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ge) 基因可以拯救一個(ge) 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wan) 千蒼生。”複旦大學研究生院原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鍾揚(見圖,馮(feng) 艾攝),生前總這麽(me) 說。
青藏高原是廣袤壯闊的聖地,也是植物探索的“禁區”。鍾揚要做的,就是為(wei) 祖國盤點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
2011年7月,珠穆朗瑪峰一號大本營。下午2時剛過,狂風開始肆虐,人呼吸都困難。“鍾老師,您留守大本營,我們(men) 去!”學生拉瓊看到老師嘴唇發烏(wu) ,氣喘得像拉風箱,不由擔心……
“我最清楚植物的情況,我不去的話,你們(men) 更難找!”逆風而上,向珠穆朗瑪峰北坡挺進,上不來氣的鍾揚嘴唇烏(wu) 紫,臉都腫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樣艱難……“找到了!”一株“鼠曲雪兔子”躍然眼前,這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海拔最高的種子植物,也是中國植物學家采樣的最高點!
16年來,鍾揚和學生們(men) 在青藏高原艱苦跋涉50多萬(wan) 公裏,累計收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wan) 顆種子。如今,這些種子被精心保存在冷庫中,將在80到120年後,為(wei) 人們(men) 綻放生機。
2016年的一個(ge) 夜晚,西藏拉薩。鍾揚像往常一樣吞下一把降血壓、降血脂、擴血管的藥物,打開電腦,寫(xie) 下“我自願申請轉入ky开云官网第八批援藏工作組……”這是鍾揚第三次申請援藏。鍾揚意識到,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僅(jin) 是一位生物學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他想把西藏大學的“造血機製”建起來。
經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讓鍾揚的身體(ti) 頻發警報。2015年5月2日,他突發腦溢血,可離開ICU剛半年,他就又偷偷進藏了。“希望老天再給我10年時間,我還要去西藏,還要帶學生。”鍾揚這樣對妻子解釋:“百年後我肯定不在了,但學生們(men) 還在。我想帶出一批博士生團隊,打造一種高端人才培養(yang) 的援藏新模式。”在鍾揚帶領下,西藏大學最終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第一”,填補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將生物多樣性研究成功地推向世界。
2017年9月25日,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鍾揚在為(wei) 民族地區幹部授課途中遭遇車禍,生命定格在53歲。他的聲音,仿佛回蕩在人們(men) 耳邊:“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我的學生會(hui) 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而采集的種子,也許會(hui) 在幾百年後的某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hui) 實現多少人的夢想。”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