要從(cong) 解決(jue) “有沒有”的問題轉向解決(jue) “好不好”的問題。具體(ti) 到區域發展來說,就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齊步走”,而是要發揮各地比較優(you) 勢,走合理分工、優(you) 化發展的路子,構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
正是從(cong) 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出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區域協調發展的總思路。這就是,“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ti) 係,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係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you) 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麵的功能,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如何貫徹落實這一思路?總書(shu) 記鮮明提出了“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you) 勢、完善空間治理、保障民生底線”的24字要求。
在現代區域經濟格局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能力強、空間效率高、規模效應明顯,是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增長極和動力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產(chan) 業(ye) 和人口向優(you) 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wei) 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進而帶動經濟總體(ti) 效率提升,這是經濟規律。”放眼世界,美國的波士頓—華盛頓城市群、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都是本國經濟發展極為(wei) 重要的增長極。這些年來,我國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級城市群,“十三五”規劃提出加快建設發展19個(ge) 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將承載全國80%左右的人口和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是推動創新和增長的主要空間載體(ti)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特別從(cong) 尊重客觀規律的角度,要求培育發展城市群,破除資源流動障礙,促進各類生產(chan) 要素自由流動並向優(you) 勢地區集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我國區域間資源稟賦差異非常大,必須根據各地區的條件和特點,進行合理分工,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you) 勢。比如,對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就是要“承載更多產(chan) 業(ye) 和人口,發揮價(jia) 值創造作用”;對三江源、黃土高原、大興(xing) 安嶺等重要生態功能區,首要任務就是保持並提高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對三江平原、鬆嫩平原、長江中遊及江淮地區等糧食主產(chan) 區,就是要優(you) 先考慮糧食安全問題,保障全國耕地數量質量和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對邊疆地區等涉及國家安全的重要地區,就是“要考慮國家安全因素,增強邊疆地區發展能力,使之有一定的人口和經濟支撐,以促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京張高鐵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100多年前,我國開通了首條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營運的鐵路幹線——京張鐵路。將於(yu) 2019年底正式開通的京張高鐵,是我國第一條采用北鬥衛星導航係統、設計時速350公裏的智能化高速鐵路。屆時,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旅行時間將由3.5小時縮短到1小時以內(nei) 。圖為(wei) 2019年12月3日,試驗列車停靠在北京北站。 新華社發 李樺/攝
四川雅康高速公路東(dong) 起雅安、西至康定,全長135公裏,是成都平原連接甘孜藏區進而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被譽為(wei) “雲(yun) 端天路”。雅康高速於(yu) 2018年12月31日全線建成並試通車運營,從(cong) 而結束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不通高速的曆史,有力助推藏區脫貧攻堅。圖為(wei) 雅康高速瀘定大渡河大橋(2019年10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就像一棟房子要劃分客廳、臥室、廚房等不同功能區一樣,我國遼闊的國土空間也要進行功能區分,讓不同區域承載不同的功能,揚長避短、優(you) 化發展。我國從(cong) 2005年開始推進主體(ti) 功能區規劃建設,2010年印發的《全國主體(ti) 功能區規劃》將國土空間劃分為(wei) 優(you) 化開發、重點開發、限製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ti) 功能區。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完善和落實主體(ti) 功能區戰略進一步提出新要求:細化主體(ti) 功能區劃分,按照主體(ti) 功能定位劃分政策單元,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地區等製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準施策,推動形成主體(ti) 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最終要體(ti) 現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上。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不能簡單看作是縮小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和增長速度的差距,而應該是縮小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麵的差距。保障民生底線,決(jue) 定了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要求,這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總書(shu) 記特別強調,要完善土地、戶籍、轉移支付等配套政策,提高城市群承載能力,促進遷移人口穩定落戶。同時,要加大政策傾(qing) 斜力度,確保承擔安全、生態等戰略功能的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這些地區與(yu) 經濟發達地區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ti) 相當。
健全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體(ti) 係
