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崢嶸歲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形成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專(zhuan) 題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批準的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工作報告宣布:以憲法為(wei) 統帥,以憲法相關(guan) 法、民法商法等多個(ge) 法律部門的法律為(wei) 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ge) 層次的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ge) 方麵實現有法可依,黨(dang) 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的立法工作目標如期完成。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方麵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巨大成就。1982年通過了現行憲法,此後又根據客觀形勢的發展需要,先後通過了五個(ge) 憲法修正案。到2010年底,我國已製定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並全麵完成對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集中清理工作。涵蓋社會(hui) 關(guan) 係各個(ge) 方麵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製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ti) 係內(nei) 部總體(ti) 做到科學和諧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體(ti) 現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結構內(nei) 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國情要求,繼承中國法製文化優(you) 秀傳(chuan) 統和借鑒人類法製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以及動態、開放、與(yu) 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永葆本色的法製根基、創新實踐的法製體(ti) 現、興(xing) 旺發達的法製保障。它的形成,是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法製建設的一個(ge) 重要裏程碑,體(ti) 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yi) 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21日 19:01 來源:新華社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