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餘留芬:像吸鐵石把鄉親凝聚在一起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烏(wu) 蒙磅礴,山高穀深,地處貴州高寒山區的盤州市淤泥鄉(xiang) 岩博村,十幾年前還是一個(ge) 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村集體(ti) 經濟為(wei) 零的窮村。當時的民謠這樣唱:“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門就是豬糞塘。一年種糧半年飽,有女不嫁岩博郎”;現如今,依然是民謠,內(nei) 容卻變了:“農(nong) 家樓藍瓦白牆,小轎車穿梭繁忙。清風裏陣陣酒香,黨(dang) 旗下齊奔小康”,村民人均年收入2.26萬(wan) 元,村集體(ti) 資產(chan) 9200萬(wan) 元。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當家人”——岩博聯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餘(yu) 留芬(圖左,新華社記者歐東(dong) 衢攝)……

  1988年,餘(yu) 留芬從(cong) 外鄉(xiang) 嫁到“一年種糧半年飽”的岩博村。不想一輩子土裏刨食的她從(cong) 1993年開始創業(ye) ,給人照過相,也開過小賣部、小飯館。到上世紀90年代末,這個(ge) “愛折騰”的外來媳婦成了村裏少有的“萬(wan) 元戶”。

  2001年春,餘(yu) 留芬被任命為(wei) 岩博村村支書(shu) 。“我猶豫過,但一想到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我沒有理由推卸。”餘(yu) 留芬勇敢地接下了擔子,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撐起整個(ge) 村子的發展。

  上任不到一周,通村公路就破土動工,沒有資金,她墊上自家4萬(wan) 元積蓄帶動大夥(huo) 兒(er) 集資;通村公路修好後,她又著手貸款盤回村集體(ti) 林場;伴隨著煤矸石磚廠、特種養(yang) 殖場的興(xing) 建和貴州岩博酒業(ye) 有限公司的成立,2015年岩博村全村實現脫貧。

  發展起來的岩博村聯合鄰近的蘇座、魚納兩(liang) 個(ge) 貧困村,成立了岩博聯村黨(dang) 委,餘(yu) 留芬任聯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帶領更多百姓脫貧致富。

  在餘(yu) 留芬帶領下,岩博聯村業(ye) 已形成以白酒為(wei) 代表的產(chan) 業(ye) 集群,“人民小酒”年銷售收入突破3億(yi) 元。鄉(xiang) 親(qin) 們(men) 擺脫了靠玉米、土豆艱難糊口的日子,紛紛從(cong) 農(nong) 民變工人。岩博聯村3400多名村民都是村辦企業(ye) 和合作社的股東(dong) ,2018年利潤分紅達到1080萬(wan) 元。

  村民富裕了,精神生活也要更豐(feng) 富。村裏建立岩博好人好事監事會(hui) ,鼓勵村民做好事;建立“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機製,促進家庭鄰裏和諧;弘揚彝族優(you) 良傳(chuan) 統文化,豐(feng) 富村民文化生活……

  18年來,餘(yu) 留芬激情滿懷地致力於(yu) 脫貧致富的事業(ye) ,以發展經濟、富裕村民為(wei) 己任,紮根基層、改革創新,使岩博村發展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文明村、示範村、小康村”。正如餘(yu) 留芬所說:“我們(men) 要像吸鐵石一樣把鄉(xiang) 親(qin) 們(men) 緊緊凝聚在一起,激情追夢,用苦幹實幹譜寫(xie) 出嘹亮的奮進之歌。”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03日 06:2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