新安江,出安徽休寧六股尖,過歙縣,東(dong) 入浙江,經淳安、建德,流歸錢塘江。極目遠眺,漫江澄澈,千山疊翠,宛若百裏畫廊,扮靚了皖浙兩(liang) 省。
新安江為(wei) 何能“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答案就在2012年新安江跨流域開啟的生態補償(chang) 新機製——如果年度水質達標,下遊浙江付給上遊安徽1億(yi) 元,否則相反。3年後,這個(ge) 金額升至2億(yi) 元。如今,新安江流域水質穩定向好,走出了一條上遊主動強化保護、下遊支持上遊發展的互利共贏路子。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要推廣新安江水環境補償(chang) 試點經驗,鼓勵流域上下遊之間開展資金、產(chan) 業(ye) 、人才等多種補償(chang) 。”見微知著,新安江水環境補償(chang) 試點經驗,是生態補償(chang) 機製的重要內(nei) 容。這個(ge) 機製,正是總書(shu) 記提出的區域協調發展六條主要舉(ju) 措之一。這六條主要舉(ju) 措是,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場;盡快實現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土地管理製度;完善能源消費雙控製度;全麵建立生態補償(chang) 製度;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製度。這些舉(ju) 措,內(nei) 容全麵、針對性強,有著鮮明的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體(ti) 現了抓當前和利長遠的統一,是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招硬招妙招。
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場,是優(you) 化區域經濟布局的關(guan) 鍵因素。比如,在長三角地區,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地級以上城市就有40多座,如果不打破自家“一畝(mu) 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就很難讓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一體(ti) 化發展就會(hui) 成為(wei) 空話。新形勢下如何構建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體(ti)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了對策: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消除歧視性、隱蔽性的區域市場壁壘;除中央已有明確政策規定之外,全麵放寬城市落戶條件;健全市場一體(ti) 化發展機製,深化區域合作機製等。
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對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企業(ye) 間公平競爭(zheng) 和勞動力自由流動具有重要意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盡快實現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的重大任務。2018年7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製度,當年受益省份受益規模達610億(yi) 元,預計2019年受益省份受益規模將達到1600億(yi) 元左右。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shu) 記強調,“要在確保2020年省級基金統收統支的基礎上,加快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進度,在全國範圍內(nei) 實現製度統一和區域間互助共濟”。
土地是人類各項活動的空間載體(ti) 。從(cong) 實際情況看,有些地方特別是一些中心城市建設用地不足,製約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要求,加快改革土地管理製度,“建設用地資源向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傾(qing) 斜”,使“優(you) 勢地區有更大發展空間”。在國土空間規劃、農(nong) 村土地確權頒證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城鄉(xiang) 建設用地供應指標使用應更多由省級政府統籌負責。
“十三五”規劃要求,到2020年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費總量控製在50億(yi) 噸標準煤以內(nei) 。這項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製度,對節約能源資源、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從(cong) 實際情況看,目前有10多個(ge) 省份提出難以完成“十三五”能耗總量指標。對於(yu) 這個(ge) 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要認真研究,既要盡力而為(wei) ,又要實事求是。對於(yu) 能耗強度達標而發展較快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控製要有適當彈性。
重點生態功能區為(wei) 全國提供著清潔水源、幹淨大氣,經濟發達地區受惠於(yu) 此,理應予以反哺。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全麵建立生態補償(chang) 製度”的舉(ju) 措,強調健全區際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chang) 的良性局麵。比如,要健全縱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加大對森林、草原、濕地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在長江流域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等等。
縮小區域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財政轉移支付是重要舉(ju) 措。重點生態功能區、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困難地區,財政收入相對有限,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相對不足。總書(shu) 記特別強調,要對這些地區提供有效轉移支付。比如,擔負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重大責任的青海省,2018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jin) 272.9億(yi) 元,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需1647.5億(yi) 元,差額部分多數要靠中央補助收入補足,這也是區域發展“全國一盤棋”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的重要體(ti) 現。
讓東(dong) 北重煥生機活力
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70華誕,天安門莊嚴(yan) 神聖,長安街鐵流滾滾。上午10時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乘檢閱車,經過金水橋,駛上長安街,依次檢閱15個(ge) 徒步方隊、32個(ge) 裝備方隊。
