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自己人生成功的標誌,是看我幫助過多少人走向幸福!”說這話的是生前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dang) 組成員、副院長的鄒碧華(上圖左,新華社發)。2014年12月10日,鄒碧華在工作中突發心髒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年僅(jin) 47歲。如今,鄒碧華離世近5年了,但他的精神始終深深影響著廣大政法幹警和黨(dang) 員幹部。
1988年,從(cong) 北京大學法律係畢業(ye) 的鄒碧華來到上海,開啟了他26年的司法職業(ye) 生涯。他畢生追求“當一名有良知的法官”,依法公正審理了上海社保基金追索案、北方證券破產(chan) 案等一大批全國矚目的重大疑難案件。
“他非常勤奮,且看書(shu) 奇快、記憶力驚人。”好友王利軍(jun) 說。到過鄒碧華家的人都對他的書(shu) 房印象深刻,幾千本書(shu) 密密麻麻地擺放在書(shu) 架上,就連桌子底下也堆滿了書(shu) 。1993年至1999年,鄒碧華6年裏獲得了法學碩士、博士學位。
鄒碧華始終堅持司法為(wei) 民、便民、利民,在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率先創建集電話網絡、短信微信、窗口櫃台服務於(yu) 一體(ti) 的訴訟服務平台,掛牌成立訴調對接中心,編寫(xie) 《群眾(zhong) 工作接待規範》。鄒碧華去世前1個(ge) 月,正忙於(yu) 推出他精心打造的律師服務平台。在平台上,律師不僅(jin) 可以申請網上立案、網上支付訴訟費,還可以根據代理不同案件的出庭時間申請庭審排期。有了這一平台,上海全市律師可以在網上閱卷,每年減少60萬(wan) 個(ge) 小時的工作時間,節省10萬(wan) 次車輛往返。
鄒碧華勇當司法體(ti) 製改革探路先鋒,在全國首創法院工作流程、案件審判、幹警隊伍可視化管理機製,帶領研發了國內(nei) 領先的法院信息化係統平台,獨創的“要件審判九步法”被全國法院係統作為(wei) 範本……
“法官當如鄒碧華”——這是自鄒碧華去世後,網絡上轉載最多、引用最多的一句話。他主編或撰寫(xie) 了10餘(yu) 部法律著作,發表論文40餘(yu) 篇,參與(yu) 法官培訓教學。鄒碧華一生嚴(yan) 於(yu) 律己、剛正不阿,不辦人情案、關(guan) 係案、金錢案,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對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的忠誠。有同事勸鄒碧華“悠著點,少得罪人”。他說:“改革怎麽(me) 可能不觸及利益?該擔當時必須擔當。”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