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瑞(中)。新華社發
以崗位為(wei) 課堂,勤奮學習(xi) ,矢誌創新。這是天津港人眼中的孔祥瑞。
作為(wei) 人們(men) 熟知的全國勞動模範,40多年來孔祥瑞從(cong) 一名港口工人成長為(wei) 一名“藍領專(zhuan) 家”。他組織實施了220多項技術創新項目,獲得10項國家專(zhuan) 利,為(wei) 企業(ye) 創造經濟效益超億(yi) 元。
這些年來,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飛速增長,已經從(cong) 千萬(wan) 噸躍升至超過5億(yi) 噸,如今正在向世界一流的綠色智慧樞紐港口邁進。
“以前設備跟不上,壓船是常事,眼看著門機出故障自己卻不會(hui) 修,心裏甭提多著急了。”孔祥瑞說。
門機設備是保障港口生產(chan) 、提高裝卸效率的關(guan) 鍵設備。從(cong) 事裝卸工作以來,孔祥瑞就把門機的基本性能和所有技術參數爛熟於(yu) 心,每天記錄設備運行狀況,發現問題隨時向專(zhuan) 業(ye) 維修人員討教。幾年下來,孔祥瑞不僅(jin) 能操作,還掌握了維修技術。
“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能沒有知識。”孔祥瑞就這樣把生產(chan) 現場當課堂,把同事當老師,把死知識變成了活知識,又把活知識變成了真本事。
2001年,在天津港建設億(yi) 噸大港的過程中,孔祥瑞所在的裝卸隊承擔了2500萬(wan) 噸貨物的裝卸任務。設備還是這些設備,人還是這些人,可任務量卻增加了近30%。
孔祥瑞組織技術骨幹集體(ti) 攻關(guan) ,通過“抓鬥起升、閉合控製合二為(wei) 一”的創新,成功擠出了15.8秒,每台門機平均每天多裝卸480噸,使全年裝卸任務完成了2717萬(wan) 噸,超過預定目標。這一操作法推廣到天津港各碼頭。
2006年天津港“北煤南移”戰略加快推進,孔祥瑞踏上了新崗位。在天津港南疆港區,他迎來了世界最先進的煤炭連續作業(ye) 生產(chan) 線。在沒有先例借鑒、一片空白的情況下,孔祥瑞主動請纓,勇於(yu) 擔當,組織編寫(xie) 了全國港口第一本係統設備故障維修技術指南,將日常保養(yang) 和維修的442項做法加以總結歸納,供一線工人解決(jue) “疑難雜症”,實用性強,深受歡迎。
2012年,天津港成立了“孔祥瑞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難題攻關(guan) ,培養(yang) 後備力量。身教重於(yu) 言傳(chuan) 的孔祥瑞,在天津港帶出了一批年輕的“港口工匠”和技術能手,他用自己的成就證明了知識型工人的價(jia) 值。
孔祥瑞獲得過種種榮譽稱號,但他還是始終保持著拚搏向上、創新不服輸的精神。如今已經退休的孔祥瑞,仍不餘(yu) 遺力地把自己多年來的技術、經驗傳(chuan) 授給一線職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