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863”計劃倡導者:助推我國高技術進入新階段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863”計劃的全稱是“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該計劃是在世界高技術蓬勃發展、國際競爭(zheng) 日趨激烈的關(guan) 鍵時期,我國組織實施的一項對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在我國科技事業(ye) 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的提出、實施,不僅(jin) 有力地促進了中國高技術及其產(chan) 業(ye) 發展,也在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增強民族自信心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863”計劃的倡導者,是四位榮獲“兩(liang) 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知名科學家:光學家、兩(liang) 院院士王大珩,核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王淦昌,航天技術及自動控製專(zhuan) 家、中科院院士楊嘉墀,無線電電子學家、中科院院士陳芳允。

  1980年以來,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許多國家為(wei) 了在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先機,把發展高技術列為(wei) 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惜花費巨額投資、組織大量人力與(yu) 物力予以推進。中國如何應對新一輪科技挑戰?在這個(ge) 問題上,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存在很大分歧,一時難以形成實質性方案。

  這種情形,讓王大珩、陳芳允等老一輩科學家充滿憂慮……1986年初的一個(ge) 夜晚,陳芳允來到位於(yu) 北京中關(guan) 村的中科院宿舍樓,敲響了王大珩家的門。兩(liang) 人經過長談,達成共識:麵對新一輪世界高技術挑戰,中國不能再沉寂下去了!

  之後不久,由王大珩執筆,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聯合簽名的《關(guan) 於(yu) 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完成了。3月5日,鄧小平同誌在四位科學家的建議信上親(qin) 自批示:此事宜速決(jue) 斷,不可拖延。

  在鄧小平的支持和推動下,經過廣泛、全麵的論證,黨(dang) 中央、國務院批準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這個(ge) 計劃因是1986年3月提出的,故簡稱“863”計劃。

  自1986年以來,在黨(dang) 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廣大科技人員的奮力攻關(guan) ,“863”計劃在許多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為(wei) 我國高技術發展、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高性能計算機、第三代移動通信、高速信息網絡等國際高技術競爭(zheng) 的熱點領域,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產(chan) 品,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高技術產(chan) 業(ye) 。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11日 05:2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