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ye) 改革一直是整個(ge) 經濟體(ti) 製改革的中心環節。對大中型國有企業(ye) ,先後實行了擴大企業(ye) 自主權,推行承包製、股份製等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中共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改革目標後,從(cong) 1994年起,國有企業(ye) 改革開始進入轉換經營機製、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的階段。
中共十五大進一步明確了國有企業(ye) 改革方向,提出力爭(zheng) 到20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ye) 初步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經營狀況明顯改善,開創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新局麵的目標,從(cong) 而將國有企業(ye) 改革推進到攻堅階段。十五大後,以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為(wei) 重點的改革攻堅全麵展開。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hui) 進一步集中討論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問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確定了到2010年國有企業(ye) 改革和發展的目標。
在十五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指導下,國有企業(ye) 改革大步推進。在改革的推動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底,1997年虧(kui) 損的6599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ye) ,已減少70%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2392億(yi) 元,比1997年的806億(yi) 元增長1.97倍;國有小企業(ye) 也實現利潤48.1億(yi) 元,結束了連續6年淨虧(kui) 損的局麵。許多長期處於(yu) 困境的國有企業(ye) 開始走出低穀,經營狀況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十五大提出的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ye) 改革三年脫困的目標。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