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格紮:百姓親切稱他“放牧鄉長”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沒有放牧鄉(xiang) 長的關(guan) 心,我不可能這麽(me) 快康複”,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上拉秀鄉(xiang) 的牧民才求吉念叨著“放牧鄉(xiang) 長”的好。兩(liang) 年前,她身患重病長期臥床。正是在“放牧鄉(xiang) 長”巡視期間把情況反映給市民政局,為(wei) 她爭(zheng) 取到免費救治的機會(hui) 才有了好轉。

  才求吉口中的“放牧鄉(xiang) 長”正是格紮(圖中,新華社發),他可是當地的“大明星”,不隻因為(wei) 他是個(ge) 體(ti) 貼入微的“暖男”,更因為(wei) 他還是個(ge) 不折不扣的“跑男”:自上任以來,他跑遍了全鄉(xiang) 所有的草場、拜訪了所有的農(nong) 戶,辦公在草灘,吃住在山間,光去年一年就換了四條輪胎、行程兩(liang) 萬(wan) 多公裏、車輛大修了兩(liang) 次……正因此,百姓親(qin) 切地稱他為(wei) “放牧鄉(xiang) 長”。

  作為(wei) 玉樹州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嚴(yan) 酷的邊遠鄉(xiang) ,上拉秀鄉(xiang) 一直是全州脫貧攻堅的重點。對於(yu) 當時剛剛上任的格紮來說,如何走出牧民收入單一、草場黑土化沙化嚴(yan) 重、牲畜產(chan) 量下降品質退化的困境,成了擺在他麵前最為(wei) 迫切的難題。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創辦野血犛牛養(yang) 殖基地。為(wei) 了打破牧民們(men) 的固有觀念,他挨家挨戶上門動員。2015年,上拉秀鄉(xiang) 加橋村野血犛牛繁殖基地成立,當時野血犛牛數達700頭。但由於(yu) 數量多、野性強,放牧及管理非常不便,為(wei) 確保野血犛牛不丟(diu) 失,格紮帶頭在基地蹲守1個(ge) 多月,與(yu) 牧民同吃住、同管護、同放牧,有效保證了野血犛牛的安全。大家都說:“有鄉(xiang) 長在,咱們(men) 啥也不用愁!”

  牧民們(men) 不用愁,是因為(wei) 有格紮為(wei) 他們(men) 操著心:建成全市最大的綿羊養(yang) 殖基地、動員牧民進行草場治理、在全鄉(xiang) 開展大規模健康普查、改善牧區的辦學條件與(yu) 交通設施……一件件以往難以想象的事正變為(wei) 現實。格紮說:“未來我們(men) 將走畜牧業(ye) 和旅遊相結合的路子,發揚村裏特色,建成生態旅遊業(ye) ”。

  “希望玉樹的天有多藍,上拉秀鄉(xiang) 群眾(zhong) 的笑臉就有多燦爛,濘吉湖的水有多碧透,上拉秀鄉(xiang) 群眾(zhong) 的生活就有多精彩”,這是放牧鄉(xiang) 長的“誓言”。廣袤的高原上,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格紮和牧民們(men) 攜手,一起努力著,一起奮鬥著。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02日 06:1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