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3月的一天,湖南省湘陰縣一個(ge) 名叫李誌強的女子,接到了一封寄自上海的來信,然而兩(liang) 張信紙上竟空無一字!
這讓李誌強傷(shang) 心欲絕。因為(wei) 寫(xie) 信的人是她的丈夫陳毅安。之前丈夫就曾對她講過,“如果哪天你要是收到我的一封無字書(shu) 信,就說明我已經離開人世,你就不要再等我了。”
李誌強和陳毅安相識於(yu) 1923年。當年,18歲的陳毅安正在湖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e) 學校讀書(shu) 。暑假期間,他回到了家鄉(xiang) 湘陰縣,特意拜訪了小學語文老師,正巧遇上了師母的外甥女,當時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就讀的李誌強,兩(liang) 人一見鍾情。
中共湖南省委黨(dang) 史研究院副院長謝永新同期聲:當年的8月的中秋節,中秋節,就由他的師母做媒,兩(liang) 人應該是定下了婚姻大事。
在隨後的幾年裏,兩(liang) 人的婚約卻一拖再拖。因為(wei) 從(cong) 湖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e) 學校畢業(ye) 後不久,陳毅安就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並受黨(dang) 組織的派遣,進入黃埔軍(jun) 校學習(xi) 。畢業(ye) 後,陳毅安參加了毛澤東(dong) 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yi) ,後跟隨部隊上了井岡(gang) 山,屢立戰功,曾在黃洋界戰鬥中大顯身手。
這期間,陳毅安和李誌強聚少離多,但一直書(shu) 信不斷。
“六妹愛鑒:老實不客氣對你不起了,也已經同別人又發生戀愛了,這個(ge) 人不是我一個(ge) 人喜歡同她戀愛,世界上的人恐怕沒有不鍾情於(yu) 她,這個(ge) 人就是列寧主義(yi) 。除了我們(men) 努力革命,再找不出別的出路,把一切舊勢力鏟除,建設我們(men) 新的社會(hui) 。”
也正是通過這些書(shu) 信,李誌強漸漸理解了陳毅安執著的革命追求。她把陳毅安的每一封來信都悉心保存,並一直默默等候著他的歸來。
1929年3月,陳毅安在井岡(gang) 山戰鬥中腳部受傷(shang) ,秘密回到家鄉(xiang) 養(yang) 傷(shang) ,並與(yu) 李誌強完婚。
1930年6月,陳毅安告別已有身孕的李誌強,應彭德懷之約重返戰場,任紅三軍(jun) 團第八軍(jun) 第一縱隊司令員,在長沙戰役中擔任前敵總指揮。正是在這場戰役中,陳毅安不幸犧牲,年僅(jin) 25歲。
在收到陳毅安的無字信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李誌強都不願相信愛人已經犧牲。
火箭軍(jun) 某部隊副部隊長、陳毅安之孫陳正烈:但是我奶奶不死心,他覺得有可能是個(ge) 秘信,那兩(liang) 張紙,他就讓他侄子拿到長沙去,找洗照片那顯一下,會(hui) 不會(hui) 有,最後也沒有。
中共湖南省委黨(dang) 史研究院副院長謝永新:(19)37年她專(zhuan) 門給八路軍(jun) 的總部去了一封信,就詢問陳毅安到底怎麽(me) 樣了。彭德懷彭老總就親(qin) 自給她回了一封信,陳毅安(19)30年就已經犧牲了。
確定了陳毅安去世的消息,李誌強終身沒有再嫁。
1951年,毛澤東(dong) 親(qin) 筆簽發了首批革命犧牲軍(jun) 人家屬光榮紀念證,陳毅安烈士的證書(shu) 為(wei) 第九號,由此他也被稱作共和國第九烈士。
1982年李誌強去世後,如願與(yu) 陳毅安合葬在了一起。
火箭軍(jun) 某部隊副部隊長、陳毅安之孫陳正烈同期聲:我覺得我祖父和千千萬(wan) 萬(wan) 的革命烈士是一樣的,他們(men) 是為(wei) 了信仰而生。為(wei) 了人民而生,每一個(ge) 革命烈士都是一座豐(feng) 碑,他們(men) 在曆史的長河中就像航標燈一樣,指引著我們(men) 後來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前進的方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