這輛檢閱車,有個(ge) 響亮的名字——“紅旗”,來自東(dong) 北的長春一汽。60年前的同一天,10輛嶄新的紅旗轎車亮相天安門廣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第一款自主製造的高級轎車。紅旗轎車,從(cong) 新中國鋪就的金光大道中,一路駛向輝煌,見證了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的崢嶸歲月。
從(cong) 紅旗轎車放眼白山黑水,就會(hui) 發現,這裏創造了太多太多的新中國“第一”:第一座大型火力發電廠、第一輛汽車、第一台內(nei) 燃機車、第一艘萬(wan) 噸輪船……“一五”時期的156項重點工程中,東(dong) 北就占了54項。東(dong) 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ye) 當之無愧的搖籃,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ju) 足輕重。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的,“東(dong) 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農(nong) 業(ye) 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走過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走進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東(dong) 北地區一度麵臨(lin) 比較嚴(yan) 重的經濟困難,在陣痛與(yu) 思考中砥礪前行。
實現東(dong) 北振興(xing) ,是義(yi) 不容辭的曆史責任。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全麵振興(xing) 東(dong) 北地區等老工業(ye) 基地的戰略決(jue) 策。在東(dong) 北振興(xing) 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guan) 鍵節點,總書(shu) 記一次次考察調研、一遍遍分析研判,找準症結、對症下藥,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為(wei) 實現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指明了方向。2013年在遼寧考察時指出,要想創造優(you) 勢、化危為(wei) 機,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2015年在長春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時提出,要著力完善體(ti) 製機製,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ye)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6年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要深化改革開放,優(you) 化發展環境,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ye) 基地振興(xing) 發展新路;2017年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國有企業(ye) 作為(wei) 遼寧振興(xing) 的“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2018年在沈陽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時提出,新時代東(dong) 北振興(xing) ,是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2019年在內(nei) 蒙古赤峰考察時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全國發展大局,著眼“十四五”時期發展,緊密結合東(dong) 北實際,從(cong) “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兩(liang) 個(ge) 大方向著手,提出了一係列推動東(dong) 北全方位振興(xing) 的重大部署和戰略性舉(ju) 措。
新時代東(dong) 北振興(xing) ,是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東(dong) 北地區正依靠創新做實、做強、做優(you) 實體(ti) 經濟,積極扶持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圖為(wei) 沈陽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工業(ye) 機器人生產(chan) 車間。 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麵振興(xing) 不是把已經衰敗的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硬扶持起來,而是要有效整合資源,主動調整經濟結構,形成新的均衡發展的產(chan) 業(ye) 結構。”東(dong) 北地區作為(wei) 我國裝備製造業(ye) 、資源、能源等產(chan) 業(ye) 集聚的老工業(ye) 基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具備很好的基礎條件。用好這一優(you) 勢,就要加強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技術改造,發展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培育健康養(yang) 老、旅遊休閑、文化娛樂(le) 等新增長點;促進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加快培育接續替代產(chan) 業(ye) ,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同時,還要加大創新投入,為(wei) 產(chan) 業(ye) 多元化發展提供新動力。
東(dong) 北地區國有企業(ye) 比重大,能否切實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直接關(guan) 係到能否把老工業(ye) 基地的活力重新激發出來、釋放出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特別要求,要以改革為(wei) 突破口,加快國有企業(ye) 改革,讓老企業(ye) 煥發新活力。同時,他還從(cong)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弘揚優(you) 秀企業(ye) 家精神、吸引人才和投資、樹立鮮明用人導向等方麵入手,為(wei) 東(dong) 北地區深化改革擘畫了一整套“組合拳”。東(dong) 北地區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dong) 北亞(ya) 地區合作的中心樞紐,在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麵大有可為(wei) 。要堅決(jue) 轉變觀念、大膽去闖,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體(ti) 製機製創新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
“興(xing) 酣落筆搖五嶽”。沿著新中國70年光輝足跡,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嶄新的曆史長卷中,大開大合、雄渾落筆,一幅區域協調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在華夏大地徐徐鋪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